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从循证医学论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与进展(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血脂异常要调到什么样的目标水平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 ,调脂的目标水平不同。可根据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997)参考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 (NCEP ATPⅢ )等。(1)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也无冠心病危险因子者 :TC <5 72mmol/L (2 2 0mg/dl) ,TG <1 70mmol/L(15 0mg/dl) ,LDL C <3 6 4mmol/L(14 0mg/dl)。(2 )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但有冠心病危险因子者 :TC <5 2mmol/L (2 0 0mg/dl) ,TG <1 70mmol/L(15 0mg/dl) ,LDL C <3 12mmol/L(12 0mg/dl)。(3)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冠心病者 ,属于冠心病二级预防 :TC <4 6 8…  相似文献   

2.
apoCⅢ在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poCⅢ在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 [乳糜微粒 (CM)及VLDL ,TRL]代谢中起关键作用。apoCⅢ主要在肝脏合成。apoCⅢ基因与apoAI及AIV基因紧密相邻成簇位于第 11号染色体长臂 ,长约 3 1kb。在正常人空腹血浆中apoCⅢ (0 10g/L)主要 (约 70 % )与HDL结合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apoCⅢ水平显著升高 ,并主要 (约 86 % )与VLDL结合。研究表明 ,VLDL apoCⅢ /LDL apoCⅢ比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苯氧酸类降脂药物使TG降低主要与apoCⅢmRNA水平降低及PPAR活性有关。转人apoCⅢ基因小鼠apoCⅢ的高表达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 ;如同时伴apoE升高 ,则血TG不升高。apoCⅢ抑制CM及VLDL的代谢一方面是由于它可抑制脂蛋白脂酶 (LPL)的活性 ,使CM及VLDL中TG降解减弱 ,另一方面 ,它可降低肝脏对含apoE的TRL及其残骸的摄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脂通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耳白兔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30只。实验组饲喂高脂饲料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饲喂等体积普通饲料。模型制备成功后,实验组随机分为调脂通络高、中、低剂量组和血脂康组及模型组各6只,分别给予调脂通络胶囊浸膏4.92g/(kg·d)、2.46g/(kg·d)、1.23g/(kg·d),血脂康胶囊1mL/(kg·d)及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2次/d,共30d。药物干预90d时处死白兔,光镜下观察主动脉壁病理变化;耳缘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C、TG、LDL、HDL、NO、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主动脉形态正常,动脉内膜光滑;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几乎布满血管腔,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均较重,出现部分钙化、动脉瘤及大块粥样瘤;血脂康组和调脂通络低、中、高剂量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呈间断分布,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均较模型组轻;TC、TG、LDL、CRP水平在调脂通络低剂量组[(14.50±1.36)mmol/L、(5.52±0.16)mmol/L、(13.73±0.51)mmol/L、(14.93±0.56)mg/L],中剂量组[(15.75±0.81)mmol/L、(5.58±0.12)mmol/L、(14.12±0.58)mmol/L、(14.81±0.69)mg/L],高剂量组[(15.73±1.93)mmol/L、(5.53±0.37)mmol/L、(14.03±0.55)mmol/L、(14.53±0.98)mg/L]和血脂康组[(15.21±0.85)mmol/L、(5.43±0.08)mmol/L、(13.56±0.83)mmol/L、(14.71±0.84)mg/L]均低于模型组[(18.59±1.34)mmol/L、(8.78±1.01)mmol/L、(21.35±2.52)mmol/L、(17.13±1.29)mg/L],且高于对照组[(1.23±0.13)mmol/L、(1.30±0.05)mmol/L、(1.28±0.03)mmol/L、(3.21±0.09)mg/L](P0.05),调脂通络低、中、高剂量组和血脂康组TC、TG、LDL、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通络低、中、高剂量组和血脂康组NO水平[(86.25±1.90)、(87.23±3.81)、(87.84±2.61)、(87.09±2.84)mmol/L]均低于对照组[(105.40±4.63)mmol/L](P0.05),高于模型组[(83.12±2.58)mmol/L](P0.05);调脂通络低、中、高剂量组和血脂康组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大耳白兔应用调脂通络胶囊可能通过促进NO表达,抑制TC、TG、LDL、CRP表达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泳法测定血清各种脂蛋白胆固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脂蛋白 ,结合胆固醇酶染色同时测定血清脂蛋白HDL C、LDL C、VLDL C和Lp(a) C。