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镰状细胞病急性胸部综合征以发热、胸痛、肺部出现浸润性病变、白细胞增多为特点,在治疗上应采取预防与治疗并重的原则。本文就其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作一扼要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2.
镰状细胞贫血(Sickle cell anemio,SCA)是一种遗传血红蛋白病(Hbs病),多见于非洲黑人和美洲黑人,流行地以中非为主,地中海区域(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及阿拉伯湾地区发病也较多。热带非洲黑色人种发病率最高达40%。Hbs“特征(trait)”在美国黑人中约8%,而尼日利亚则为30%。该病纯合子大多死于儿童期。  相似文献   

3.
镰状细胞病(SC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严重威胁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本文从SCD的发病机制及基于胎儿血红蛋白F (HbF)的替代治疗入手,回顾了近年对BCL11A、ZBTB7A、KLF-1、c-MYB和SOX6等参与HbF基因表达调控的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以及CRISPR/Cas9、TALEN、锌指核酸酶等基因编辑技术...  相似文献   

4.
5.
1病历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47岁,73kg,180cm,加纳人,右髋疼痛伴跛行30年,加重1年,诊断为“右股骨头缺血坏死(FICAT—V期)”,拟行右全髋置换术+内收肌松解术。  相似文献   

6.
1例镰状细胞贫血患者急性发作时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9岁,喀麦隆籍非洲黑人,自幼诊断为镰状细胞贫血,患者因腰、髋部疼痛伴左下肢红肿1d,发热3d,于2008年9月11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急性痛苦面容,体温37.6℃,脉搏12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6/77mmHg(1mmHg=0.133kPa),SaO296%;血常规回报:WBC18.39×10^9/L,Hb124g/L,PLT464×10^9/L。入院后立即予卧床休息、吸氧、止痛、水化治疗。经治疗6d后疼痛缓解,病情稳定,带口服止痛药奇曼丁出院。  相似文献   

7.
8.
9.
下肢溃疡是镰状细胞病的一个常见并发症,纯合子镰变红细胞病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任何类型镰变红细胞患者,而且男性发病高于女性。Cackovic等报道:镰状细胞病患者、下肢溃疡的发病率为25%~27%;同时还指出,在镰状细胞病患者的一生中,有25%~63%的人有可能发展到下肢溃疡阶段。这些溃疡通常发生在10~35岁的人群,治愈时间通常要比其他原因导致的溃疡长16倍。  相似文献   

10.
背景:镰状细胞病是造成非洲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带血管的髂骨移植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报告已经很多,它也适用与镰状细胞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以使坏死区再血管化提高和阻止进行性发展.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镰状细胞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和中期疗效.方法:纳入尼日尔马腊迪省治疗中心的青少年镰状细胞病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12例,均采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术后随访24~30个月(平均27个月),观察移植后患者是否髋痛,功能活动和X射线骨盆平片结果.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疼痛消失,无感染等并发症,无重复手术,近中期疗效满意,Harris评分平均从术前75分提高到术后90分,而X射线平片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对于 Ficat Ⅲ、Ⅳ期的镰状细胞性骨股头缺血性坏死青少年患者,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治疗,可以解除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1 急性疼痛的概念 根据目前的分类,急性疼痛性疾病限定在6个月以内,常常伴随组织损伤并且随机体的愈合而消失的临床综合征。有较强愈合潜力的躯体痛和某些内脏痛占急性疼痛综合征的绝大多数。由此可见,急性疼痛性疾病的涵盖较广,其经常发生于创伤、手术、检查操作、器官组织的急性炎症期、软组织损伤、慢性疼痛性疾病急性发作时。急性疼痛是一种生存保护机制,可使我们避开对人体有害的刺激。  相似文献   

12.
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或称为再灌注损伤,是指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缺血后,重新恢复血流,组织损伤较缺血时进一步加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病理现象,可发生在多种组织器官中,包括脑、心脏、肾脏和肝脏等,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引起缺血再灌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其中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扩大神经炎症反应介导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以神经炎症为切入点,对小胶质细胞参与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持续时间及其治疗进行临床观察。方法:烧伤科就诊患者,分为冷疗止痛组(非住院患者,组1,n=36)、曲马多缓释片止痛组(住院患者,组2,n=20)和曲马多注射液(住院患者,组3,n=20)三组。分别观察VAS疼痛评分,无需止痛治疗距受伤时间和止痛药物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间隔;并进行分析。结果:组1急性疼痛持续时间为伤后7.1±2.3小时。组2平均给药剂量:200.0±62.9 mg;平均给药次数:2.2±0.8次;平均给药间隔11.2±2.3小时。组3平均给药剂量:295.0±76.0 mg;平均给药次数:3.2±0.9次,平均给药间隔:6.9±1.3小时。各组患者止痛治疗前VAS疼痛评分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患者早期急性疼痛的持续时间大多在伤后36小时之内;对治疗而言,伤后10小时之内可能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 急性肌肉损伤可发生一系列的细胞反应。肌肉损伤后,首先在受损部位有肌肉结构成份的广泛性破坏,然后便发生受损肌肉成份的自溶阶段。Armstrong提供了肌纤维损伤后的早期,失去细胞内钙离子内环境稳定,是肌肉成份自溶的关键所在的证据。 随着损伤后炎症反应的进行,分解反应的结果将导致受损肌肉的修复,而这些修复  相似文献   

16.
膝部疼痛临床上很常见,且病因较为复杂,是疼痛科患者常见主诉之一,也是疼痛科治疗难题之一,需要临床引起重视。膝部疼痛可大体分为:(1)关节腔外肌肉、肌腱、筋膜、脂肪垫等软组织原发和继发性损伤所致的疼痛。(2)关节腔内滑膜、关节软骨、交叉韧带、髌股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疼痛治疗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问较短的疼痛。急性疼痛是影响患者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许多疾病的主诉之一,通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急性疼痛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种类较多,治疗范围较广,方法符合药代动力学给药原则,迎合了患者的心理。当前,急性疼痛治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在治疗中采用多模式和规范化管理仍是阻碍有效镇痛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急性疼痛治疗,需不断加强急性疼痛治疗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急性疼痛不同,不仅对机体有害,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0.6%~1.5%,预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也将逐渐增高[1].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等治疗使得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随之出现的再灌注损伤则会再次加重心肌损伤。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复杂多样,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其中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可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本文重点介绍细胞凋亡在MIRI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提高MIRI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细胞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的损伤机制.方法用中国仓鼠肺细胞株为材料,置于无糖条件下培养12h后,重换含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建立细胞缺血后再灌流的体外模型.结果MTT测定显示:重新灌洗后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无糖培养20h细胞(P<0.05).grp75过表达的细胞均比对照细胞有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结论grp75能增加线粒体内相关酶分子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受损蛋白毒性,增强细胞对损伤的抵御能力.并对缺糖细胞再灌流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