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咪达唑仑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 2 2 0例 6 0岁以上需要做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10例 )检查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 0 0 6mg/kg ,对照组 (110例 )静脉注射生理氯化钠 5mL ,观察两组镇静分级 ,记录检查中的症状、循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检查后的遗忘程度和自我感觉情况。结果 :实验组镇静程度Ⅰ级 3例 (2 7% )、Ⅱ级 38例 (34 5 % )、Ⅲ级 6 9例 (6 2 7% ) ;完全遗忘 96例 (87 2 % ) ,部分遗忘 14例 (12 8% ) ;自觉无不适者 94例 (85 4 % )、轻度不适 16例 (14 6 % )。对照组镇静程度全部为 0级 ,无遗忘 ,所有患者均能清楚地回忆检查的全过程 ;自觉轻度不适 9例 (8 2 % )、明显不适 6 0例(5 4 5 % )、重度不适 4 1例 (37 3% )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实验组检查过程中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明显升高。结论 :咪达唑仑是支气管镜检查中使患者镇静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用于局部麻醉镇静是否优于氟哌利多+芬太尼。方法:将100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M组(咪达唑仑组),N组(神经安定组),分别于各时点记录生命指征及镇静评分,并对病人术中遗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比、体重、用药后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组给药后第3、6、10分钟血压明显低于N组(P〈0.05),下降幅度10%左右。M组在第3、6分钟镇静作用强于N组(P〈0.05),其余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M组给药后30分钟的遗忘作用明显强于N组(P〈0.05),其余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的镇静效果完全比得上氟芬合剂这一组合,并且在产生术中遗忘作用上明显强于氟芬合剂组。 相似文献
3.
4.
局麻下咪达唑仑的顺性遗忘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 (MDZ)辅助局麻时的顺性遗忘作用。方法 :ASAⅠ -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阻滞或臂丛阻滞下手术病人 10 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5 0例 ,麻醉效果确定后 ,A组病人静注MDZ 0 .0 4mg/kg ,切皮前两组病人均静滴芬太尼0 .1mg和氟哌利多 5mg ,用OAA/S评分标准评定镇静深度 ,并记录。对未达 3分者 ,A组病人术中追加MDZ 0 .0 2mg/kg ,维持OAA/S评分 2~ 3分 ,术后随访病人的遗忘情况。结果 :随着OAA/S评分由 4分至 2分 ,镇静深度逐渐加深 ,遗忘率逐渐上升 ,A组遗忘率显著高于B组 (P <0 .0 1)。结论 :MDZ有良好的顺性遗忘作用 ,镇静深度可控制在OAA/S评分 2~ 3分。 相似文献
5.
6.
姚志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1,12(1):14-15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方法将220例60岁以上需要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110例)检查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1,对照组(n=110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观察2组镇静分级,记录检查中的症状、循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检查后的遗忘程度和自我感觉情况. 结果观察组镇静程度Ⅰ级3例(2.7%)、Ⅱ级 38例(34.5%)、Ⅲ级69例(62.7%);完全遗忘96例(87.2%),部分遗忘14例(12.8%);自觉无不适者94例(85.4%)、轻度不适16例(14.6%).对照组镇静程度全部为0级,无遗忘,所有患者均能清楚地回忆检查的全过程;自觉轻度不适9例(8.2%)、明显不适60例(54.5%)、重度不适41例(37.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检查过程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明显升高.结论 咪达唑仑是支气管镜检查中使患者镇静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Dex)和咪达唑仑(MDZ)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收集247例在ICU治疗的患者,随机纳入D组和M组分别泵入Dex和MDZ,采用镇静-躁动评分(RASS)维持RASS评分(-2~+1)。记录各组出现躁动患者的百分比,目标镇静的维持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ICU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D组躁动百分比为46.3%,M组为7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目标镇静维持时间和ICU治疗总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机械通气时间D组小于M组(P<0.05)。D组易出现心动过缓,但其它不良反应较M组减少。结论Dex和MD对ICU患者目标镇静维持时间和ICU治疗时间无显著差异。但Dex显著缩短了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并在治疗中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小儿口服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糖浆用于术前镇静的护理体会。方法 80例患儿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M1和M2组,分别口服咪达唑仑0.5mg/kg或0.75mg/kg。记录用药前后患儿的心率,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达2分所需的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用药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M2组患儿用药后,Ramsay镇静评分达2分的时间比M1组更短。结论 患儿术前口服0.75mg/kg的咪达唑仑糖浆配合全面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提高镇静效果并且能有效的减轻患儿面对手术的心理负担以及和家属分离的恐惧,服药后患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一安全,简洁,人性化的术前镇静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选择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5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测、血压检查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全部患者气管插管及急诊置管洗胃成功率为100%;患者急救后,31例患者表示对操作过程完全遗忘,其余患者表示大部分或部分遗忘,所有患者均表示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感觉;在对患者进行心率、血氧饱和度检测发现,患者以上两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本组无并发症发生,无镇静过度表现。