方法 运用HelenaREP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分离血清HDL、LDL、VLDL和Lp(a) ,经胆固醇酶染色同时扫描测定HDL C、LDL C、VLDL C和Lp(a) C的百分比 ,输入血清TC ,计算各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结果 本法HDL C、LDL C、VLDL C批内CV分别为3 88%~ 5 96 %、1 36 %~ 3 2 5 %、5 19%~ 6 6 8% ,批间CV分别为 4 33 %~ 6 6 8%、2 98%~ 4 37%、8 15 %~ 11 8% ;灵敏度为每条带胆固醇 0 11mmol/L ,检测线性为TC 1 2 6~ 10 36mmol/L ;平均回收率HDL C、LDL C、VLDL C分别为 86 8%、93 5 %、94 2 % ;胆红素 <342 μmol/L、血红蛋白 <3 5g/L、Trig <11mmol/L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当Trig <2 2 6mmol/L ,HDL C、LDL C电泳法与直接法相关性良好 (r分别为 0 99、0 97)。结论 电泳法可同时测定血清各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当Trig <2 2 6mmol/L与直接法有良好的相关性。该法简便经济快速 ,能精密准确定量各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 ,尤其适用于对高脂血症的常规检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血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改变与颈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糖尿病组,年龄60-89岁。10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年龄60-88岁。受试者均测定空腹血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ApoA1、ApoB)同时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糖尿病组血糖、TC、TG、VLDL、ApoB[(176.81±58.63)mg/d l、(202.67±42.26)mg/d l、(206.56±145.52)mg/d l、(33.32±32.47)mg/d l、(99.30±34.20)mg/d 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5.45±1.58)mg/d l、(176.10±47.17)mg/d l、(116.5±60.43)mg/d l、(22.04±11.44)mg/d l、(80.5±22.70)mg/d 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纤维蛋白原为(4.675±1.643)g/L对照组为(3.238±1.065)g/L,糖尿病组纤维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内中膜增厚,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脂代谢异常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血管病变表现之一,颈动脉超声能及早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  郭静萱  丛玉芳  张萍 《临床荟萃》1999,14(14):651-652
戊四烟酯(乐利平)胶囊是天津河北制药厂研制开发的烟酸类降血脂药,它能有效地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的含量,对高密度脂蛋白(HDL-C)影响不大。我们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国家基本降脂药吉非贝齐(中国湖南省株洲湘江制药厂)为对照药,比较戊四烟酯与吉非贝齐对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 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门诊或住院的高脂血症患者,保持正常饮食,两周内取血2次,如两次血清TC均≥6.47mmol/L(250mg/dl),或血清TG≥1.58mmol几(140mg/dl),或HDL-C男性≤1.03mmol/L(40mg/dl),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治疗对临床有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轻度狭窄伴高胆固醇血症老年患者冠脉血流储备 (CFR)的影响。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 18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轻度狭窄伴高胆固醇血症老年患者 ,采用普伐他汀调脂治疗 6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CFR比较 ,并与 2 0例健康老年血浆胆固醇正常者 (对照组 )比较。结果 :18例患者经过 6个月治疗后 ,血浆总胆固醇 (TC)由 6 84± 0 85mmol/L降至 5 2 9± 0 82mmol/L(P <0 .0 0 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由 4 2 2± 0 73mmol/L降至 3 4 3± 0 82mmol/L(P <0 .0 0 1) ,CFR由治疗前 3 33± 0 71mmol/L升至 3 86± 0 83mmol/L(P <0 .0 1)。TC及LDL C与CFR呈负相关关系 (r =- 0 4 3及- 0 4 6 ,P <0 .0 5 )。结论 :普伐他汀调脂治疗可以改善心绞痛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 ,提高CFR。  相似文献   

8.
apoCⅢ在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poCⅢ在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乳糜微粒(CM)及VLDL,TRL]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CⅢ主要在肝脏合成,apoCⅢ基因与apoAI与AIV基因紧密相邻成族位于第11号染色体长臂,长约3.1kb,在正常人空腹血浆中apoⅢ(0.10g/L)主要(约70%)与HDL结合,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浆apoCIII水平显著升高,并主要(约86%)与VLDL结合,研究表明,VLDLaoCIII/LDL-apcCIII比值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苯氧酸类降腊药物使TG降低主要由apc C III mRNA水平降低及PPAR活性有关,转人apcCIII基因小鼠apo CIII的高表达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如同时伴apoE升高,则血TGI不升高,apoC III抑制CM及VLDL的代谢一方面是由于它可抑制脂蛋白脂酶(LPL)的活性,使CM及VLDL中TG降解减弱,另一方面,它可降低肝脏对含apE的TRL及其残骸的摄取。  相似文献   

9.
