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64例患儿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9岁,其中毛岁以下38例,4岁~8岁26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2年,症状除厌食生症外,伴有面色萎黄者30例,伴肌肉消瘦者12例,伴烦躁多汗者15例,伴少气乏力者6例,大便偶有不减化食物残渣或风沫者5例,舌边尖红老10例。2治疗方法四逆散加味:柴胡6g~15g,枳实6g~9g,白芍9g~15g,半夏5g~12g,炙甘草5g~12g,生牡蛎10g~18g,内金8g~12g,生姜5g~10g,大枣5枚为引。每日1剂,煎沸10Ynin,4岁以下,每隔Zh喂1次,每次20ml~10(ha;4岁以上每日服5次,每次50ml~300ml,1周…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8~62岁;病程3~17年。2治疗方法2.l内服药:温阳通痹汤加减:黄芪30g、红花15g、寄生12g、附子10g、狗脊15g、牛膝12g、白鲜皮12g、羌活12g、防风12g、地肤子15g、丹参8g、公英12g、柴胡12g、甘草9g等。水煎服,1日1剂。2.2外用药:麻黄15g、蛇床子20g、荆芥15g、蝉衣10g、冰片3g、明矾20g、金银花10g、地肤子15等,水煎服,每日1次,外洗再敷复容拨毒膏。3疗效标准治愈:皮损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显效:皮损消失,半年内又复发;有效:皮损大部消失;无效:治1个月内无改变。4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加减芩芍汤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21例,女15例,年龄22~74岁,病程3个月~20余年;腹痛腹泻23例,腹泻、便秘交替18例;大便外披粘液者34例,夹未消化食物者6例;病情与饮食关系密切者30例,与情志相关者6例。36例大便常规镜检及培养均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符合肠道易激综合征表现。2 治疗方法采用《温病条辨》加减芩芍汤加味:黄芩9~12g,白芍15g,黄连3g,木香5g,枳实10g,厚朴6g,陈皮6g,杏仁10g,滑石12~18g,当归10~15g,甘草3g。腹痛腹泻者加神曲10g,川芎1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g,肉桂3g;完谷不化…  相似文献   

4.
锡类散合云南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29例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31~47岁,平均41岁;病程2~7年,平均3.5年。大多以腹痛、腹泻、粘液便或伴里急后重而就诊。大便镜检见红细胞、白细胞。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病变在乙状结肠者14例,降结肠者9例,模结肠者6例,镜下见粘膜充血、水肿、散在性点状溃疡、肠粘膜紊乱。治疗青法:锡类散、云南白药各2g,加温水80ml,保留灌肠,1次/d,2周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临床治愈24例(临床症状消失,3年内无复发者);好转4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1~3年内复发者);无效1例。2小结锡类散中,珍珠解毒、收敛生肌,对粘膜溃疡久…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乌梅止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48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29例;年龄20~58岁,以25~35岁多见;病程均半年以上,最长者达10年。诊断标准参考1986年我国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参考标准,排除法为主。临床表现腹泻、腹痛或腹胀、粘液便,经大便常规3次检验正常,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仅结肠有激惹征象,或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排除其它器质性肠道疾病者。2治疗方法基本方:乌梅30g,仙鹤草30g,干姜6g,吴茱萸3g,防风10g,石榴皮…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试验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15~68岁。急性胃肠炎腹泻21例,急性肠炎腹泻15例。对照组20例。均伴有腹痛及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全部病例均经大便常规和培养确诊并排除特异性肠道感染后在门诊治疗。1.2给药方法:试验组,硝苯毗陡10mL,舌下含服,每天4次,同时口服黄连素039,每天4次;对照组,口服黄连累039,每天4次。治疗及观察时间为24时。1.3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用药5~Ic分钟后,腹泻、呕吐停止,腹痛次数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有效,用药24小时,腹泻、呕吐停止,腹痛减轻,仅感隐痛不适。无效…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自拟青春功血汤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8例均为13~1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者43个月,其中4个月~且年者12例,1年~2年者19例,2年以上者7例;以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迟,血量增多为临床特征;伴有少腹痛者7例,白带多者5例。治疗方法青春功血汤组成:熟地15g、白芍10g、阿胶10g(烊化)、女贞子10g、旱莲草10g、覆盆子10g、菟丝子10g、炙甘草6g。脾虚者去阿胶,加党参30g、黄芪20g、白术10g;肾阳虚者去阿胶,加仙茅15g、仙灵脾15g、鹿角胶10g(烊化);肾阴虚者加淮山药30g、山萸肉…  相似文献   

