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附件区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在形态和参数上有无差异,初步评估其对于鉴别附件区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超声造影后病灶内部有增强成分的36例附件区包块(良性16例,恶性20例)进行分析。选择增强区作为感兴趣区获得TIC,将曲线下降支分为单相和双相。比较良恶性肿物在曲线下降支形态和曲线各参数中有无差异。结果①曲线下降支形态分析(共29例):分为单相和多相,单相组中恶性病变占90.9%,良性病变占9.1%;双相组中良性病变占61.1%,恶性病变占38.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8)。以此指标作为诊断病变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为72.4%;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为75.9%。②曲线参数分析:当恶性组仅包括卵巢原发癌和转移癌时,在半洗出时间和半廓清时间上显著大于良性组。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于附件区肿物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肿瘤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在时间-强度曲线上的变化和特征.方法对16例乳腺肿块(良性8例,恶性8例)应用造影剂SonoVue行实时造影匹配成像(CnTI)超声造影,并应用随机配置的造影剂声学定量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观察曲线形态,测量声学定量参数,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的曲线形态特征和定量参数变化.结果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征良性组呈慢上快下型,灌注起始端成弧形,上升支缓慢,下降支多为单向斜形向下;恶性组呈快上慢下型,灌注起始端成角清楚,上升支陡直,下降支平缓多有转折.声学定量参数峰值时间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峰值强度和峰值到60 s平均强度恶性组大于良性组(P<0.05),斜率和峰值到60s曲线下面积恶性组明显大于良性组(P<0.01).结论利用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和定量参数的变化特征分析乳腺肿块超声造影结果,可以帮助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硬化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应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颈动脉管腔内超声造影剂微泡灌注特征。方法对21例患者的21支颈动脉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颈动脉管腔超声造影剂充填情况。应用超声造影TIC分析颈动脉注入超声造影剂后微泡灌注特征,测量造影后最狭窄处血管近端及稍远端血管管腔内造影剂灌注出现的时间、到达峰值时间及视频强度差值。结果狭窄血管近端与稍远端造影剂微泡进入时间及增强至峰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狭窄血管近端与稍远端视频强度差值分别为(30.54±4.84)d B,(13.54±2.84)d 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应用于颈动脉硬化疾病中,同时应用超声造影TIC可定量观察颈动脉管腔内造影剂微泡灌注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鉴别高、低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62例,根据2004年WHO膀胱癌病理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40例和高级别组22例。获取两组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半洗漱时间(TPH)、达峰时间(TP)、上升斜率(WIS)、半降支斜率(DS)等定量参数,采用QLab软件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CEUS特征。结果两组膀胱尿路上皮癌肿块的形态、数目、内部回声、基底部情况、彩色血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级别组TPH明显高于低级别组,DS低于低级别组(TPH:t=-4.17,P<0.01;DS:t=2.77,P=0.01),RT、PI、MTT、TP、W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高、低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最佳截点TPH为58.06s,DS为0.20dB/s,曲线下面积均为0.79。结论 CEUS TIC曲线量化参数鉴别高、低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宫颈癌(T1和T2期)患者40例(早期宫颈癌组)、宫颈良性肿瘤患者65例(宫颈良性肿瘤组),两组均行经阴道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定量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最大峰值强度比(PI/PIc)、曲线下面积(AUCTC)及平均渡越时间(MTT),比较两组各参数差异。结果早期宫颈癌组TTP明显缩短、PI明显增高、PI/PIc显著增大,与宫颈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AUCTC和M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可为早期宫颈癌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超声造影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超声造影的强化特征,超声造影在二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30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强化特征,并以声学定量软件绘制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TIC形态和定量参数变化特征.结果 前列腺癌强化不均匀,其病变部位呈明显快速强化,TIC形态上升支较为陡直,呈快上型;前列腺增生呈均匀强化,上升支较为低平.声学定量参数比较: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在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变化以及单位时间内灌注强度变化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基础强度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够显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探讨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95例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及时间-强度曲线。