李峻  田浩明 《华西医学》2004,19(1):166-168
在人类低密度脂蛋白 (LDL)是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在血浆中脂酶介导降解的终产物。基于颗粒最大直径的不同 ,LDL常被分为两大类 :A型LDL ,颗粒最大直径>2 5 5nm ;B型LDL ,颗粒最大直径≤2 5 5nm[1 ] 。有研究者通过超速离心将LDL分为LDL -Ⅰ(密度 :1 0 2 5~ 1 0 34g/ml) ,LDL -Ⅱ (密度 :1 0 34~ 1 0 4 4g/ml) ,LDL -Ⅲ (密度 :1 0 4 4~ 1 0 60g/ml) [2 ] 。B型LDL或者LDL -Ⅲ即所谓的“小而致密LDL (SDLDL)”。SDLDL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明显相关。SDLDL不易通过肝细胞的LDL受体代谢 ,而容易被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清总胆红素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日立 7170A生化分析仪氧化酶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OX LDL。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为 (9 3 1± 3 85) μmol/L ,血浆OX LDL为 (73 63±2 1 62 )mmol/L ,直线相关分析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r =-0 52 8,P <0 0 1;健康组血清总胆红素为 (12 86± 5 16) μmol/L ,血浆OX LDL为 (3 6 58± 2 4 82 )mmol/L ,相关系数r =-0 12 9,两者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结论 在冠心病中血清胆红素参与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 ,从而抑制了OX LDL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血清中淀粉样蛋白P(serumamyloidP,SAP)与血浆脂蛋白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lipoprotein,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相互作用机制,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和淀粉样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Sepharose4B(Pharmacia)亲和层析法提取人血清SAP,DEAE-Sepharose层析纯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标准SAP(Sigma)检测。②采用免疫探针生物素化试剂盒(Sigma)以1:10比例接合于生物素氨基己酸-N-羟基-硫琥珀酰亚胺酯。得到生物素-SAP。③VLDL,LDL,HDL用超速离心法分离。④以四甲基联苯胺(TMBZ)底物试剂盒用固相平板测定法检测SAP与脂蛋白相互结合。结果:①生理条件的Ca2+水平下,生物素-SAP以剂量依赖方式选择性地与HDL,VLDL结合。当SAP水平分别达到1.5nmol/L和2nmol/L时,SAP与HDL,VLDL的结合达到半饱和,当SAP水平达到4nmol/L和16nmol/L时,SAP与HDL,VLDL结合达到饱和。②SAP与HDL和VLDL的结合具有Ca2+依赖性。③EDTA可影响SAP和HDL,VLDL结合。④无论有无Ca2+和EDTA存在,未发现SAP和LDL间的结合。结论:SAP与HDL和VLDL结合而不与LDL结合。  相似文献   

12.
脂蛋白(a)与血脂指标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比较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脂蛋白 (a)及其联合其他血脂指标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38例怀疑冠心病患者 (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 4 10例 ,非冠心病 2 2 8例 )的临床资料 ,用标准方法检测血脂水平 ,比较各个血脂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 [(5 .0± 1.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3.0± 1.0 ) ]mmol/L、脂蛋白 (a) [(2 6 0± 2 2 6 )mg/L]水平及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比值 (5 .2± 2 .0 )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4 .6± 1.1)mmol/L ,(2 .6± 0 .9)mmol/L ,(192± 174 )mg/L ,4 .5± 1.5 ,P≤ 0 .0 0 1],HDL C水平 [(1.0± 0 .3)mmol/L]明显低于非冠心病患者 [(1.1± 0 .3)mmol/L ,P =0 .0 4 5 ],而两组间其他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中 ,血清总胆固醇、LDL C、脂蛋白 (a)及总胆固醇与HDL C比值的异常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 ,其他血脂指标的异常率在两组无明显差别。脂蛋白 (a)对冠心病的预测值及似然比并不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联合LDL C可提高阳性预测值及似然比。在logstic多元回归中 ,冠心病的危险性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 ,脂蛋白 (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不优于其他指标。结论 脂蛋白p(a)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并不优于其他血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证明,脂肪细胞来源于脂肪前体细胞,而脂肪前体细胞又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而来.