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岗位设计又称工作设计,是指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提高工作绩效、满足个人需要而在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的变革与设计[1]。岗位设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岗位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成败。近年来,岗位设计管理在国外护理岗位管理中已经得到较多应用。在国内,自卫生部颁布《关于实施医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适用于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访谈法及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等,建立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结果:护理岗位设置含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和其他护理岗位,各类岗位下有子分类;护士层级分为助理护士、N1、N2、N3及N4,各层级有相应的准入条件;护士绩效管理包含对护士长及护士的各类绩效考核、奖罚办法等。结合岗位和分层管理制定排班原则;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相辅相成,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异,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结论:参与本研究2轮函询的41名专家权威程度高,协调性较好,咨询结果可靠;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岗位、分层及绩效管理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和医院实际情况,能缓解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动态岗位管理的实施成效。方法:通过现场观察、访谈和岗位工作分析,设置护士跨科兼职动态岗位,选取门诊导诊岗、抽血岗、医技检查岗进行临床实践,收集实施前、后患者对相关岗位护理工作满意度并比较,计算医院对标准岗和动态岗岗位的投入成本费用。结果:实施后患者对相关岗位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医院对动态岗投入的人力成本费用较标准岗低。结论:实施临床护理兼职动态岗位管理,可以盘活护理人力资源,为护士开辟多途径、宽幅度的职业发展通道,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5.
6.
介绍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强调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沟通并及时疏导、合理分配护理工作岗位、实施分层级的培训、适当激励、实施护理不良事件非处罚性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在基层医院开展护理岗位管理经验,主要包括建立护理岗位管理机制、动态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护理信息软件系统支持等。认为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岗位管理促进护理工作人员积极性,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和完善临床科室护理岗位风险度评估体系,推行体现高风险、高责任、高技术的岗位和护理人员劳动价值的激励机制。[方法]对近两年内临床科室护理进行秩和比分析.测评不同护理岗位的风险度。[结果]综合评分排名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综合ICU、神经外科和急诊内科。[结论]护理岗位风险度和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指导、绩效考核和向高风险岗位倾斜政策的制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11.
目的: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在护理垂直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结合人力资源现状及科室床位数,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梳理出临床护理工作量,设定不同岗位、层级护士配置比例,采用竞聘上岗,根据个人能力确定适合岗位。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实施岗位管理,为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加强护士岗位培训、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各护理单元护理工作负荷与护理人力配置相均衡,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岗位量化考核在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量化考核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ICU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工作规范、各岗位不同的要求及权重,制定量化考核细则及记分标准,对各岗位的护士进行岗位量化考核.结果 通过岗位量化考核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方法能较为科学的反应护理工作的质量,使护士长管理更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结论 岗位量化考核的应用,增强了护理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适用于麻醉后监护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PACU治疗监测及管理提供标准、量化的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为依据,借鉴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指标数据库及其他国内外麻醉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形成指标初稿,运用德尔菲技术进行3轮专家咨询,结合帕累托定律确定指标的内容和科学的测量方法。结果构建了包含复苏时间中位数、收治各类麻醉患者比例、低体温干预有效率、术后疼痛干预有效率等11项指标的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3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84、0.90,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5、0.256和0.356 (P<0.01)。结论 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涵盖麻醉后监护的关键内容,可操作性强,专科特色鲜明,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基于数据的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PACU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16.
陈坤荣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2):129-131
目的探讨在绩效考核支撑下,护士实行岗位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医院临床需要制定护士分级框架,分析设置护士岗位,确定岗位资格标准,制定岗位职责,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后护士差错及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护士及患者满意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岗位管理必须以绩效考核为支撑,才能显著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这种管理模式应在不断完善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课程的设置及应用,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安全意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 以美国护理人员质量安全教育(QSEN)的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为基本框架,查阅国内外文献,采用专家咨询等方法设置护理安全管理课程,并予以实施.结果 应用安全管理课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良事件上报、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护士安全态度3部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满足新生儿延续性护理服务需要,建立并实施新生儿护理门诊。方法 制订新生儿护理门诊规范,选拔出诊护士,成立新生儿护理门诊,提供新生儿黄疸筛查和育儿指导,由护士、医生、患儿家长对新生儿护理门诊进行评价。结果 共选拔16名护士出诊,2017年3月—8月新生儿护理门诊共接诊2 543例次,其中新生儿黄疸患儿最多,为2 038例(80.14%)。出诊护士均认为新生儿门诊的设立提升了患儿家长对医院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认为自己在出诊过程中提升了处理专科护理问题的能力;66.67%的医生认为护理门诊对患儿的诊治有帮助;80%的家长对护理门诊的总体评价为90~100分。结论 新生儿护理门诊的开设可有效识别病理性黄疸并解决家长的育儿问题,提升了新生儿专科护士的社会地位和作为临床护理专家的信心,得到了医生和家长的认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管理对护理质量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4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岗位管理前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能力、护理质量及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护理观察等方面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岗位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孙桂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16):1990-1992
目的 探讨护理岗位分级设置后实施绩效管理对骨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骨科护理工作规划对岗位进行分级设置,制定相应的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方案并实施.收集并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或家属、医师及护士自评对护士满意度评价.结果 实施后特一级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和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得分分别为(98.2±0.32),(98.9±0.25),(98.6±0.27),(98.9±0.14),(99.0±0.28)分,分别优于实施前的(97.7±0.41),(97.8±0.24),(96.8±0.25),(97.8±0.16),(97.5±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19,8.978,13.836,14.634,10.156;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业务能力、健康教育情况、服务态度、护理及时性和护患关系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97,9.520,9.803,7.757,10.915;P<0.05).与实施前比较,患者及家属对护士、医师对护士及护士互评的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67,2.445,6.017;P<0.05).结论 岗位分级设置和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护理管理效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