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咽鼓管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经鼻内镜咽鼓管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92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2例(102耳),其中男性60例,女性32例;年龄20~75岁,平均(51.3±1.0)岁;放疗后3个月至8年就诊。  相似文献   

2.
经咽鼓管导管吹张给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1998年4月~2001年6月,经咽鼓管导管吹张并注入1%呋麻液或地塞米松液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9年10月~2002年6月我科用耳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4例,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咽鼓管吹张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可以提高听力,降低后续手术治疗概率.具体方法是通过鼻咽部主动或被动加压,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气压.咽鼓管吹张分为主动吹张和被动吹张,其中主动吹张包括捏鼻鼓气(瓦尔萨尔法)、波利策法;被动吹张包括导管法、电动加压泵法等.本文对咽鼓管吹张在OM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5.
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加药物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是以中耳积液和耳鸣、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因为它常造成患者听力的严重损失,多年来一直是临床科研的研究对象,但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复杂,至今治疗方法主要仍以改善中耳腔通气状况为主。  相似文献   

6.
我科采用视屏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2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2例(95耳),其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6~75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鼻内给药对豚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奠定基础。方法豚鼠鼓室内注射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建立豚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听力下降、中耳积液)。50只豚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A组),40只中31只双耳造模成功,随机分为造模组(B组)10只;生理盐水组(C组)10只;肺表面活性物质组(PS组,D组)11只。观察各组鼓膜形态,记录声导抗鼓室图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组鼓膜透亮,光锥形态正常;鼓室图A型;ABR阈值为(14.1±4.8)dBHL。B组鼓膜浑浊,光锥消失,鼓室积液;鼓室图为B型或C型;ABR阈值提高至(51.2±6.3)dBHL,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鼓室积液无明显变化,鼓膜浑浊;ABR阈值为(52.8±7.1)dBHL,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7d后,D组鼓室积液减少或消失;鼓室负压降低;ABR阈值降至(27.4±8.8)dBHL,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给药可以显著降低分泌性中耳炎豚鼠的中耳负压和ABR阈值。  相似文献   

9.
我科采用咽鼓管吹张加注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治疗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92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我科收治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92例(177耳),其中男性45例、女性47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病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不伴有鼓室和乳突急性化脓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为特征,是小儿常见致聋原因之一。本科对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注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12例;年龄3~70岁,儿童183例,10岁以下儿童141例;病程1d至2个月。右耳112例,左耳116例,其中8例为双耳同时发病。  相似文献   

11.
例1,女,9岁.发热,双侧耳下部肿大5天,右耳内堵塞感及听力减退1天,于1998年12月25日来我科就诊.检查:体温38.7℃,心肺正常.二侧以耳垂为中心腮腺肿大,边缘不清,表面皮肤发亮紧张,不红,按之有弹性感及压痛,腮腺管口红肿.咽粘膜弥漫性充血,腭弓、悬雍垂水肿,鼻咽部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鼻甲充血肿胀,总鼻道有清水样涕.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常应用减充血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以及手术等西医药治疗,但效果不很理想,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我科2002-2007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98例,疗效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Goode-T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造成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我科从2004年5月开始在显微镜下用Goode-T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鼓膜双孔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鼓膜穿刺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用方法。我科门诊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鼓膜双孔穿刺的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沐舒坦是肺科常用祛痰排痰药,但近几年来,耳鼻喉科也逐渐广泛应用.我们用沐舒坦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鼓室内注射不同药物和鼓膜置管引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和盐酸氨溴索15mg;B组: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40mg和盐酸氨溴索15 mg;C组:鼓室置管引流.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与A组比较,B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骨导听阈的改善:B组、C组明显优于A组(P<0.05).A组、B组的耳漏、化脓性中耳炎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鼓室内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并发症少.(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153-155)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鼻内镜鼻窦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9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在放疗后6个月至9年进行.随访12~3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56例(57.1%),好转33例(33.7%),无效9例(9.2%),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例数)为90.8%.随访期间无鼻咽癌复发.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术中严格控制创伤范围,保留可用黏膜,术后恰当的综合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庆娟  郭毅 《深圳医学》1999,12(4):63-64
  相似文献   

19.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本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因绝大多数儿童不合作,无法在门诊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给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带来比较大的困难。现对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月于门诊收治的10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用超短波电疗仪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分析其手术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 显微镜下采用鼓膜置管器械对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45例(60耳)诊断明确且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60耳中,治愈40耳(66.7%),好转15耳(25.0%),无效5耳,总有效率为91.7%.术后3~6个月取管36耳,6个月后取管16耳,自动脱管5耳,3耳引流管陷入鼓室.取管或脱管后2~3周鼓膜穿孔自行愈合.术后无一耳发生感染.结论 鼓膜置管术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切实有效的方法,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并作综合治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364-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