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机制,可能为肥胖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的方法.设计:观察对比,体外实验.单位:滨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及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材料:选用健康6~8周龄日本大耳兔12只,体质量200~300g,雌雄不拘,由昆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定向诱导细胞用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岭、胰岛素为Sigma公司产品,吲哚美辛为ALEXIS公司产品.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1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完成.由兔股骨、胫骨及肱骨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进行纯化、培养.用1μmol/L地塞米松、0.5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mg/L胰岛素、0.2mmol/L吲哚美辛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主要观察指标:采用改良MTT法测定其生长曲线,油红-O染色;光镜下观察橙红色脂滴沉着的脂肪细胞比例.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定向诱导72h后,细胞内有脂滴出现,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脂滴逐渐增加并融合为脂泡,细胞由梭形转变为类圆形或多角形;第3周油红-O染色显示80%以上的细胞转变为脂肪细胞.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培养后,经1μmol几地塞米松、0.5mmol/L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10mg/L胰岛素、0.2mmol/L吲哚美辛定向诱导,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理学研究不断发展,临床上发现一些老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收到显著疗效。现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将其综述如下。 一、甲硝唑 何家生等报道对11例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在6.2mmol以上或甘油三酯在1.47mmol以上。服用甲硝唑(灭滴灵),第一周1800mg/d,饭后3次分服;第二周开始减量为1200mg/d。服药后第一周末,全部病例的总脂、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有显著降低。总脂从平均7.01g/L降低到5.0g/L。下降29%(P<0.01);胆固醇从平均7.1mmol降到5.2mmol,下降27%(P<0.01);甘油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将用四氧嘧啶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阳性对照组(喂基础饲料),高、中、低剂量组,服用不同剂量的大蒜素犤60mg/(kg·d),40mg/(kg·d),30mg/(kg·d)犦和基础饲料,3周后测大鼠血糖。结果:用药前后比较,高剂量组血糖由24.86mmol/L降到7.26mmol/L(t=3.77,P<0.01);中剂量组由23.15mmol/L降到15.80mmol/L(t=4.78,P<0.01);低剂量组由21.20mmol/L降到17.60mmol/L(t=2.65,P<0.05),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1.78,7.38,5.03,P<0.01)。结论:大蒜素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降糖效果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
  女,79岁。因血糖控制不佳入院。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史30年,糖尿病史21年,心功能不全病史8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3年,平时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肠溶片、地尔硫艹卓、比索洛尔、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间断服用呋塞米及螺内酯。查体:脉搏64/ min,呼吸16/ min,血压155/65 mmHg。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查肝功能、心肌酶正常,血糖10.6 mmol/ L,胆固醇6.6 mmol/ L,甘油三酯8.9 mmol/ L,尿素9.30 mmol/ L,肌酐118μmol/ L。心电图示 ST-T 改变。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混合性高脂血症。调脂药物改非诺贝特胶囊。入院15 d 复查心肌酶、肝功能正常,血脂较前无明显变化,遂将调脂药物改为苯扎贝特片0.2 g 每日3次口服。4 d 后患者出现乏力及轻微肌肉酸痛,9 d后出现酱油色尿。查天冬氨酸转氨酶321 U/ L,丙氨酸转氨酶200 U/ L,肌酸激酶12685 U/ L,肌酸激酶同工酶309 U/ L,α-羟丁酸脱氢酶1676 U/ L,乳酸脱氢酶1453 U/ L,肌红蛋白2202μg / L,肌钙蛋白 I 0.11μg / L;肾功能指标未明显改善。考虑药物性横纹肌溶解症,停用苯扎贝特,并给予利尿、水化、碱化尿液及改善循环等处理,肌肉酸痛及乏力症状逐步缓解,治疗第6日复查心肌酶恢复正常,继续相应治疗,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后1周给予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3周后复查胆固醇4.5 mmol/ L,甘油三酯3.6 mmol/ L,肝功能及心肌酶正常。  相似文献   

17.
