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CSII合用罗格列酮组强化治疗4周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发现CSII合用罗格列酮组胰岛素用量少(P〈0.01),IAI明显增加(P〈0.01),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结论:CSII合用罗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浆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探讨罗格列酮导致水肿的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在目前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日(n=10),胰岛素组继续胰岛素治疗(n=1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6个月测定立位血浆醛固酮水平,监测患者水肿情况及体重.结果 罗格列酮可以导致水肿、体重增加.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血浆醛固酮水平2个月时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治疗4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6个月时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血浆醛固酮水平较前下降,与胰岛素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早期出现的水肿可能与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3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6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罗格列酮联合丹参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 db/db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在模型组给予高热量饮食基础上罗格列酮(DM-R)组、罗格列酮和丹参联合用药(DM-R+ D)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治疗,12 w末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检测各相应指标.结果DM-R组较模型组血糖(FBG)、血清甘油三酯(TG)、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明显降低(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Ins)显著降低(P<0.0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P <0.05);DM-R+D组较DM-R组FBG、Ins、ALT及TG均明显降低(P<0.05),TNF-α显著降低(P<0.01),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 罗格列酮可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和肝脂肪变性,同时联合丹参抗氧化应激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病人经罗格列酮长期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的变化.方法选择59例2型糖尿病伴肥胖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29例)与治疗组(30例),治疗组加用罗格列酮治疗24个月,治疗前后应用高频超声检测IMT及斑块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MT及斑块检出率降低(P<0.01或P<0.05),血清NO增加,CRP、TNF-α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IMT增加(P<0.01),斑块检出率及血清NO、CRP、TNF-α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罗格列酮长期治疗能延缓2型糖尿病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6.
32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MDI和CSII两组.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显示两组均能降低空腹(FPG)和餐后血糖(PPG)以及升高空腹(FCP)和餐后2小时C-肽(P<0.01);两组之间比较显示与MDI组比较,CSII组对空腹、餐后血糖以及空腹、餐后2小时C-肽的改善更明显(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所耗胰岛素用量少(P<0.01),所需住院时间短(P<0.01),日平均费高(P<0.01),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05),且间接经济损失明显减少(P<0.01).结论CSII具有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随机将6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罗格酮组及对照组,进行为期3月的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FBG、2h-BG、IRI、HbA1C、FINS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而TC、TG、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罗格列酮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用胰岛素和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治疗12周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并于治疗前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胰岛素与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比单用胰岛素效果好,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与罗格列酮合用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空腹血糖大于12 mmol/L的T2DM患者47例,随机分为胰岛素组(n=22)、胰岛素 罗格列酮组(n=25)治疗12 w,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 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Homa B胰岛素分泌指数,并随访胰岛素与罗格列酮合用对初诊T2DM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12 w后,胰岛素 罗格列酮组较胰岛素组hs-CRP及胰岛素日用量明显下降(P<0.05),ISI和Homa B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随访12个月时,胰岛素 罗格列酮组有13例患者仅采用饮食控制,血糖就可达到理想水平,而对照组仅有5例。结论胰岛素联用罗格列酮可以明显恢复初诊T2DM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ROS)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联素和瘦素的影响,探讨该类药物作用与血脂联素和瘦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58例,给予ROS每日4 mg,治疗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ROS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P<0.05或P<0.01),血脂联素水平增高(P<0.01),血瘦素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OS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提升血脂联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 及联合二甲双胍或吡格列酮对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的疗效,探讨短病程T2DM强化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 73例的短病程T2DM住院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23例)、CSII联合二甲双胍(CSII+Met)组(26例)、CSII联合吡格列酮(CSII+Pio)组(24例).测定强化治疗2周前后各组患者FPG、Ins、C-P、hsC-RP及75g葡萄糖负荷后2hPG、Ins、C-P.应用稳态模型计算β细胞功能(HOMA-β) 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治疗费用.结果 强化治疗后CSII+Met组、CSII+Pio组与CSII组相比HOMA-β水平显著升高(P<0.05),HOMA-IR水平显著下降(P<0.05);CSII+Met组比CSII组、CSII+Pio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胰岛素用量及治疗费用显著下降(P<0.05).