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佳音  高忠礼  王金成 《吉林医学》2006,27(3):277-278,280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80年9月 ̄2004年6月我科行人工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232例(258髋),其中单纯头置换5髋,双极头43髋,全髋置换210髋,采用北京普鲁斯公司、Landos、LINK及Zimmer假体,术后随访1~11年,平均5.6年。比较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放射学等分析,评估股骨头坏死人工关节置换术各型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成组设计秩和检验单纯头、双极头、全髋术后5、10年随访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要逊于全髋置换术,单纯头置换疗效较差。比较人工髋关节术后5、10年随访翻修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髋置换术明显优于单纯头、双极头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佳。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要逊于全髋置换术,单纯头置换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获得1.5~5年随访(平均3年2个月)。结果全髋关节置换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8.1%,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临床效果好,可以尽快恢复患者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李远景  张德  丘宏伟  黄耀斌  汪璟  黄秀娟  黄健 《广东医学》2012,33(20):3129-313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常规方法和术中联合调整前倾角方法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方法 对照组为18例(21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观察组22例(2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联合调整髋臼杯前倾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手术.结果 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人工关节前脱位,观察组所有患者无关节脱位.结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颈前倾角一般较大,全髋关节置换时联合调整髋臼杯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术中减小髋臼杯前倾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能有效预防人工关节前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根据置换的部位及假体的限制程度分为髁型膝关节置换术和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术。髁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即膝关节表面置换,可分为单髁型人工膝关节和双髁型人工膝关节。1968年开始应用半髁关节置换。目前,髁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10年随访结果近90%的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人工假体置换术在治疗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附7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在恶性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全组78例,假体置换前33例经肢体动静脉插管体外循环加温灌注化疗,20例埋入泵管装置后计划给药化疗,其余25例单纯作人工假体置换。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预制人工关节,作瘤段切除后,分别行股骨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胫骨膝关节、全股骨髋膝关节、肱骨肩关节、肱骨肘关节及人工椎体置换。术后35例采用顺铂、阿霉素化疗。结果:切口I期愈合75例,感染1例,非感染性切口延迟愈合2例。获随访68例,平均5.5年(2个月至11年)。随访期超2年以上的48例,死亡9例(其中肺转移死亡6例);带转移瘤生成3例;3例肿瘤局部复发截肢。本组假体置换近期成功率为100%。参照Enneking的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本组优36例,良23例,可9例,差10例。结论:肿瘤性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快、近期并发症少,是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人工关节置换在发展性髋发育不良骨关节炎中的应用对策。方法对86例93髋上述病变患者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73例80髋使用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13例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明显患者使用骨水泥柄人工全髋关节。结果术后随访6~73个月,平均49个月。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评价:非常满意63例,满意23例。术后X线照片显示髋臼假体与股骨柄及假体与周围骨质匹配良好。结论人工关节置换对晚期发展性髋臼发育不良骨关节炎目前仍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假体和进行合理的安装才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就预防及处理方法做一简单阐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1996年1月-2003年4月对55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感染病例进行随访分析,共5例出现关节感染,其中髋关节2例,膝关节2例,肩关节1例,3例为深部感染,2例为浅部感染。发生率为0.9%。对感染病例采用了静滴抗生素、清创引流、抗生素链植入、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假体取出、关节融合等方法。结果2例浅部(1髋1膝)感染患经清创和使用抗生素后,控制感染,假体得以保存。1例膝关节感染经假体取出抗生素骨水泥链使用后,行关节融合,创面逐渐愈合,感染得到控制。一例肩关节患行假体取出,抗生素链植入,感染控制,但未再行假体置换,关节功能欠佳。另一例全髋置换感染患为肾衰、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于术后20个月因反复出现贫血,长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灾难性并发症。应注意抗生素骨水泥的使用和假体取出的时机,对发生的浅部感染,可仅行清创,对深部感染应早期假体取出,选择性Ⅰ期或Ⅱ期假体置换,将使人工关节手术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髋置换与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68例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采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89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79例。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组[(66.4±10.0)min vs(85.3±14.6)min]、[(361.8±78.8)mL vs(550.9±149.7)mL]、[(292.7±103.5)mL vs(400.4±99.8)mL](P<0.05);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组要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z=-8.96,P<0.05)。结论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要求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要高,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预期活动能力来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采用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 ,用工程学的方法模似人体髋、膝、肘、踝、肩等关节 ,置换被疾病、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 ,用来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功能。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 ,术后并发症较多 ,需加强围手术期及康复训练护理 ,尽可能避免、减少并发症发生 ,以改善假体关节功能。我科 1999年以来收治7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经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及康复锻炼 ,均获早期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 1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46~ 6 8岁。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4例 ,类风湿性关…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8年Willess首次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到临床后,该术式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髋假体材料得到不断发展,假体形态不断改善,置换手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笔者对人工全髋置换术(THR)中不同假体材料的使用、置换技术及固定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翻修性全髋关节置换术29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翻修前手术种类:全髋置换10例,双杯型髋置换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翻修前的人工关节使用时间0—13年,正常使用时间<1年13例,1—4年7例,5—9年6例,≥10年3例。翻修原因:假体松动12例,假体位置不良7例(5例为他院转治),髋臼磨损8例,股骨近段骨折1例,假体柄折断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经验教训。方法 选择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48例,平均随访5年,回顾性分析手术措施及并发症,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教训。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结果 48例患者均进入随访结果分析,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平均91分。其中3例股骨头置换由于假体松动疼痛行全髋置换翻修术。2例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翻修,1例感染疼痛清创旷置翻修。结论 适应症和假体的选择,围手术期的治疗、并发症的防治及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髋关节置换术公认是髋关节重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1995年1月至2000年9月,我们对20例患者的21个髋关节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13例13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7例8髋为全髋关节置换.均获得追踪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杨丽娜 《当代医学》2010,16(9):136-13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既能解除病髋疼痛,又能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是目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最有效的方法。随着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假体设计的改进及外科手术的完善,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髋关节假体的固定有传统的骨水泥固定技术和现代的非骨水泥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明显增加.在发达国家每年仅髋、膝关节置换的数量就超过50万人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重建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把已经损坏的髋部的致痛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所取代,就称为髋关节置换,此关节代用品称之为假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0年来人工关节技术的演变、假体改进、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指征及关键技术的运用技巧。结果:随着假体材料的不断改进、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规范化的操作与管理,关节置换手术已成为治疗严重髋、膝疾患的临床常用手术。结论:我院骨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至今愈1100例患者接受了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关节外科技术在我院骨科得到不断发展及改进。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关节是骨科领域在20世纪取得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假体尤其是解剖型假体大多是模仿人膝关节几何外型尺寸(尤其是股骨髁部分),并参考假体植入后的运动及稳定性等设计,因此,研究膝关节几何外形尺寸对人工膝关节设计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人工膝关节假体稳定性的实现与相关技术及膝关节骨几何形态等方面加以综述,为国产人工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继发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吕厚山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总发生率为47.1%。其中人工全膝置换为53.8%,人工全髋置换为40.0%。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发展。寻找一种有效的、个性化的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是当前骨科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 lasty,THA)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 lasty,TKA)后的常见并发症。人工关节置换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严重髋、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术方法而广泛开展。DVT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一直是影响人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