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减少漏报,国家2004年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网络直报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系统运行2年多来,对提高疫情报告效率、增加疫情透明度起到了很好作用,但在直报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进而影响到传染病报告统计的准确性及病 相似文献
2.
3.
4.
及时准确的报告传染病疫情,能够为传染病的预警和应急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规划及评价规划措施效果提供准确的依据。自2004年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后,减少了传染病报告卡片因邮寄而丢失的现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发现率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沈阳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录入各类传染病网络直报卡片47135张(包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代输的传染病报告卡、经查重后删除的传染病报告卡)。现将该市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西省安福县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后的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探讨改进策略,以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的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方法 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调查方案(2006年)》,对安福县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实行网络直报后,安福县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率和及时率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95.33%和87.24%;但漏报情况仍然存在,漏报率为4.67%,其中,辅助科室漏报率高于门诊及住院科室;卡片填写的完整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0.19%和78.90%.结论 对传染病报告工作必须从加强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与疫情报告人员的培训、疾控机构的督查指导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目前网络直报模式下传染病发现的相关环节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传染病爆发的早期预警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6年3月份全国报告麻疹病例为例,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传染病病例从发病到诊断、诊断到填卡、填卡到报告、报告到审核几个环节的时间间隔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2006年全国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在传染病报告质量方面虽有所提高,但在报告卡的填写、报告、审核环节仍存在不及时现象,与传染病早期预警工作的有效开展还有很长的距离.结论 全国各个医疗机构在对传染病病例的就诊到被发现报告的及时性环节相差很大,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隐患之一,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检查指导,规范疫情报告程序等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家传染病的网络直报质量,完善疫情报告系统。方法从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选择影响传染病直报工作的评价指标,采用综合平均指数方法综合评价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结果通过对网络直报信息质量和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两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到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总体情况。结论2005年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乡镇卫生院网络覆盖面、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以及报告信息的关键指标完全一致率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疾控机构利用网络直报系统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的意义与实现方法方法文献综述、抽样调查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数据分析。结果直报系统是目前疾控机构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的最佳途径,但是2005年全国1365起传染病突发疫情中却仅有5.4%(74起)是利用直报系统发现的,部分省市的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大多数的疾控机构还并未意识到这一问题,也未系统地开展过此项工作。结论通过对网络直报系统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实现建立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质量的因素.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太原市2006年1~12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将报告卡导出为Excel格式,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及不同报告方式报告的传染病卡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太原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主要存在报告时间长、报告卡填写不完整、县(区)疾病控制机构审核不够及时等问题.影响报告质量的报告病种主要是乙肝、肺结核、细菌性痢疾.公休日影响报告的及时审核.结论 应尽快减少传染病报告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在网络直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规律,以便完善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方法将传染病的网络直报数整理复核后,以周一至周日为统计口径进行分析。结果2004和2005年的日报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报告趋势分为4个梯次:周一最高,周二、三、四、五其次,周六第三,周日最低。结论舟山市定海区的网络直报工作已基本成熟,周一至周六能很好地完成传染病动态监测,周日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福建省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及时报告方法,为今后网络直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FP数据库语言,编写专门的统计程序,用传染病报告卡中医生填卡日期与卡片生成时间之差,作为统计指标,结果分析福建省辖区医疗机构自200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6年间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共计1 163 546张,当日报告928 156张,当日报告率为79.77%,次日报告169 598张,平均及时报告率为94.35%。结论福建省各医疗单位自实现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及时报告率逐年提高,及时报告率存在地区差异、工作日高于双休日、乙类传染病低于甲类、丙类和其他传染病,疾控机构、卫生院低于综合医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工程。如何评价不同时空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需要寻求一种科学简便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采用TOPSIS法,对宜昌市2006年各县、市(以下简称A、B、C、D、E、F、G、H、I、J)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的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传染病漏报率和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4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TOPSIS法对10个地区4项指标进行的综合评价,所得1~10位由好到差的排序结果依次为B、D、G、E、A、F、C、I、H、J;采用秩和比法由好到差排序为B、D、I、G、C、A、F、E、J、H。结论人们对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的评价多以各种单项指标的高低分别排名,往往失去很多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总体情况。而TOPSIS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势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不同量纲的影响,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能定量反映不同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TOPSIS法借助秩和比法进一歩扩展后,将定性与定量融为一体,使评判结果更为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江苏省2006 - 2009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
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2006 - 2009年法定传染病的监测数据,分析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重卡率、县(区)零缺报率和综合指数(率)等指标,并运用SAS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006 - 2009年,江苏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卡843 046张,其中65.79%的传染病报告卡来自医院。4年间江苏省未及时报告卡总数11 597张;未及时报告率为1.38%;未及时审核卡总数为873张,未及时审核率为0.10%;累计重卡总数为58张,传染病重复报告率为6.88/10万;累计零缺报县(区)总数为6家,平均县(区)零缺报率为1.33%;综合指数率0.70%。2006 - 2009年传染病诊断到审核时间逐年缩短,平均为0.49 d;与2006年相比,2009年传染病诊断到报告时间缩短了0.24 d(0.63~0.39 d),报告到审核时间缩短了7.20 min(40.32~33.12 min),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上升。