结果60个乳腺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强度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60个良性乳腺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斜率、峰值时间、峰值强度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均较35个恶性肿块小与周围组织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似,清除相有一平台期;恶性肿块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周围正常组织相差较大。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卵巢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卵巢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初步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卵巢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5个卵巢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手术病理及随访结果 将病例分为良恶性两组,比较两组病例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并分析其ROC曲线.结果 超声造影共检查41个良性病灶,34个恶性病灶,其TIC参数中上升支斜率、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始增强度、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在良恶性两组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确定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诊断阈值分别为2.5及34.66 dB.结论卵巢占位性病变的TIC定量参数分析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初步认为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脏占位性病变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上的变化特征.方法 对2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Sono Vue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并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储存的动态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多样,良、恶性组均欠规则.相对来说,良性组灌注起始端较圆滑,曲线较低平,恶性组多形成一个明显的角度,曲线较宽大.声学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尖度及曲线下面积恶性组均大于良性组(P<0.05),达峰时间良性组大于恶性组(P<0.05).结论 运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肾脏占位性病变,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一些肾脏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联合CTA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5例IS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CTA检查.根据随访1年的结果分为复发组44例和未复发组51例,比较两组始增时间、达峰时间(TTP)、曲线上升支斜率、峰值强度(PI)、峰值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T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宫颈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并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的宫颈癌患者30例,观察宫颈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分析其造影资料,比较时间-强度曲线的形态及造影参数的差异。结果超声造影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为93.33%;常规超声诊断20例,诊断符合率为66.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影特点为造影剂注入14.0s时,宫颈癌病灶早于(16.0s)、高于肌层显影,待注入26.7s时,病灶内的造影剂先消退、呈低增强,周边呈略高增强,可清晰的显示宫颈病变的浸润范围。较周围正常宫体组织,宫颈癌病灶的峰值强度升高、达峰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可辅助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CEUS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对确诊的37例胃癌患者行术前CEUS,分别记录胃癌病变区及正常胃壁TIC曲线的峰值时间(TTP)、增强时间(ET)、曲线上升支斜率(WIR)。计数胃癌病变及其旁正常胃壁的MVD。分析CEUS的TIC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病变区TIC的ET、TTP低于其旁正常胃壁(P均<0.05),WIR、MVD高于其旁正常胃壁(P<0.01);胃癌病变区的ET、TTP与MVD呈负相关(r=-0.70、-0.59,P均<0.01),WIR与MVD呈正相关(r=0.70,P<0.01)。结论 对术前经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的胃癌行CEUS,可以直接显示并评估肿瘤血流灌注状态,从而间接评价新生血管生成程度,可预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行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共8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内腺体积。以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 结果本组72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中,52例为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共67个病灶,20例为前列腺癌患者共21个病灶。前列腺癌患者与前列腺良性疾病患者前列腺体积、前列腺内腺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8.33±34.99)cm3 vs (57.14±24.42)cm3,t=0.185,P=0.854;(34.98±19.96)cm3 vs (33.89±17.65)cm3,t=0.213,P=0.832]。前列腺癌病灶多位于前列腺外腺区(15/21),其超声造影特征多为动脉期呈高增强,且造影剂消退较周围正常组织迅速(16/21);前列腺良性病灶多位于前列腺内腺区(47/67),其超声造影特征多为动脉期等增强,且静脉期与周围正常组织同时消退(47/67)。以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前列腺病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91.04%,准确性为89.77%。漏诊的3个前列腺癌病灶中,2个位于前列腺内外腺交界区,且Gleason评分均为中高分化。误诊的6个前列腺良性病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5个为前列腺增生伴慢性炎症,1个为肉芽肿性炎伴凝固性坏死。 