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霍乱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危及生命,对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影响,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1 霍乱的流行概况 1.1 全球流行情况 霍乱从1817至1923年的百余年中,先后发生了六次世界性  相似文献   

2.
2006年郴州市市场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文  刘晓峰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222-1222
霍乱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等特点.近年来,我国霍乱疫情以食源性为主.为掌握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分析其菌型特征,为制定霍乱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部署,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年6~10月进行市场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3.
在夏季,异常活跃的病菌黑名单中,霍乱是肯定少不了的。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因其发病猛、传播快、影响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必须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将其列为应实施“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正>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解放前,我国的霍乱主要由O1群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我国广东省首次出现El Tor生物型霍乱流行[1],1993年,在新疆局部地区发生O139血清霍乱[2]。上海市宝山区从1962年开始流行霍乱,当年本地人口病例数59人,发病率为12/1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南昌市1998—2007年霍乱、甲肝、菌痢、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和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病季节性规律。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的季节性,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发生的高峰时间分布。结果霍乱有严格的季节性,乙脑有很强的季节性,菌痢和狂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甲肝和出血热的季节性较差;以上疾病均存在高峰发病日;其中霍乱高峰发病月日是8月3日,乙脑为7月8日,95%可信时区分别为6月12日~8月24日和4月24日~9月21日。结论在疾病的高峰发病时间段,应加强卫生宣传和疾病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霍乱新菌株──O_(139)流行状况和研究进展湖北省卫生防疫站郑连光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流行是1992年在印度证实的。其发病与O1型霍乱相比,有较高的罹患率和相对低的死亡率,仍具备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在临床及流行病学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南昌市1998-2007年霍乱、甲肝、菌痢、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和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病季节性规律。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的季节性,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发生的高峰时间分布。结果霍乱有严格的季节性,乙脑有很强的季节性,菌痢和狂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甲肝和出血热的季节性较差;以上疾病均存在高峰发病日;其中霍乱高峰发病月日是8月3日,乙脑为7月8日,95%可信时区分别为6月12日~8月24日和4月24日~9月21日。结论在疾病的高峰发病时间段,应加强卫生宣传和疾病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专家预测,2006年全国霍乱发病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疫情形势仍十分严峻,5~10月为霍乱危险期。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以反复腹泻、呕吐为特点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快,传播快,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需进行严密隔离。霍乱的传染途径霍乱有多种的传播途径,包括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及经苍蝇传播等,水与食物传播有因果关系。四种传播途径都是由粪便污染外环境后,再经口传入,是典型的病从口入(即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所以,切断以上传播途径就可以防止霍乱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张树波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5):I0001-I0004
印度恒河三角洲自古以来是霍乱地方性流行区。19世纪初,由于交通日趋发展,人员、货物等交流逐渐频繁,霍乱也随之向外扩散,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从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先后发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在大流行的间歇期,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常有霍乱的发生或流行。由于霍乱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传播快的特征,因而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烈性肠道传染病。1883年Koch在霍乱第5次世界性大流行期间分离到霍乱的病原体霍乱弧菌,这种霍乱病原菌后来被称为古典型霍乱弧菌。1884年,Ferran首次以“减毒”的霍乱弧菌肉汤培养物制备疫苗,在正在发生霍乱流行的西班牙对大约3万人进行胃肠道外接种,以图保护人群。但这种疫苗常引起严重的反应。19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研制了用酚或热灭活的全菌体霍乱疫苗,以胃肠道外的途径接种,用于霍乱流行的控制和预防。埃尔托霍乱原局限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1961年5月往外扩散,从而导致第7次霍乱世界大流行。鉴于埃尔托霍乱弧菌和引起前6次大流行的古典型霍乱弧菌的抗原结构、致病机理和临床症状大致相同,因此也广泛使用长期以来用于古典型霍乱预防的全菌灭活疫苗,以胃肠道外的途径对人群进行免疫接种,用于埃尔托霍乱的预防。随后许多学者对霍乱免疫、疫苗的保护效果及新型疫苗的研制等作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综述有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水源性传染病是一类经水传播的疾病,主要有痢疾、伤寒、霍乱及病毒性肝炎等。为制定新世纪水源性传染病防治方案及环境卫生工作目标提供依据,本文分析了吴江市1991—1999年水源性传染病与环境因素的关系。1 资料来源1.1 1991—1999年吴江市水源性疾病发病情况、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11.
霍乱 (Cho1era)是由O1血清群和O13 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快、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危及生命 ,对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影响 ,被列为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近年来食源性传播已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随着O13 9群霍乱弧菌的快速传播 ,有专家预测可能引发第八次世界大流行。川中某地区近几年发生了数起霍乱疫情 ,经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专家的辛勤工作 ,本着“早、小、严、实”的原则 ,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 ,均未出现第二代病人 ,疫情范围一次比一次小甚至只有单…  相似文献   