硝苯吡啶广泛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将四例服用该药致β-脂蛋白升高摘要报道如下。 例1,男,49岁,患高血压病19年。血压24/16kPa,总胆固醇(chol)2.4mmol/L,甘油三酯(TG)4.2mmol/L,β-脂蛋白(β-CP)3.7g/L。每日服硝苯吡啶30mg,一月后β-CP达9.5g/L,升高5.8g/L;例2,男,50岁,患高血压病21年。血压22/14kPa,血脂chol4.0m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注射链脲佐菌素大鼠在给予高脂高糖不同时间后血糖、血脂、糖耐量、胰岛素敏感性等的变化情况,以寻求最佳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大鼠造模方式。方法:实验于2003-01/12在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及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血液流变室完成。选择雌性Wistar大鼠5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高脂高糖2,4,6周组、普食6周组、先注射链脲佐菌素组和单纯高脂高糖组各8只。①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②高脂高糖2周组:先灌胃高脂高糖乳剂14d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2次。③高脂高糖4周组:先灌胃高脂高糖乳剂28d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2次。④高脂高糖6周组:先灌胃高脂高糖乳剂42d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1次。⑤普食6周组:灌胃生理盐水42d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2次。⑥先注射链脲佐菌素组:先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2次后+灌胃高脂高糖乳剂42d。⑦单纯高脂高糖组:灌胃高脂高糖乳剂42d,不注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2次间隔4d,注射前均禁食不禁水14h。每日高脂高糖乳剂/生理盐水灌胃量均为10mL/kg。各组均自由进食普通饲料。实验过程中检测各组随机血糖及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6h,腹主动脉取血,测量各组大鼠的空腹胰岛素、血脂,同时取胰腺作病理检查。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诊断标准:大鼠禁食12h服糖后血糖峰值16.7mol/L、且120min血糖11.1mmol/L的大鼠确定为糖尿病。结果:5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血糖水平比较:高脂高糖6周组大鼠在注射链脲佐菌素后空腹血糖显著高于正常组[(12.20±0.87),(3.90±0.27)mmol/L(P<0.01)],随机血糖也显著高于正常组[(27.31±1.82),(5.01±0.41)mmol/L(P<0.01)],均达到糖尿病大鼠诊断标准,提示造模成功。其余各组大鼠血糖值均未达到糖尿病大鼠诊断标准。②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结果:高脂高糖6周组大鼠75%出现糖耐量异常,0.5h血糖达到(17.51±1.23)mmol/L,超过16.7mmol/L,2h后下降为(6.83±0.89)mmol/L,未回复到正常水平。然而先注射链脲佐菌素组在注射链脲佐菌素后空腹血糖为(5.98±1.59)mmol/L,随机血糖为(12.53±4.03)mmol/L,未达到糖尿病大鼠诊断标准。③各组大鼠实验后血脂水平比较:除高脂高糖2周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的三酰甘油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高脂高糖6周组和单纯高脂高糖组大鼠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最为显著。结论:先高脂高糖6周后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mg/kg1次,可成功制备空腹和随机血糖均升高,且糖耐量低减、高血脂的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9.
背景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的观察调脂增寿汤干预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中医科和心内科.对象2002-02/2004-01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和中医科血脂异常住院患者及血脂门诊患者120例.方法12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3例,给予调脂增寿汤,1剂/d,早晚饭前分服;西药组40例,给予普伐他汀钠,10 mg/片,1片/d,每晚睡前口服;中西药组37例,给予普伐他汀钠和调脂增寿汤,其药物剂量、组成及服用法均同前.各治疗8周,观察其疗效、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结果共纳入患者120例,因是外地患者失去联络及未能及时复诊共失访27例,其余的93例患者全部完成数据采集.①各组疗效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有效率相似(81%,80%,P>0.05),且均小于中西药组(97%,P<0.05).②各组治疗前后血脂系列变化的比较中药组三酰甘油由(2.59±1.64)mmol/L降至(1.56±0.72)mmol/L,血清总胆固醇由(5.30±1.71)mmol/L降至(4.35±0.85)m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1.32±0.37)mmol/L升至(1.50±0.22)mmol/L(P<0.05);西药组三酰甘油由(2.84±1.50)mmol/L降至(2.04±0.98)mmol/L,血清总胆固醇由(5.50±1.22)mmol/L降至(4.71±0.89)mmol/L(P<0.05,P<0.01);载脂蛋白A1由(1.24±0.21)g/L升至(1.49±0.15)g/L(P<0.01);中西药组对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升高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疗效显著(P<0.01,P<0.05).③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中药组不良反应例数低于西药组(1例,7例).结论调脂增寿汤治疗血脂异常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黄芎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芎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以高脂合剂灌胃建立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黄芎合剂灌胃,连续45 d,然后取血清用酶法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取大动脉做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相比:①黄芎合剂对TG无明显的影响(0.81±0.28 mmol/L vs 0.94±0.25 mmol/L,P>0.1),但能明显降低TC水平(2.69±0.16 mmol/L vs 5.57±1.24 mmol/L,P<0.01)和LDL水平(3.25±0.87 mmol/L vs 7.33±1.31 mmol/L,P<0.01),增加HDL浓度(0.62±0.19 mmol/L vs 0.42±0.12 mmol/L,P<0.05)。②黄芎合剂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黄芪川芎合剂有降低高脂血症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