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mRN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应用核酸杂交方法对14例大肠癌患者3组不同组织及直肠癌细胞系HR-8348进行TGF-αmRNA表达检测。结果显示:14例大肠癌3组不同组织及细胞系中均有TGF-αmRNA不同程度的表达,以癌远侧组织中表达为最弱:TGF-αmRNA表达与Dukes分期相关,可望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另根据其在癌侧组织中表达减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3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及其正常粘膜组织和12例大肠腺瘤进行Ⅱ类抗原HLA-DR表达的研究。结果大肠癌HLA-DR表达的阳性率为47%,大肠腺瘤为16.6%,而正常粘膜未见表达;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呈正相关,HLA-DR表达强者其转移发生率低;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与细胞分化、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HLA-DR是大肠癌的一个预后指标,表达阳性者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c-my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对有随访资料的大肠癌的表达。结果提示:c-myc阳性表达中,大肠癌(7049%)明显高于正常粘膜(266%,P<0.05)。正常大肠粘膜未发现EGFR阳性表达,而大肠癌有较高表达(7704%)。PCNA阳性表达中,大肠癌(4640±26.5)%明显高于正常粘膜(1512±5.44)%,P<0.05)。EGFR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有关(P<0.05)。PCNA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4年生存率EGFR和PCNA表达>65%组均明显低于<25%组(P<0.05),EGFR-LI和PCNA-LI与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结论表明:c-myc、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大肠癌细胞增殖有相关性。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的生存期均有明显负相关,该两项指标对大肠癌临床诊治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bcl-2和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6例大肠癌组织中bcl-2和PCNA的表达。结果56例大肠癌中bcl-2和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60.7%和100.0%。bcl-2在侵及肌层和A、B期的表达高于侵及浆膜及浆膜外和C、D期(P<0.05),高、中分化癌高于低、未分化癌但无明显差异(P>0.05);PCNA增殖指数在低、未分化癌,侵及浆膜及浆膜外和C、D期高于高、中分化癌,侵及肌层和A、B期(P<0.01);bcl-2和PCNA的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大肠癌中bcl-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CNA增殖指数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Dukes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大肠粘膜、腺瘤及腺癌组织DCCm-RNA表达缺失(60.0%)。(2)大肠癌中DCCmRNA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3)大肠癌DCCmRNA表达缺失与PCNA指数显著相关(60.6%)。(2)大肠癌中DCCmRNA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3)大肠癌DCCmRNA表达缺失与PCNA指数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及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大肠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6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HA含量采用产免法检测,大肠癌组织CD44v6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60例大肠癌组织中,有CD44v6检出才45例,占75%,Dukes C、D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其CD44v6的表达明显高于Dukes A、B期及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CD44v6的表达与患者性别  相似文献   

7.
HLA—DR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3例不同分期的大肠癌及其正常粘膜组织和12例大肠腺瘤进行Ⅱ类抗原HLA-DR表达的研究,结果大肠癌HLA-DR表达的阳性率为47%,大肠腺瘤为16.6%,而正常粘膜未见表达,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呈正相关,HLA-DR表达强者其转移发生率低;HLA-DR的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及浸润深度有关,与细胞分化,肿瘤大小及位置无关,HLA-DR是大肠癌的一个预后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 检测5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K-2R)。结果 大肠癌患者抑制性T细胞(CD8)比例,sIL-2明显高于对照组,T细胞总数(CD3)、辅助性T细胞(CD4)比例,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Dukes分级的增加,CD3、CD4比例、CD4/CD8及NK细胞活性逐渐降低,CD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大肠癌DNA倍体与临床分期及生物学特性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对86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大肠癌标本细胞DNA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本组病例中41例(47.7%)为二倍体;45例(53.3%)为非二倍体。DNA倍体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无关,但与Dukes’分期相关,Dukes’A期肿瘤病例DNA二倍体比Dukes’B、C、D期肿瘤病例更常见;Dukes’B~D期肿瘤病例之间DNA倍体  相似文献   

10.
Flt-1、bFGFR、PDGFR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Fit-1、bFGFR、PDGFR在各期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按Dukes分期将35例结肠癌标本分组,应用免疫组化Flt-1、bFGFR、PDGFR在肠癌中的表达。结果:Flt-1、bFGFR、PDGFR阳性表达率在DukesC2期组为71%、78%、64%和DukesD期组为71%、71%、57%,明显高于DukesB期组(40%、20%、40%)和DukesC1期组(22%、22%、33%),差异均具显著性(P〈0.05)。结论:Flt-1、bFGFR、PDGFR阳性表达与结肠癌的转移行为有密切关系。术前检测Flt-1、bFGFR、PDGFR在结肠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对估计结肠癌的转移情况及指导手术决策以及估计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外周血大肠癌细胞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47例不同Dukes分期结肠癌患者及其肝转移患者外周血中大肠癌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 ,并以大肠癌组织 (2 0例 )和正常健康人外周血 (2 0例 )为对照。结果 :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未见CK2 0mRNA表达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 0mRNA检出率达 40 4% (19/ 47) ,DukesB ,C ,D期患者外周血CK2 0mR NA检出率分别为 2 5 0 % (5 / 2 0 ) ,41 2 % (7/ 17)和 87 5 % (7/ 8) ,(P <0 0 5 )。肝转移患者CK2 0mRNA检出率为87 5 % (7/ 8) ,无肝转移患者检出率为 30 8% (12 / 39) (P <0 0 1)。结论 :CK2 0可作为肿瘤标志物 ,用于检测外周血中的大肠癌细胞 ,预测肿瘤复发及转移 ,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2.