12.
黄峥  胡培玉  张岭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11):539-540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和检疫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霍乱是由O1群霍乱弧菌或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1]。奉新县自1957年成立防疫大队有记录以来,到本次疫情发生的56年间,无霍乱疫情报告。这次霍乱疫情也是江西省从2009年以来的首次报告发病[2]。1对象与方法1.1病例发现与报告患者,男,62岁,农民,无外出史,2013年6月28日凌晨2:00左右出现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主要传染病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福州地区气温、气湿、降水量、日照、气压等气象因素对传染病消长的影响。方法 :根据 1 993~ 2 0 0 2年福州市传染病资料和同期的气温、气湿降水量等气象资料 ,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月平均相对湿度对甲肝和肺结核发病 ,月总降雨量对麻疹发病具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 ;月平均相对湿度对麻疹、伤寒发病 ,月平均气温对霍乱、伤寒、菌痢发病 ,月平均气压对霍乱、伤寒、菌痢、肺结核发病 ,月总降雨量对伤寒、菌痢发病 ,月总日照时数对霍乱、菌痢、伤寒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P <0 0 1 )。多因素分析表明 :月平均相对湿度、气温 ,总日照时数对甲肝发病 ,月平均气温对霍乱发病 ,月平均相对湿度对麻疹和肺结核发病 ,月平均气压对伤寒发病 ,月平均气温、总日照时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P <0 0 1 )。结论 :在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 ,气象因素是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5.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霍乱属于检疫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为特征,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发病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霍乱疫情连续三年明显下降,达到历史低发水平。但是监测资料显示,去年以来我国霍乱流行特点正在不断发生变化,2005年全国霍乱疫情呈现出发病月份提前(1月份发生首发疫情),以聚集性爆发为主、菌型(群)单一(血清学分型全部为0139群)等特点。此外,部分地区还先后发生多起痢疾、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方黎剑  董懿德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61-1562
2005年8-11月,我市200人感染霍乱,其中有7所大中专院校的13名师生感染霍乱。为防止霍乱在校园内大规模扩散、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我市卫生监督机构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与疾病控制机构密切配合,有效地制止了霍乱的传播,确保在校园内不发生二代感染。现将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也是当今国际检疫的3种甲类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四川西昌市1987年发生首例传入性健康带菌者,1998至2001年116例发病(均为O1群),死亡9例;2002至2004年采取综合干预后无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9.
霍乱是由O1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它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是《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疫情自1994年在我县局部地区爆发以来,2000年又曾经发现1例,实验室检测均为O1群。  相似文献   

20.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是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能引起大流行为特征的甲类传染病 ,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典型的发病急骤 ,以剧烈的腹泻、呕吐、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 ,甚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为临床特征。病人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病人在病期中可连续排菌5~14d。经水传播是最主要途径 ,常呈暴发流行。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可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 ,但维持时间仅1~几个月 ,仍有再感染可能。夏秋季为流行季节。霍乱具有地方性及流行扩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