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危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其出血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8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并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使用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先后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若宫缩乏力致出血量增加且按摩子宫无效时再行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两组孕产妇均可视情况继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7.7%,显著低于对照组(28.7%),且研究组产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可自行好转。结论: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官产手术方法,观察组手术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剖宫产术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易掌握,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台安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及输血、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输血、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米索前列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防治价值。方法将102例行剖宫产分娩的高危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52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肌注;B组50例,给予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提高子宫收缩率,减少产后出血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比较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高危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4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2例.两组均接受剖宫产术.对照组分娩后立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并肌注缩宫素20U;观察组分娩后立即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和缩宫素20U.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产后2h和24h内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米索前列醇对于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94例剖宫产高危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对照组(缩宫素)各47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产妇剖宫产应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2例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均接受剖宫产术,分娩后均接受静滴20U缩宫素.对照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实验组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剖宫产产后出血接受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马霞  王妮 《贵州医药》2022,46(2):210-211
目的 探究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90例拟行剖宫产的高危产妇均为我院2015.5-2020.5所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研究2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各45例,探讨实施不同预防方式对预防效果的影响。结果 在产后出血率上,研究1组为0.00%,研究2组为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研究1组为6.67%,研究2组为2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产前血常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RBC、Hb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减少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120例正常单胎生产,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I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卡前列甲酯栓2枚纳肛;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宫肌注射缩宫素20IU,卡前列甲酯栓2枚纳肛。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合并的高危因素种数,产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剖宫产术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赵金娟  刘荃  宋晓兰 《安徽医药》2012,16(8):1144-1145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11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140例有高危产后出血因素产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缩宫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两组剖宫产患者的产后出血率、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24 h Hb和RBC指标下降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出血率、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24 h Hb和RBC下降值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石巍 《安徽医药》2017,21(2):311-314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 选择有产后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113例(包括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给予0.4 mg米索前列醇塞肛治疗,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和24 h的出血量、输血率,止血时间、近远期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输血率、止血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米索前列醇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更优,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和输血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抽样选取于本院分娩的218例产妇且将随机其均分为两组,即109例观察组产妇仅给予缩宫素,而109例实验组产妇则给予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其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相比,实验组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症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联合用药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具备操作便捷、副作用小、安全科学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9月在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51/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36/45)(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以及护理情况。方法选用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成功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208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宫肌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宫肌注射缩宫素的基础上,对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24 h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41.3±43.2)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41.8±58.7)ml,术中出血量为(101.3±29.2)ml,产后出血1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97.3±59.5)ml,产后24 h出血量为(347.8±83.1)ml,术中出血量为(156.3±40.2)ml,产后出血9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有效抑制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并且十分安全。产妇的病情监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需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疗效提高,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83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剖宫产手术分娩。对照组40例给予单纯缩宫素治疗,试验组43例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及出血率的差异,评价其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2、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出血率为11.6%,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稍高于对照组的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官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产妇剖宫产后的出血量,降低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赵冰封  黄学桂  赵晗  包旻 《安徽医药》2019,23(2):354-356
目的 评价国产与进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收集2016 年1—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0例产妇资料,将产妇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进口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并依据药物经济学原理对其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术后2 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产后24 h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RBC)下降值、产后止血相关临床干预措施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药物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293.23元vs.473.96元),术中出血量与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物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01、4.81。结论 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安全有效,但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经成本效果分析后,国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经济性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预防应用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收治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7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和常规组(35例)。2组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干预组同时给予布托啡诺静脉泵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7 d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前、治疗7 d不良情绪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7 d,2组睡眠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但干预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前,2组HAD-A、HAD-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干预组患者HAD-A、HAD-D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2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及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预防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睡眠障碍程度,且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杨凡 《中国医药科学》2012,(17):181-182
目的探讨子宫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有产后出血的60例患者,对照组28例行常规子宫缝合术,实验组32例联合欣母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2、FSH、潮热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等临床指标,出血时间、出血量等出血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指标与出血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子宫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减少出血时间,控制出血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