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传染病。按病毒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传播;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存在下才能传播和致病;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一口途经传播。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通过对乙型肝炎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倒乙型肝炎的发病和机体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部分病人表现为超敏状态,部分病人则表现为免疫功能不足,因此人们提出了兔疫抑制与免疫促进治疗的新概念.1 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单一或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直至70年代还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规方法,80年代初临床观察发现无论是长疗程或是短疗程,由于激素的负效应——免疫抑制,从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5.
重型病毒性肝炎的院内感染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55例,发生院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41.82%。感染最常见的部位为肠道,占39.29%,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院内感染并发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院内感染,二者差异有显著性。预防重症肝炎院内感染的对策有:(1)加强支持疗法,重视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2)合理使用抗生素;(3)积极使用恢复肠道菌群的药物;(4)缩短住院时间;(5)加强消毒隔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7.
8.
10.
11.
12.
13.
目的讨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正>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等多型,其中传播广、危害大的是乙肝。人群中乙肝感染率为10%,高校乙肝感染率为6%~8%。由于乙肝传播机制复杂,疫苗接种成为预防首选。随着高校的扩招,入学年龄限制的解除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新对策。本文对此进行探讨。1 问题1.1 资源浪费 部分高校为了方便,不做肝功者能检查及HBsAg(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除了患过乙肝或1年内接种过疫苗者外,一律接种。这种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隐性感染者来说,接种无效造成疫苗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误认为接种后很安全,麻痹大意,造成一些 相似文献
16.
17.
高黄疸是肝细胞功能严重损害的指标之一,黄疸的轻重及其消长程度直接影响着肝炎的预后[1]。重度黄疸型肝炎除必要、有效的药物治疗外,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很重要。兹就我科1993~1995年收治的30例重度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工作要点总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业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型 ,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控制肝炎蔓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进行全民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 ,传染源的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等。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理疫点、早治疗 ,尽可能遏止传播流行。本文重点讨论传播途径及免疫预防等问题。甲型及乙型肝炎已有可行的免疫预防 (免疫接种及 /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 ,而丙、丁、戊型肝炎的主动或被动免疫方法尚在研究阶段 ,对高危人群及感染的危险因子采取严格管理是目前主要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20.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但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