康悦  魏立志 《黑龙江医学》2003,27(10):741-742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 4 7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 0mRNA的表达。结果  4 7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 0阳性表达 2 7例 ,阳性率 5 7.5 %。CK2 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K2 0mRNA可作为检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中微转移的良好指标 ,外周血中CK2 0mRNA检测有助于识别具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倾向的大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直肠癌门静脉血 CK2 0 m 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RT- PCR法对 4 0例直肠癌根治术前后门静脉血 CK2 0 m RNA进行检测。结果 :4 0例直肠癌 2 5例 CK2 0 m RNA阳性表达 ,阳性率 6 2 .5 % ;Dukes分期与门静脉血中 CK2 0 m RNA阳性表达率无关 ,淋巴结转移阳性门静脉血中 CK2 0 m RNA阳性率高于阴性者 (P<0 .0 1) ;随访发现 ,门静脉血 CK2 0 m RNA阳性者远处转移率高 (P<0 .0 5 )。结论 :门静脉血中 CK2 0 m RNA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区域淋巴结转移和 (或 )门静脉血 CK2 0 m RNA阳性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CK20 mRNA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阳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探讨CK20 mR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指标的关系,观察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对大肠癌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对照组(非癌肿)10例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靶基因CK20 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非癌肿)10例及原发性肝细胞肝癌5例手术前、后外周血中CK20 mRNA均为阴性表达。大肠癌组42例,手术前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0.0%(21/42),手术后48h外周血中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59.5%(25/42)。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标志,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预后及鉴别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操作会促使肿瘤细胞向血液中播散,手术过程中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癌细胞的播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直肠癌肠系膜静脉血细胞角蛋白 2 0 (CK2 0 )mRNA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RT -PCR方法检测 4 2例直肠癌术中肠系膜静脉血CK2 0mRNA。结果  4 2例中 2 2例CK2 0mRNA阳性 ,阳性率 5 2 .4 %。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 ,肠系膜静脉血CK2 0mRNA阳性率升高 :DukesC +D期CK2 0mRNA阳性率高于DukesA +B期(P <0 .0 1)。随访发现 ,肠系膜静脉血阳性者远处转移率增高 (18.2 % )。结论 肠系膜静脉血CK2 0mRNA的检测可提高直肠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CK2 0mRNA阳性者 ,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患者外周血CK20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Xu Q  Chen RX  Wang ZW  Ni QC  Qian JJ  Sheng H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7):1205-1208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外围血癌细胞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的表达,用巢式RT-PCR法检测了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58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高中分化MVD计数为30.2±12.7,低分化大肠癌23例MVD计数为86.6±19.1;26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呈阳性染色(44.8%).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58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32例CK20mRNA阳性表达(32/58),术后48 h有35例阳性表达(35/58),其中根治性切除组有21例阳性表达(21/44),非根治性手术组12例阳性表达(12/14),21例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转为阴性,12例非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7~14 d有11例阳性表达.CK20mRNA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但与Dukes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P<0.01).CK20mRNA阳性表达患者大肠癌组织中MVD计数(88.5±15.1)与VEGF阳性表达率(65.6%)明显高于CK20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MVD计数(31.0±12.9)和VEGF阳性表达率(19.2%)(分别P<0.01,P<0.001).结论大肠癌组织中MVD和VEGF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相关.大肠癌组织血管生成与周围静脉血中癌细胞微转移情况密切相关.CK20mRNA的检测对大肠癌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及指导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3例TCCB患者和19例健康志愿者以及19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CK20表达。以CAPDH作为内参照。结果:19例健康志愿者和19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CK20的表达均为阴性;63例TCCB患者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率为25.4%(16/63),其中T1期为0(0/31),T2期为12.5%(2/16),T3期为77.8%(7/9),T4期为100%(7/7),CK20阳性表达率随分期增加而增加,T3~4期明显高于T1期和T2期。对T1~3期33例患者随访6个月,其中外周血CK20阴性表达26例未发现远处转移;外周血CK20阳性表达7例中2例发生远处转移。结论:检测外周血CK20表达,可以提示癌细胞的血行播散,对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大肠癌外周血中CK20mRN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作为大肠癌细胞微转移的标示。方法:巢式逆转录多聚酶反应(RT-PCR)法。结果:CK20mRNA巢式TR-PCR最低可检测到每50ml血液中仅存5个结肠癌细胞的存在;大肠癌组32例,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56.26%(18/32);对照组中CK20mRNA均为阴性。结论:CK20mRNA巢式RT-PCR可作为大肠癌细胞微转移的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的外周血Cytokeratin20(CK20)表达的检测方法,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与微转移的关系,研究大肠癌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监测技术结合RT-PCR,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SSCP技术对大肠癌患者进行P53基因突变检测.结果36例患者术前的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27例,阳性率为75%手术后24h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的有30例,阳性率为83.3%,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仅1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36%.36表达可以监测癌症微转移的发生,简便快速,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20.
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5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CK20 mRNA阳性率为27.45%,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6.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随着临床分期的提高,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率随之提高,但各分期间阳性率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Dukes'C期与D期患者中>10拷贝/ml者高于A期与B期患者.结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可发现早期脱落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微转移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