8.
近2年来我们运用通腑活血法按气血流注节律治疗顽固性便秘68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20例,女48例;年龄25岁~82岁.平均48岁;病程6月~12年.平均4.5年;大便3~10天行1次;排粪造影检查直肠前突22例,直肠前壁粘膜脱垂10例,盆底痉挛综合征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症6例,结肠慢传输型24例。2治疗方法由厚朴12g、枳壳10g、肉苁蓉10g、大黄6g。赤芍10g、火麻仁15g组成基本方。直肠前突改枳壳为积实12g,加香附6g;直肠前壁粘膜脱垂加黄芪15g、升麻10g、柴胡10g;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加丹参30g,赤芍增至20g;盆底痉挛综合征加白芍30g、甘草…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7~1998年,应用利福平与甲硝唑合用治疗肠道感染患者30例,其疗效确切,疗程短.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急性苗痢20例,急性肠炎10例,年龄17~60岁,平均年龄26.5岁。其中腹痛30例,为阵发性疼痛。腹泻30例,每天小于10次26例,大于10次4例,有典型里急后重20例。发热30例,右下腹疼20例。脐周疼10例。呕吐10例。大便培养阳性20例,阴性10例。1.2用药方法:利福平150mg加甲硝哇400mg,每日3次,服药4天。病情严重时可适当补液及给予电解质和碱性药物,不用其他抗生素。1.3疗效判断:治愈,用药4天后…  相似文献   

10.
肺脾同治三焦分利法治疗小儿泄泻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临床上用肺脾同治、三焦分利之法治疗小儿泄泻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个月~2岁22例,2~11岁14例;病程1~5天21例,5天以上15例;每天腹泻4~10次者29例,10次以上者7例。大便呈水样,或稀便,偶夹泡沫,便色呈深黄色或绿色,或伴腹痛,初期或有发热、咳嗽、呕吐等。 2 治疗方法 基础方:明党参、山药、苡仁、茯苓各10g,车前仁、陈皮各6g,白蔻仁、通草各5g,桔梗4g。水煎服,每日4次,每次60~100ml。发热口渴加黄连、滑石;……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来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疮疹1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0~30岁12例,30~40岁2例,50岁1例,平均年龄21岁;病发部位腰肋部6例,后背部8例,大腿内侧部3例,头部1例。2治疗方法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基本方:生地159、当归10g、桃仁15g、红花10g、柴胡10g、牛膝15g、积壳10g、银花15g、蒲公英30g、甘草6g。加减:疤疹红肿热痛明显的加赤芍,大青叶,丹皮;舌苔黄腻,口苦加龙胆草,白皮;尿黄加黄岑,泽泻;口干加花粉;大便千加大黄;总之随症加减。水煎分早…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54例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1岁以内者21例,1~6岁者33例,平均2.3岁;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症,大便次数4~10次/日,均呈黄绿稀糊状或水样便,并分别伴呕吐、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粪便化验均发现脂肪球、红细胞、白细胞少许,提示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征象,可排除痢疾等肠道传染病。辨证分类:伤食泻25例,风寒泻12例,湿热泻9例,脾虚泻8例。治疗方法药用苍术、神曲、苡仁各10g,砂仁sg。加减:风寒者加藿香、厚朴、防风,湿热者加赤小豆、葛根、黄岑,呕吐者加茯苓、半夏、生姜,腹胀腹痛者加木香、陈皮、山植,脾虚者加太…  相似文献   

13.
自拟健脾宁肠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1993年6月~2000年2月,笔者用自拟健脾宁肠汤治疗3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56岁,平均38.3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5年。临床表现:均有腹泻、腹痛,其中有腹胀12例,粘液便10例,脓血便2例,肠鸣14例,里急后重8例。30例均作大便常规检验及大便培养,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粘膜粗糙或浅表溃疡。符合1987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18例,脾虚肝郁7例,脾肾阳虚5例。 2治疗方法   予自拟健脾宁肠汤。方药组成: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防风10g,厚朴10g,佩兰10g,白及10g,当归10g,延胡索10g,陈皮5g,白头翁15g,甘草5g。   加减:脾胃虚弱者加黄芪;脾虚肝郁者加柴胡、川楝子;脾肾阳虚者加肉豆蔻;便血者加地榆。   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0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自拟)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粘膜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纤维结肠镜检查肠粘膜病变未见好转。 3.2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占53.3%;好转12例,占40%;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93.3%。  相似文献   

