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评价面神经术中实时监测在耳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作用及监测方法,探讨全身麻醉对神经监测的影响,为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提供安全保障。方法2001~2004年在45例耳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护仪行术中实时监测,其中先天性耳畸形手术18例,中耳乳突手术27例,大部分采用插管全身麻醉,记录诱发面肌肌电图反应的电刺激最小电流阈值。结果45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术后均保留完好,术后复查与术前检查一致,未发生医源性面瘫。面肌肌电图反应的最小电刺激阈值为0.08mA,适宜刺激电流范围为0.2~1.0mA。结论术中面神经监测可以帮助术者进行神经定位,辨认神经,并提供预警,避免医源性面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颞骨岩部胆脂瘤术中面神经监测与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颞骨岩部胆脂瘤患者均伴有面瘫,经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行胆脂瘤切除术,其中8例鼓膜穿孔或中耳乳突感染者行乳突腔开放术式;3例岩尖并侵犯中耳乳突但鼓膜完整者行外耳道关闭术式。术中应用神经监护仪行面神经完整性监护,完成颞骨内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功能评价参照House-Brackmann标准。结果:随访3~12个月,11例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1例面瘫恢复到基本正常,9例恢复到轻度,1例恢复到轻中度,均无胆脂瘤复发。结论:颅中窝-乳突联合进路切除颞骨岩部胆脂瘤同期行面神经减压术疗效满意,神经完整性监护有助于术中面神经定位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全段探查减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颞骨骨折、中耳乳突病变及手术损伤等是导致面瘫的重要原因,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的疗效,临床上对具有手术适应证者,应借助手术显微镜,尽早施行面神经减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1990-2004年在我院经治的损伤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护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20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均采用面神经主干解剖法,应用面神经肌电监护进行术中面神经定位及解剖分离,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平均时间为1.5h,术后面神经功能保全良好,术后随访0.5~3年,无一例复发及涎漏。结论:在腮腺手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护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面神经损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面瘫后口眼联带运动的电生理实质。方法对41例已有临床口眼联动现象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做了肌电图检查,同心针电极放置在降口角肌内记录,嘱患者做眨眼和闭目动作,观察降口角肌肌电信号的变化,健、患侧对比分析,探讨联动现象的电生理实质。结果在做眨眼或闭目运动时,所有患者患侧降口角肌内均能记录到异常的联动电位,呈两种特征,闭目时为一种连续的、波幅较低的随意动作电位样的冲动,眨眼时表现为一种与眼睑运动同步的持续(30~350)毫秒的多相电位。在做健侧降口角肌检查时,发现8例患者肌电图异常,其中健侧有周围性面瘫病史的2例引出了异常联动电信号,另有6例引出了纤颤电位,这6例曾经历过健侧面部的针灸或小针刀治疗,其余健侧肌电图正常的33例健侧面部均无疾病、手术或有创治疗史。结论①面瘫后口眼联带运动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神经错向再生,本应支配眼轮匝肌的面神经纤维与支配降口角肌的神经纤维产生了联系。②面部针灸、小针刀有可能损伤颅外段面神经分支或末梢。  相似文献   

7.
8.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Bell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例经神经耳科学方法及电诊断方法确诊为Bell麻痹且系减压手术适应证的病例,施行了面神经减压术。减压范围为膝状节至茎乳孔,其中23例获满意疗效,30例为良好,3例为尚可。56例手术中有3例术后发生轻度高频听力下降,2例术后合并中耳感染后遗鼓膜穿孔。对与疗效有关的因素、适应证及手术注意事项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和时机。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57例,分别在2个月以内和2个月以后行面神经减压术,采用组间χ^2。检验进行疗效对比。结果:2个月以内组治愈率显著高于2个月以上组(P〈0.05)。结论: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手段,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肌电图检查对声带麻痹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肌电图检查对声带麻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 4 6例单侧声带麻痹且固定的患者行甲杓肌的自发肌电图检查 ,分析甲杓肌失神经电位及运动单位波形、时程、电位幅度及运动单位平方根 (RMS)值 ;喉镜观察声带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病程在 6个月以内 ,肌电图出现正常的运动单位波形、无电静息 ,提示预后较好 ,判断准确率为 76 % ;RMS值在用力发音时大于 2 6 μV ,提示声带运动可恢复 ,判断准确率为 80 %。综合两者 ,判断准确率为 84 %。声带麻痹 6个月以上者 ,无论肌电图检查结果如何 ,声带运动均无恢复。运动单位时程及电位幅度对判断预后价值不大。