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扩张型心肌病,简称扩心病,是一类弥散性心肌损害所致心脏扩大、泵功能进行性减退的心脏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其继发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兴奋损伤心肌细胞和心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的心肌间质纤维化、心室肥厚扩大、重构等病理改变是造成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疾病,主要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1]。王振涛教授自拟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指由原发性心肌疾病导致的影响心肌收缩功能疾病,临床表现为左侧或(和)右侧心腔扩大。对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中西医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为特征的一类原发性心肌病,其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因此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本病病因不明,目前临床通常采取对症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笔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4例,取得  相似文献   

5.
心肌病(DDM)是一种由于心脏下部分腔室(即心室)的结构改变和心肌壁功能受损所导致心脏功能进行性障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栓塞及心力衰竭等。病因一般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药物中毒和代谢异常等有关。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临床常见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两类。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该病常伴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现的频度较高,预后不良,不少患者猝死[1]。西医主要从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预防栓塞和猝死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2]。但由于该病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特殊的防治方法,死亡率仍较高。中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有其独特的认识,在该病的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管栓塞甚则猝死为基本特征。本病临床并不罕见,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初诊时极易误诊。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是一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世界性疑难病症,因其病因未明尚无特效疗法.中医药从整体调控人手,通过药理作用的多靶点效应治疗心肌肥厚,具有明显地改善心肌损伤的作用,临床上导师樊瑞红采用活血通脉、化瘀止痛的强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效果明显,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心肌引起急性、慢性心肌炎症病变,心肌局限或弥漫性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本病发病较为隐匿,多有感冒或肠道感染病史,且常易于反复发作,病情多进行性进展,可致心肌重塑等病理改变,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西医治疗该病缺乏特异方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学中无"病毒性心肌炎"这一病名,但依据患者症状及体征,多归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从病因角度分析可属"温病"范畴,中医药在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王振涛教授从医30余年,对心血管内科各种病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有独到见解,临床经验颇为丰富。笔者有幸跟师门诊,常临导师心得教诲,在疾病认识及诊治方面受益匪浅,现将导师对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治经验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产生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1].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