在对患者血压监测发现,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均有所下降,收缩压(SBP)较舒张压(DBP)下降明显,以15min时下降最为明显,与用药前血压值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咪达唑仑在应用于急诊抢救过程中,具有起效快、消除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是目前急诊抢救较为理想的镇静药物之一。但在应用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吗啡-咪达唑仑与普鲁泊福、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吗啡-咪达唑仑与普鲁泊福、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93例需要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3组:普鲁泊福组:首剂1 mg/kg,维持剂量1 mg/(kg·h).吗啡-咪达唑仑组:吗啡首剂0.05 mg/kg,维持剂量0.05 ms/(kg·h);咪达唑仑首剂0.15 mg/kg,维持剂量0.05 mg/(kg·h).咪达唑仑组:首剂0.15 mg/kg,维持剂量0.05 mg/(kg·h).根据Ramsay镇静评分逐渐增加镇静药物剂量.记录镇静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镇静费用及低血压发生率.结果 咪达唑仑组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为(6.0±2.4)h,长于普鲁泊福组的(4.6±1.7)h(P<0.01).吗啡-咪达唑仑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5.6±2.7)h与普鲁泊福组(4.6±1.7)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咪达唑仑组镇静费用(101.7±20.4)元低于咪达唑仑组(127.7±21.3)元(P<0.05)及普鲁泊福组(199.7±65.9)元(P<0.01),咪达唑仑组及吗啡-咪达唑仑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普鲁泊福组[分别为3.2%(1/31)、9.7%(3/31)、35.4%(11/31),P<0.05,P<0.01].结论 吗啡-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较普鲁泊福及咪达唑仑更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中的镇静、消除病人的围术期不良记忆(顺行性遗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各组入室后分别静脉给眯唑安定0.1 mg·kg 1(Ⅰ组)、0.075 mg·kg 1(Ⅱ组)、0.05 mg·kg'(Ⅲ组)和NS 3 mL(对照组,Ⅳ组),术中以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眯唑安定至手术结束前20min。记录基础值及使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静程度,遗忘率及术中、术后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及幻梦等不良反应。结果:I组静注咪唑安定后5 min、15 minMAP较基础值明显下降(P<0.05),其余各组MAP、HR、R、SpO2与基础值比较虽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程度3级及以上Ⅰ组29例、Ⅱ组26例、Ⅲ组19例均较Ⅳ组0例有显著差异(P<0.05),Ⅰ、Ⅱ组间镇静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较Ⅲ组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遗忘率96.7%、Ⅱ组遗忘率93.3%、Ⅲ组遗忘率76.7%明显高于Ⅳ组无遗忘(P<0.05). Ⅰ、Ⅱ组间遗忘率无显著差异但明显高于Ⅲ组(P<0.05);镇静和遗忘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使用咪唑安定病人有8例出现烦躁不安,不听指令,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3例。结论:咪唑安定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镇静、抗焦虑作用。方法:20例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烦躁不安(Ramsay镇静评分1级)患者,首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负荷量0.03~0.3 mg/Kg,然后给予维持量0.02-0.2 mg/Kg·h-1,用0.9%氯化钠稀释后持续静脉泵人。结果:24小时内16例病人Ramsay镇静评分达到2-4级,有效率为80.00%。结论:咪唑安定对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并且能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和SaO2。 相似文献
13.
麻醉镇静术中咪唑安定剂量范围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初步探讨局麻术中咪唑安定镇静剂量范围 ,以及年龄、性别对咪唑安定用药量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 -Ⅱ级择期下肢或上肢手术患者 ,选用咪唑安定辅助镇静 ,观察警觉 /镇静评分 (OAA/S)达 3级时的累积药用量 ,及用药前、OAA/S达 3级后 5min、 10min、 2 0min、 30min、 6 0min、 90min及 12 0min时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呼吸次数 (RR)、血氧饱合度 (SpO2 )和OAA/S镇静评分的变化 ,并观察用药前、OAA/S达 3级后 2 0min、 6 0min的遗忘率 ;根据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 (18~ 39岁 )、中年组 (40~ 6 0岁 )、老年组 (>6 0岁 ) ,观察年龄对咪唑安定用药量的影响 ;根据性别不同分为两组 ,观察性别对咪唑安定用药量的影响。结果 :OAA/S评分达 3级时咪唑安定累积平均量为 0 0 6± 0 0 2mg/kg,5min和 10min两时点MAP在正常范围内明显低于用药前基础值 (P <0 0 5 ) ,其余时点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中HR、RR、SpO2 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5min、 10min、 2 0min和 30min时OAA/S评分值明显低于基础值 (P <0 0 5 ) ,6 0min后各时点与基础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0min、 6 0min时遗忘率明显高于基础值 (P <0 0 5 )。老年组咪唑安定用药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男性患者与女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采用咪达唑仑与吗啡联合持续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10年4月在重症医学科(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咪达唑仑组(A组)、咪达唑仑联合吗啡组(B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使每例患者镇静水平达RamsayⅢ~Ⅳ级。观察起效时间、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和停药后拔管时间;监测镇静12 h后的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B组起效时间、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和停药后拔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且镇静12 h后B组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较A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使用咪达唑仑联合吗啡镇静能达到满意镇静效果,同时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6.