结论 :将喉肌电图定性指标与RMS值进行综合分析 ,可提高对声带麻痹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影响颞骨骨折性面瘫预后的主要因素和面神经减压术的意义,总结分析了64例面瘫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制作面瘫实验西式,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线面神经膨胀率,并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否行面神经减主及手术时机。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显著大于非开放组,非开放组纤维损伤谋生时机提示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有 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颞骨骨折性面瘫手术减压时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制作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大鼠面瘫的自然发展过程,了解不同手术减压时机面瘫的治疗效果及减压后面瘫的恢复变化过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32只,制作颞骨骨折性面瘫动物模型。将完全面瘫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即不减压组,2周减压组,4周减压组,8周减压组。分别于以上不同的时间行面神经减压术,并于不同时间测定面神经刺激阈值,以观察面神经的恢复情况。结果对完全面瘫的大鼠于面瘫后1周行面神经阈值检查,对最大电流刺激(3mA)无反应。4组大鼠面神经刺激阈值的恢复速度相比,2周、4周减压组比不减压组及8周减压组快;2周减压组面神经的恢复速度比4周减压组快。结论通过血管钳钳夹大鼠的面神经骨管,可以造成颞骨骨折性面瘫的大鼠模型。面神经减压术在面神经受损后4周内进行,可缩短其面神经阈值的恢复时间;且减压时间越早,面神经的恢复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疗效,总结面神经减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外伤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2年,除5例无明显效果外,其他5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面神经减压术是治疗外伤性面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瘫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月间4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House-Brackman(HB)分级法作为疗效评估标准.结果 41例患者中Bell面瘫14例,Hunt综合征1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致面瘫8例,外伤性面瘫4例,颞骨肿瘤致面瘫4例.治疗前面瘫HB分级Ⅱ级2例,Ⅲ级11例,Ⅳ级13例,Ⅴ级12例,Ⅵ级3例.22例行单纯药物治疗;1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行面神经减压术6例,病变切除+面神经减压术10例,病变切除+面神经移植术2例,病变切除+面神经垂直段切除术1例.治疗后随访8月~4年半,除2例患者面瘫无明显改善外,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6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经面神经减压术后1例恢复至I级、3例恢复至Ⅱ级、2例恢复至Ⅲ级.结论 周围性面瘫经及时、恰当的药物或手术治疗,大多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果断地行面神经减压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5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42例。36例行面神经减压术,22例恢复至H—BⅠ~Ⅱ级;4例行面神经吻合术,2例恢复至Ⅰ~Ⅱ级,2例面神经移植术,均恢复至〉Ⅲ级。病程3个月以内与3个月以上组手术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精确地施行手术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面神经瘫痪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7例手术后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年龄小,手术早,进路合理,损伤轻及位置低的病例疗效满意;21例术后疗效达House Ⅰ ̄Ⅱ级(21/27),余6例为≥Ⅲ级,结论:认为根据不同病因及损伤范围选择合适的径路,充分探量,避免遗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颞骨骨折性面瘫的手术时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颞骨骨折性面瘫面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时机及减压面神经的范围。方法 :将重度面瘫、失神经支配Ⅲ度适合面神经减压术 1 6 8例颞骨骨折性面瘫病例 ,分别于伤后 2个月内和 2个月外行面神经减压术 ,并分为 2个月内组和 2个月外组进行疗效对比。采用组间 χ2 检验。结果 :2个月内组治愈率显著高于 2个月外组 (P <0 .0 1 )。结论 :早期行面神经减压术治疗重度颞骨骨折性面瘫 ,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面神经麻痹、面神经超兴奋性的临床表现、意义及产生机制。方法:应用神经兴奋性测试仪测试100名正常人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并与1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兴奋性测试结果对照。制作豚鼠面神经麻痹试验模型,应用诱发肌电图测试肌动电位,透射电镜观测神经纤维髓鞘的改变。比较超兴奋性组及非超兴奋性组的临床治愈天数。结果:正常人双侧面神经兴奋性阈值的范围为1.72~-1.57?mA,190例面神经麻痹中29例面神经呈超兴奋性。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3.4±6.0)d,非超兴奋性组临床治愈平均需(42.6±1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只豚鼠中,8只面神经压迫后阈值比压迫前下降,呈超兴奋性,电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轻度开离。结论:面神经麻痹呈面神经超兴奋性者预后良好。呈现超兴奋性与髓鞘板层开离及与使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离子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