结论 CSII联合二甲双胍或联合吡格列酮较单纯CSII能更有效的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CSII联合二甲双胍能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和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及罗格列酮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病房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A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40例及健康对照者(C组)40名,检测体重指数、血脂、血压、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VCAM-1.2型糖尿病患者(A组、B组)均以罗格列酮(4 mg/d)干预治疗24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上述各指标,进行不同治疗时段对照研究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A1c、甘油三酯、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A1c、甘油三酯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CAM-1分别与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A1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呈负相关;A组sVCAM-1水平高于C组,B组sVCAM-1明显高于A组;罗格列酮干预后A组sVCAM-1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后sVCAM-1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罗格列酮对防治这类患者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及瑞格列奈单药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相胰岛素分泌功能(AIR)的影响。方法筛选2001—2004年上海10家市级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根据精氨酸刺激试验分为AIR正常组及AIR低下组,再进一步随机进入罗格列酮单药治疗亚组与瑞格列奈单药治疗亚组,每12周随访一次,总观察期限为48周。结果治疗后各亚组的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基线时明显降低(P0.05)。157例完成随访者研究结束时HbA1c达标率(6.5%)为63.0%。AIR正常组中,罗格列酮亚组的胰岛素原(PI)、PI/真胰岛素(TI)降低(P0.01),瑞格列奈亚组的TI显著增高(P0.05)。AIR低下组中,罗格列酮亚组的PI、PI/T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降低(P0.05),而精氨酸刺激的ΔTI/PG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P0.01)。瑞格列奈亚组TI及AUC升高(P0.01),但PI/TI下降(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AIR。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宁  王文汇  崔莹 《山东医药》2005,45(7):9-1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2型糖尿病、减少低血糖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对血糖控制不良,需要住院使用或调整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26例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12例)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14例) 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均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II组血糖控制时间显著少于MSII组(P<0.05),且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能较有效地控制黎明现象发生.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快速、安全、方便,是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胰岛素泵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降糖效果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新发的空腹血糖≥11.1 mmol/L,酮体阳性的6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组(CSII组)3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病率;标准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的胰岛素及C肽、空腹血浆胰岛素及Homaβ等.结果 C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病率上均优于MSII组(P<0.05).胰岛β细胞功能在治疗后获得显著改善(P<0.05).结论 对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纠正代谢紊乱、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治疗前用药情况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R组)与合用磺脲治疗组(B组),每组各40例。R组先行饮食及运动治疗,B组保持原药物剂量不变,然后两组均给予罗格列酮4mg,1次/d,空腹口服,共30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P2hBG);测糖化血红蛋白;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A)和胰岛素抵抗指数(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P2hBG、糖化血红蛋白、FINS水平及R值均较治疗前下降,A升高。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格列酮可单用或与磺脲类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分罗格列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3个月后.结果罗格列酮组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胆固醇下降不明显(P>0.05),甘油三酯、BMI、HbA1c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上升(P<0.01),IAI明显改善(P<0.01),舒张压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不失为治疗代谢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测定3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血清CRP水平,并与糖尿病相关代谢指标(FBG、BMI、WHR、HbA1c、SBP、DBP)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程、空腹血糖、BMI及WHR 呈正相关;糖尿病组CSII治疗2周后,血糖明显下降,CRP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存在严重胰岛素抵抗和分泌不足的血糖明显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使用CSII强化胰岛素治疗,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也使CRP水平明显下降,提示胰岛素本身的抗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蛋白激酶B(PKB)的表达变化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 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高脂+罗格列酮干预组(RSG),每组20只.应用清醒状态下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评价胰岛素抵抗,用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GLUT4和PKB的表达.结果 高脂组骨骼肌长链脂酰辅酶A(LCACoA)升高而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下降(P<0.01),骨骼肌GLUT4和PK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显著缓解高脂组上述变化(P<0.05,P<0.01).结论 罗格列酮上调高脂饮食老年大鼠骨骼肌GLUT4和PKB的表达,是改善老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CSII)组(20例)及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2小时餐后血糖(2hPG)、GLP-1及C肽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CSII组和MSII组治疗前后FPG、2h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GLP-1及C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FPG、2hPG、GLP-1及C肽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明显升高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GLP-1水平,在糖尿病早期,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还可以通过升高GLP-1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