Comparison of Intravenous Midazolam with Pentobarbital for Sedation for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na M. Moro-Sutherland MD John T. Algren MD Penelope T. Louis MD Claudia A. Kozinetz PhD MPH Joan E. Shook MD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00,7(12):1370-1375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IV) midazolam with that of IV pentobarbital when used for sedation for hea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imaging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pediatric patients. METHOD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 an urban children's hospital. During a two-and-a-half-year period, 55 patients were enrolled: 34 males and 21 females. Measurements included induction time, recovery time, efficacy, side effects, complications, and failure with each drug. Success of sedation was graded as good (GS), adequate (AS), poor (PS), or unsuccessful (US). RESULTS: Sedation for CT was used for patients with the following problems: head trauma (21/55),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athology (17/55),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evaluation (6/55), periorbital cellulitis (6/55), and retropharyngeal abscess (5/55). Twenty-nine (53%) patients received pentobarbital (mean +/- SD dose 3.75 +/- 1. 10 mg/kg) and 26 (47%) patients received midazolam (mean +/- SD dose 0.2 +/- 0.03 mg/kg). In the pentobarbital group, 28 (97%) patients were scanned and successfully sedated. Pentobarbital's mean induction time was 6 minutes and duration of sedation averaged 86 minutes. In the midazolam group, only five (19%)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scanned with midazolam alone. Of the 21 (81%) patients given midazolam who were unsuccessfully sedated, 12 (61%) were subsequently sedated with the addition of pentobarbital for completion of CT imaging. Mild oxygen desaturation, O(2) sat >90% yet <94%, was seen in only four patients. All four patients responded to blow-by oxygen and required no other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Intravenous pentobarbita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IV midazolam for sedation of children requiring CT imaging.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单独及复合靶控输注(target—contolled infusion,TCI)时维持ICU患者适度镇静的效应部位靶浓度,寻找适合ICU患者长时间镇静的合理用药方案,探讨BIS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与危重患者镇静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综合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和B组分别单独靶控输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C组在背景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30ng/ml咪达唑仑的基础上,输注一定靶浓度的丙泊酚。记录各组患者在不同RASS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时的药物效应部位靶浓度、BIS指数和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维持8h适度镇静的用药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A组和C组维持患者适度镇静(RASS~2—3)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在分别为(1.26±0.19)~(1.52±0.18)ug/ml和(0.50±0.95)~(1.01±0.24)ug/ml。B组维持适度患者镇静的咪达唑仑效应室靶浓度为(97.05±14.51)~(134.75±9.66)ng/ml。患者适度镇静时对应的BIS值为(66.10±2.52)L(71.05±1.45)。停药后苏醒时间B组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A、C组无明显区别;再睡眠率也以B组最高(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无明显区别(P〉0.05)。C组维持8h适度镇静所需咪达唑仑和丙泊酚的用量均较单一用药组明显减少(P〈0.05)。BIS值与RASS评分呈正相关,总的(n=60)相关系数为0.93(P〈0.01)。结论(1)丙泊酚一咪达唑仑复合靶控可成倍减少单一用药量,在降低应用成本的同时避免了单一用药的缺点,保留了各自优点,是ICU长时间镇静的理想用药。(2)BIS指数与主观镇静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ICU的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创医学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在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体现出巨大作用。对于在ERCP操作过程进行麻醉的方法主要分为四个等级:最低限度镇静、中度镇静(CS)、深度镇静(感觉缺失镇静)、全身麻醉(GA)[1]。本文就ERCP术中感觉缺失麻醉和全身麻醉(GA)方法做一对比综述。 相似文献
19.
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在结肠镜检查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结肠镜检查中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的镇静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889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镇静组(482例)和对照组(407例),镇静组患者检查前10min依次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地西泮、咪哒唑仑注射液,进入睡眠状态时即进行肠镜操作,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曲他维林注射液后直接进行操作,分别观察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是否到达回盲部及完成检查所用时间,检查结束待患者清醒后询问患者遗忘程度和满意度以了解病人对检查的评价.结果:镇静组检查前后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检查结束后血压较检查前升高、脉搏加快,血氧饱和度检查前后无明显变化;镇静组到达回盲部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完成检查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镇静组患者遗忘程度和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结肠镜检查时联合应用地西泮和咪哒唑仑具有效果确切、安全高效、患者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