结论 2006 - 2009年江苏省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但报告质量存在不平衡性,苏南地区整体报告质量较高,苏中地区较差,需进一步加强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管理和监管力度,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黑龙江省1991-2011年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为政府制定防控规划及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 方法 对1991-2011年全省报告的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数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对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的趋势分析和网络报告质量的综合分析,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总体情况为1991-2011年近21年,黑龙江省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03.35/10万~274.39/10万之间。2004年实行网络直报后,2004年与2003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37.61%,2003-2011年连续9年肺结核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分别居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第1位与第2位,死亡率波动在0.34/10万~1/10万之间;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到省疾病控制中心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时间由原来的21 d缩短到不足0.16 d。 结论 1991-2011年黑龙江省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不断提高,网络直报极大地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快捷性,为及时发现和处置传染病疫情,有效控制其流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广东省HIV/AIDS网络直报数据库中≥50岁年龄段人群的特征。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艾滋病专报系统中下载广东省艾滋病网络直报的数据库(截至日期2009年8月31日),对数据采用SPSS进行分析。结果已报告的HIV/AIDS病例中,≥50岁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2.9%上升到2009年的10.4%;异性传播是≥50岁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结论应进一步研究导致老年人HIV感染的因素;在下一步的干预工作中,应针对老年人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其安全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为进一步加强报告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整理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个案数据库,应用各项质量评价指标完成评价。采用结构化查询语句进行数据查询与分析。
结果 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综合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全国未及时报告率、未及时审核率和重卡率为3.04%、0.64%和0.01%,较2005年分别下降89.76%、92.90%和91.67%。中部地区报告质量提升明显,西部地区报告质量较差。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审核及时性逐年提高,2008年分别为0.57 d和43 min。传染病病例报告完整率达94.53%。
结论 中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是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石,2005 - 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相对稳定并逐年提高。但各地仍需通过定期开展督查与评价、保障运维经费、加强人员培训等措施与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尤其对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我国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和管理情况,了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提供依据。评估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水平是否达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为十二五终期评估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9个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现场调查。结果 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为91.87%(95%可信区间90.57%~93.05%),总体上,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其中省级医院最低。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的组织体系、支持体系日趋完善,卫生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中仍存在待改进的问题。结论 指导医院改造和完善电子病历系统,使之达到符合传染病监测数据采集与交换标准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重塑或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从医生工作站的诊断信息直通到网络直报系统是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的最优路径,而系统的良性运转要依赖于管理,为此基于电子病历系统下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流程、业务规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与报告质量现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9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下同)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与报告质量现状,发现传染病报告各环节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与报告质量现状进行评估。
结果 本次共调查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59家,数据利用率100%。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CDC和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管理模式渐趋完善,包括经费保障、监督检查与评估、规范诊疗登记、数据利用与信息发布、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总体东中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全国医院抽样传染病总漏报率为5.47%,网络报告及时率、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以及纸质卡与网报卡内容填写一致率分别为94.84%、89.36%和70.23%,省级或省会医疗机构报告质量较差,东中部地区报告质量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结论 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更加规范,报告质量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卫生部门要继续加强对传染病网络报告的管理,特别是省级或省会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状况,评价锦州市2006-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 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锦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库资料,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范为依据,按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不同职责,对直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锦州市网络报告率由2006年的26.96%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100%;未及时报告率由2006年的30.20%下降至2010年的0.17%;未及时审核率由2006年的5.72%下降至2010年的0.04%;重卡率由2006年的0.06%下降至2010年的无重卡。 结论 锦州市2006-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但是未及时报告、未及时审核和漏报情况仍然存在,提示仍有必要加强对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了解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查找传染病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全区150家医疗机构开展漏报调查。结果共抽查全区医疗机构1-10月乙、丙类传染病14种541例,总漏报率为13.68%、迟报率为3.64%、报卡完整率为90.02%、准确率为94.46%及两卡一致率为90.91%。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乙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H1N1流感、麻疹及包虫病未发现漏报,未分型肝炎、风疹、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菌痢及肺结核等是漏报率较高的病种,风疹是迟报最多的病种。乡镇卫生院是传染病报告质量最高的医疗机构,村卫生所最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部及化验室漏报、迟报程度不同。绝大多数的漏报、迟报是由临床医生造成的。结论 2009年张掖市甘州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较前几年有较大提高,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认真落实制度和措施,加强督导和培训是提高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