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对60例患者的胃标本进行了银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探讨细胞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及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胃癌组AgNOR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而不典型增生组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AgNOR和PCNA的表达异常,可用于临床判断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3.
4.
EGFR和Ki67在胃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Ki67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对156例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标本进行EGFR和Ki67染色。结果:①EGFR和Ki67在正常胃粘膜中表达均为阴性;EGFR在不典型增生、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6.6%)高于不典型增生(41.4%),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EGFR表达与胃的不典型增生程度、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Ki67表达与胃不典型增生程度、胃癌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⑷EGFR和Ki6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EGFR和Ki6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主要连接蛋白基因 (connexin 32 )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运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Cx32 m RNA及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 70例原发性胃癌、6 2例不典型增生和 16例正常胃粘膜中表达。 结果 在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 ,Cx32和 Cx32m RNA的表达水平逐步下降 ;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 0 .75 %± 1.5 2 % ,13.0 6 %± 16 .0 9%和 38.0 9%± 2 1.89%。三者在不典型增生、胃癌中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 (P <0 .0 5 )。Cx32 m RNA与 Cx32表达具有一致性 (P<0 .0 1)。Cx32表达与 PCNA L I呈负相关 (P<0 .0 1)。 结论 Cx32基因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逐步下降 ,Cx32基因的表达下调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法。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宫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中的表达,分析临床和病理学意义。选择宫颈炎、上皮不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宫颈浸润癌共80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胃癌单抗S_4(简称S_4)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至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胃粘膜活检组织。胃癌术后大体组织细胞表面胃癌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作了研究。156例不典型增生的胃粘膜组织。35.3%有胃癌单抗S_4相关抗原的表达,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为31.4%;中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率为56.3%;而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均为阳性。胃癌大体组织S_4检测发现,以癌灶处阳性细胞最多、癌旁次之,远端更少。本文还证实了S_4相关抗原与癌胚抗原(CEA)是二种不同的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8.
粘液组化及PCNA表达在胃粘膜肠化、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意义张金玲,张祥盛(齐鲁石化公司中心医院,淄博市255400滨州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关键词粘液组化;胃病变;PCNA;免疫组化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大肠型化生,可发生异型增生及癌变。增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10.
11.
P73蛋白在胃炎、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7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炎、轻度不典型增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和胃癌(均为外科手术患者)各30例组织中p73蛋白的表达。结果p73蛋白在胃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中表达高于胃炎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5);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的不同的分化度之间有差异,低分化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5),p73蛋白在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胃癌的不同TNM分期之间也有差异(P〈0.05),并且TNM分期越高,阳性表达率越高;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胃癌侵及层次、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p7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作为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指标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询问膳食史的方法调查了胃癌、胃不典型增生患者与正常人10年前的膳食情况各30例,并用营养评价分析仪计算34种营养素的供给量,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示总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_2、尼克酸、维生素E的供给量较低似与胃癌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42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伴有不典型增生者52例,其中Ⅰ级46例,Ⅱ级6例。52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以中药外洗为主,不典型增生Ⅱ级者加口服中药。治则为活血化淤、补肾平肝、祛风止痒、止痛、软坚、消肿、抗癌。结果痊愈40例,占76.92%,显效12例,占23.08%。迄今,已随访2~10年,无1例癌变。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癌前病变较手术疗法好。 相似文献
17.
PCNA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与细胞核形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CNA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与细胞核形态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癌中细胞DNA含量、形态参数及PCNA含量。结果:在正常组、不典型增生组及癌组中DNA指数、核面积及PCNA含量均逐渐增高,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癌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组(P<0.OS),细胞核DNA指数、核面积及PCNA阳性率与PCNA含量呈正相关(P<0.0)。结论:对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核DNA含量、形态参数及PCNA含量分析,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对20例胃癌的石蜡包埋组织作了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单克隆抗体PC10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PCNA指数,结果表明:分化好的腺癌的PCNA指数高于分化差的腺癌,其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有转移组与无转移组胃癌的PCNA指数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PCNA指数不能作为评价胃癌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p53蛋白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p53基因产物在乳腺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乳腺、乳腺囊性增生病不典型增生和乳腺癌细胞p53基因产物表达。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囊性增生病上皮增生I级者均无p53蛋白表达,不典型增生Ⅱ、Ⅲ级和乳腺癌组织中p35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0%、30%和3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该基因的异常改变可发生于正常细胞经不典型增生向癌细胞转化期中,是乳腺上皮细胞向恶性转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喉癌(CA)和不典型增生(DS)的核仁结构和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gNORs染色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9例CA和34例DS核仁的生物学改变。结果:随着恶性程度的增加其颗粒计数(GC)和颗粒面积(GS)及P53蛋白表达率也增高。结论:AgNORs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AgNORs染色和P53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做为早期定性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