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能有效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灶,可为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个甲状腺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超声造影灌注过程,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造影剂灌注强度,通过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比较病灶周边感兴趣区(ROI)峰值强度(PI)与达峰时刻病灶内部ROI相对应的造影剂灌注强度(II)的差异程度,计算两者差值△I及诊断良、恶性结节的△I分界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造影增强模式多为弥漫性整体增强(94.12%),良性结节多为周边先于内部增强(86.36%),并以周边环状增强为主,内部轻微增强或始终无增强.初步界定△I>6.08 dB时,良性结节可能性大,敏感度为85.71%;△I<2.89 dB时,恶性结节可能性大,敏感度为82.35%.结论 超声造影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脏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因素对肝脏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7名,经左侧肘静脉以6种不同剂量注射造影剂,采用QLab软件描绘TIC获取每一剂量在不同监测条件下的常用血流灌注参数。结果 ①相同面积和形状ROI:随深度增加,增强强度(ΔI)明显减低。②在低剂量时(0.5 ml和1.0 ml),ΔI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剂量增大后,ΔI无明显差别。③改变面积和形状,不同ROI之间Δ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聚焦深度增加,ΔI呈现下降趋势。⑤ΔI和上升时间(Δt)的比值(ΔI/Δt)与造影剂剂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造影剂剂量对造影参数的影响较大,而改变ROI的大小和形状对造影参数无显著影响;于适当位置选取ROI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影参数,聚焦位置不同可以影响造影剂微泡的稳定性,从而对造影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CETRUS)定量参数对前列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ETRUS匹配成像技术及SW造影分析软件,记录40例患者共47个前列腺结节的强度增量(浕1)、峰值减半斜率(浕2)、上升斜率(浕3)、灌注时间(t0)、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显影时间(AT)、曲线下面积(AUC)、强度增幅(AMP)、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比较良恶性结节组间相应参数的差异。并对每个结节作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结果 25个前列腺恶性结节和22个前列腺良性结节的浕1分别为28.49±6.06、18.26±9.19,恶性结节的浕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01)。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PI分别为26.31±7.53、19.24±8.35,恶性结节的PI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42)。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AMP分别为20.47±5.55、9.70±6.02,恶性结节的AMP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001)。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分别为48.90±12.26、58.79±9.48,恶性结节的MTT显著短于良性结节(P=0.0040)。结论 CETRUS定量参数浕1、PI、AMP、MTT是鉴别前列腺结节良恶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造影增强程度与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对150例前列腺癌可疑患者行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并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病灶增强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进行定量测量,比较前列腺周缘区内侧、周缘区外侧及移行区的PI值差异.结果 15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96例,前列腺增生54例.前列腺癌组病灶PI值大于前列腺增生组[(9.88±3.76) dB对(8.74±4.52)dB,P<0.01].前列腺周缘区内侧、周缘区外侧和移行区癌灶的PI值逐渐升高[(6.55±2.90)dB对(10.57±2.52)dB对(13.64±2.38) dB,P<0.001].前列腺癌PI值和部位的相关系数为0.718(P<0.001).以Gleason评分作为协变量,两者偏相关系数为0.720 (P<0.001).结论 不同部位前列腺癌的增强强度存在差异,明确不同部位前列腺癌增强程度的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超声造影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得感兴趣区(ROI)各灌注参数,即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上升支斜率(β)及强度减半时间(T1/2);并对活检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分析前列腺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与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7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良性病变52例,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34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8例;恶性病变26例,均为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癌病灶的TIC曲线形态呈速升速降型,39例良性病变呈速升缓降或经过一个平台期后速升缓降型.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平均为0.23±0.10大于良性病变0.14±0.05 (P<0.01),T1/2为(19.13±5.98)s小于良性病变(28.22±6.29)s,P<0.01.前列腺癌病灶的的MVD值平均为40.5±11.3大于良性病变30.0±9.8(P〈0.05),且前列腺癌病灶的灌注参数β及T1/2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51、r=0.57,P均〈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造影灌注TIC曲线定量分析可用来评估前列腺恶性病变的微血管生成情况,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