14.
阴吹症是指妇女阴道中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之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已婚体弱妇女,患者多畏羞而隐忍不言。临床上也无特殊治法。我在临床上共收治25例阴吹症患者,并采用解郁此喧汤治疗此症,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40岁以上的15例;30岁以上的8例;20岁以上的2例。已婚者20例;未婚者5例。其中病程最长2年,最短2月。2治疗方法解郁止喧汤组成,合欢皮12g,茯苓10g,香附12g,丹参15g,白芍129,川芎10g,当归12g,枳壳6g,陈皮6g,远志6g,郁金6g,甘草5g,煅龙齿30g。加减:大便于结,腑气不通者…  相似文献   

15.
1998~2001年12月,我院用消化合剂治疗小儿迁延性消化不良5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儿均为腹泻超过1个月,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3个月~3岁。腹泻伴恶心呕吐者16例,食欲减退者30例,合并营养不良者33例。大便镜检:有少量的红细胞(0~1/高倍视野)15例,有白细胞(1~4/高倍视野)20例,进行大便培养20例,均无痢疾杆菌生长。 2 治疗方法 消化合剂:白术、茯苓、香附、木通各3g,木香、砂仁、白豆蔻、陈皮、泽泻各6g,三仙30g,鸡内金、甘草各4.5g,蚕皮、车……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中医称“白”,是一种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本病病程长,易复发,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自1989~1992年来用白托汤(自拟方)治疗该病49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49例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岁半,其中40岁以下38例,41岁以上11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35年,其中5年以下27例,6年~9年9例,10年~19年8例.20年~35年5例.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以服“白场”为主,其药物组成为:生地20g,赤芍20g,元参20g,黄苓12g,银花藤30g,公英50g,山豆根10g,皂刺15g,甘草12g,藿香12g,佩兰30g,泽泻20g,蝉蜕…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运用自拟藿香化湿汤治疗急性胃肠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83岁,平均44.02岁;病程2~32h,平均17.12h;有饮食不洁(不节)史36例,腹痛者32例,发热者28例,血白细胞增高者34例,大便常规异常者26例;临床以腹胀肠鸣、腹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中医诊断为霍乱,辨证为湿邪秽浊,扰乱肠胃,清浊相干。1.2治疗方法自拟藿香化湿汤药物组成为藿香30g,苍术15g,草果15g,陈皮12g,茯苓15g,泽泻15g,焦三仙各12g,京半夏15g,黄连10g,生姜12g,葛根15g,甘草3g。…  相似文献   

18.
高热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症。往往迁延数日不退,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1994年以来.自拟柴荆白虎汤加减治疗高热症患者32例,疗效满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21I例,女1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2岁,平均38岁;病程最长者9天,最短1天,平均5天,发热均在38.7rC~41C之间。2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5g、黄苓15g、荆芥12g、羌活10g、青蒿15g、生石膏45g、知母12g、败酱草20g、板蓝根20g、生甘草10g。加减法:恶寒无汗或汗少者,重用荆芥并加麻黄6g、汗多者重用生石膏,去羌活;恶心欲吐,加半夏10g、竹茹10g;口干渴加芦根30g;大…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按1991年第4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确诊为过敏性紫橘的病人共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2岁~6岁9例,7岁~10岁15例,11岁~14岁8例;病程1周内者15例,2周内者6例,3周以上者11例;发病前有上感史者17例,药物过敏史者4枫,原因不明者11例。全部病人均有典型的皮肤紫斑,多数分布于双下肢。合并关节肿痛者7例,腹痛呕吐者7例,紫貂性肾炎者6例。其中12例为曾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全部病人的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2治疗方法全部采用中药治疗,以抗敏消摄场为基本方:麻黄4sg,蝉蜕15g,地龙15g,荆芥6g,防…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脐周隐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同小儿厌食症一样多见。现代医学应用“消炎”、“解痉”药治疗其效不高,且易复发。我们自1987~1990年间运用祛风为主的方法收治本病患儿100例,疗效比较满意,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男62例,女38例;年龄在2~4岁15例,5~8岁59例,9~12岁26例;发病季节在10~11月40例,12~1月50例,其它月份发病者10例:病程在1~3月20例,4~6月20例,7~9月30例,29~11月20例,1年以上者10例。 2 疗效标准①脐周呈阵发性疼痛,喜揉喜温,舌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沉弦;②无发热、呕吐、腹泻,临床常规检查除外肠道炎性疾病;③大便连续做三次虫卵检查除外肠蛔虫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