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图 (EEG)对病毒性脑炎提供的诊断依据、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及评判药物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84例病毒性脑炎的EEG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对照CT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84例中 68例EEG异常 ,早期敏感性为 81%。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EEG早期敏感性高 ,对诊断有指导作用 ,可作为判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提供诊断依据和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疗效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对42例HSE的EEG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中37例EEG异常,早期敏感性为82%。结论HSE之EEG早期敏感性高,对诊断有指导作用,可作为推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分析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价值以及脑电图结合脑脊液、头颅CT及临床资料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治愈的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腰穿结果 (脑压、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检查 )、头颅CT以及复查的腰穿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8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住院 2 4h内的脑电图异常 77例 ,其中 9例腰穿正常 ;同期腰穿异常结果中以脑压增高例数最多 ( 68例 ) ,其EEG均不正常。EEG和腰穿的检出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7 11,P <0 0 1) ;头颅CT异常 3 2例。 84例CSF的糖和氯化物初查及复查均正常。临床症状以头痛 ( 82例 )、发热 ( 76例 )最常见。结论 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协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以发热头痛为主症而且脑电图异常 ,结合CSF的压力、细胞数、蛋白的增高、氯化物正常、糖正常或偶有轻度增高及典型病史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婴幼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与脑电图关系.方法 对42例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EEG)、检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EEG异常40例,异常率95.2%,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有的出现(NFDCC)样放电;脑脊液异常者,EEG均异常.治疗后EEG异常率大为减少(40.5%),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EG异常程度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平行关系.结论 EEG改变与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与脑脊液异常具有一定相关性.EEG对协助婴幼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及早期诊断、疗效观察,了解脑功能状况、跟踪随访、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对4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43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31例为EEG异常,异常率为72.1%.其中,轻度异常13例(41.9%),中度异常11例(35.5%),重度异常7例(22.6%).治疗1个月后,13例轻度异常EEG全部恢复正常;18例中、重度EEG异常者,有13例复查EEG,其中恢复正常11例,轻度异常和中度异常各1例.结论 EEG作为一种实验室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估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方法: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脑电图、头颅CT。结果: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脑电图、脑CT可协助早期诊断。结论:脑电图、脑CT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阶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我院儿科2013-01—2015-12收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119例,结合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检查、头颅CT、头颅MRI、脑电图(EEG)等相关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1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控制体温、镇静止惊、降颅压、吸氧、营养脑细胞、纠正电解质紊乱及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总有效116例(97.5%),3例(2.5%)继发癫痫或智力减退。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医生及早明确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导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除有神经症状,还常有严重的精神紊乱。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精神症状的出现率高达81%,部分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常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1-2]。通过分析我院34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以期对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CT、MRI和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CT、MRI和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统计CT、MRI和EEG阳性率检查结果。结果137例全部检测分析。(1)CT的检出阳性率16、8%,MRI为76.4%,EEG为85.12%;(2)MRI与CT比较,两者检出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65.56,P〈0.005),EEG与CT比较栓出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81.55,P〈0.005);EEG与MRI比较检出阳性率无差异(x^2=0.34,P〉0.05)。结论MRI和EEG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较大,病毒性脑炎做CT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脑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病毒性脑炎大多于2~3周完全恢复.脑脊液检查、头颅MRI、脑电图(EEG)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诊断.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合用激素、干扰素、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疗效好.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病程呈自限性.确诊主要靠脑脊液检查.激素、干扰素、IVI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18例HS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HSE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有异常表现,少数脑脊液病毒学检查阴性。结论HSE的诊断应以临床症状为主,同时结合脑电图(EEG)、脑脊液病毒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EEG有利于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治疗应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结合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CSF)对诊断、病情观察、疗效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年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并且资料比较完整的92份病例就其脑脊液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SF的改变可以反映脑损害的范围及程度。CSF改变特点随着病情的好转,CSF的异常改变也随之好转,阳性率下降。结论:CSF检查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对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尤其是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能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但其方法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EEG诊断及对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临床确诊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患儿EEG的改变。结果本组EEG正常2.9%,异常率97.1%,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部分出现阵发性尖(棘)波或尖(棘)-慢波。结论 EEG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诊断标准之一及判断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严重程度的价值指标;EEG的动态监测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临床判断病情转归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脑炎生物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急性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降低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拟就病毒性脑炎的生物学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以发热、头痛、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 necrosis syndrome,ARN)是病毒性脑炎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严重者失明。病毒性脑炎早期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常常掩盖眼部症状。近期我科收治了2例病毒性脑炎合并ARN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42岁,因"间断性头痛10 d,发热1 w,发作性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儿童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20例,细菌性脑膜炎2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按临床评分分为重症组及轻症组。选取2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测定脑脊液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后SOD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且SO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儿SOD水平较轻症患儿降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且MDA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儿MDA水平较轻症患儿增高。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SOD、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存在氧化应激,脑脊液SOD与MDA水平有助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脑电图(EEG)与临床及CT之间的关系,将临床确诊的62例病脑患者进行EEG与CT检查,对其EEG异常的阳性率、异常程度与病程、临床表现、CT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发病10天以内EEG中、重度异常39倒(78%),与10天以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EET可表现为三种形式:以弥漫性异常为主(51.5%);弥漫性异常伴局灶慢波(32.3%);局灶性异常(16.2%)。EEG与CT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提示:EEG检查对病脑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动态观察病情、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CT不能取代EEG。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脑炎病原学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通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小儿病毒性脑炎 178例脑脊液中的病毒 ,探讨目前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全部病人在疾病的急性期留取脑脊液 1ml用 PCR法一并检测单纯疱疹病毒 (HSV)、ECHO病毒 (EV)、 Coxackie病毒 (CV) ,3ml送常规与生化检测。监测脑电图、头颅 CT,仔细观察临床特征等其他情况。结果 :1178例患儿中阳性 133例 (74.5 % )阴性者 45例 (2 5 .2 % )。 2阳性者脑脊液异常出现情况 HSV、CV、EV无差异 P>0 .0 5 ;头颅 CT的异常与 EEG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 P值均 <0 .0 1。 3临床情况 HSV、CV、EV三种脑炎在发烧 ,惊厥 ,偏瘫和肌肉麻痹方面无差异 P>0 .0 5 ,在意识 ,精神障碍 ,共济失调 ,皮疹 ,肌肉痉挛 ,口角或咽峡疱疹显现情况有显著差异 P<0 .0 1。结论 :1HSV、 CV和 EV是目前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肠道病毒感染占有重要位置 ;2 HSV脑炎临床症状重 ,复杂 ,精神异常较为突出 ,症状持续时间也较长。CV脑炎较易出现肌肉痉挛和咽峡粘膜疱疹。EV脑炎较易见到共济失调和皮疹。 3头 CT和 EEG的异常以 HSV脑炎表现较重、出现率为多 ,其次是 CV、而EV居后。其 HSV之头 CT异常更富局灶性且以额叶、颞叶较多。 4EEG异常率本组病人达 10 0 %故 EEG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抗NMADR脑炎抗体滴度测定的临床意义,观察抗体滴度与病情危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研究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32例确诊的抗NMADR脑炎患儿,给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脑电图(EEG)和头颅磁共振(MRI)等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儿童抗NMDAR脑炎多以精神行为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起病,早期不易识别。病情高峰期进展较快。需要及早进行MRI、EEG、血清及脑脊液(CSF)抗体检测,尽早明确诊断及免疫治疗,抗体阳性组与抗体强阳性组比较,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NMDAR脑炎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抗NMDA受体抗体的滴度水平高低有相关性,抗体滴度越高,疾病越严重。抗体的反复升高,是病情复发高危因素。抗体滴度是抗NMDA脑炎重要观察指标,对诊断及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和EEG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的表现。方法:对25例HSE患者通过汇总分析发现临床与EEG的变化。结果:HSE患者病前多有上感样症状,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精神症状和癫痫发作为其主要表现。结论:EEG在病程中有明显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