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术后即刻丝裂霉素(MMC)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疗效。方法 112例行TUR-Bt术的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行TUR-Bt术后1周给予MMC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治疗组56例:TUR-Bt术中经尿道行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术后再即刻行MMC膀胱灌注化疗,术后1周再给予MMC常规膀胱灌注化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3、6、12、18、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3、6、12、18、24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术中膀胱黏膜下注射盐酸氮芥、术后即刻行MMC膀胱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膀胱癌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高危非肌层性浸润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90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采用吉西他滨(治疗组)和吡柔比星(对照组)膀胱灌注。术后定期行膀胱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随访期间有7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5.5%;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有16例复发,总复发率为3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9例,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URBt术后膀胱灌注吉西他滨预防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是较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汽化电切膀胱肿瘤术后行肿瘤周围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吡柔比星(THP)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膀胱肿瘤,经尿道汽化电切肿瘤术后行肿瘤周围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TH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5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5年,平均3年10个月。术后1年复发率5.88%(3/51),2年复发率11.76%(6/51),3年复发率19.61%(8/51)。结论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行黏膜下定期浸润注射THP,方法简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和单次膀胱灌注预防线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浅表性膀胱癌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中30mg表阿毒素(1mg/ml)多中心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术后6h内单次膀胱灌注表阿霉素80mg[结果]术后早期膀胱刺激症状5例(8.8%),白细胞下降6例(10.5%),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无显著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7例随访3年,3年复发率25.5%。[结论]术中多中心表阿霉素膀胱黏膜下浸润注射结合单次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良好,操作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5.
定期粘膜下注射5-氟脲嘧啶预防膀胱癌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术后预防肿瘤复发是治疗的重要部分,膀胱内灌注抗癌药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国内先后进行了噻替哌膀胱粘膜下注射的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本文从1991年3月开始为1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定期膀胱粘膜下注射5-FU治...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中初发者70%~80%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肿瘤切除可以治愈,但术后复发率可达50%~75% [1].膀胱内灌注治疗是目前预防非肌层浸润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且灌注采用的药物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7.
徐欢  曹明  陈海戈  薛蔚 《肿瘤》2008,28(10)
目的: 比较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即刻单次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与术后2周开始多次灌注方案对预防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6月162例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被随机分为2组:术后即刻单次灌注组(RG组)80例,术后2周起多次定期灌药组(CG组)82例,比较2组肿瘤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共6例失随访,有效随访病例2组各78例,随访期24~48个月.RG组20例肿瘤复发、CG组14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G组中病理级别较高的G 2、G 3级肿瘤复发率42.5%(17/40),CG组中G 2、G 3复发率20.9%(9/43),多次灌药组复发率低于术后即刻单次灌药组.结论:与术后2周开始多次定期灌药化疗相比,术后即刻单次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的总体效果可能相似.但对于病理级别较高的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G2和G3),多次灌药也许可更好地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膀胱肿瘤单纯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5年复发率可达60%.90%,目前一般均采用术后辅以膀胱内药物化疗或免疫治疗以预防术后复发,疗效仍不理想,且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我们从92年底开始应用自体LAK细胞合并入天然白细胞介素Ⅱ(nIL2)行膀胱粘膜下注射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α-2b干扰素联合顺铂膀胱粘膜下注射及术后膀胱灌注对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106例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56例,采用术前60~90min行膀胱内灌注顺铂50mg,术中用α-2b干扰素300万U加顺铂30mg,生理盐水稀释60ml~80ml行瘤体周围粘膜下广泛注射,并于术后应用两药联合灌注(α-2b干扰素300万U+顺铂50mg).B组50例仅用顺铂,方法和剂量同A组.结果101例获得随访5~10年,平均7年.A组和B组存活率分别为73.5%(36/53)和67.4%(31/48),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复发率和无瘤存活率分别为26.5%(13/53)和62.3%(33/53)及45.8%和41.7%(20/48),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α-2b干扰素加顺铂粘膜下注射及术后灌注可有效的预防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降低复发率、延迟复发时间,效果优于单用顺铂或干扰素,两药联合有相加和合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组给予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血尿、吸烟、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独立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可能是影响膀胱肿瘤复发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多发、T1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水飞蓟宾联合吡柔比星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口服水飞蓟宾胶囊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膀胱癌中p16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p16和cyclinD1蛋白在 8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 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的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中阳性率为 10 0 % ,膀胱癌为 4 0 2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膀胱癌组织cyclinD1蛋白阳性率 (6 7 1% )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 (2 0 0 % ) ,P <0 0 0 5。随着膀胱癌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 ,p16表达显著减少 ,而cyclinD1表达阳性率增高。cyclinD1蛋白表达阳性率在未复发组低于复发组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2 5。结论 :p16的缺失表达和cyclinD1的过表达均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cyclinD1的过表达还与膀胱癌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上尿路肿瘤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尿路肿瘤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上尿路肿瘤76例进行总结。结果:术后膀胱癌再发率36%(27/76),70%(19/27)发生于术后2年。多器官性肿瘤者的再发率69%(11/16)高于单发肿瘤者的27%(16/60)。输尿管下段肿瘤者的再发率50%(8/16)高于肾盂输尿管上段者的18%(8/44)。Ⅱ-Ⅲ级、T3者再发率高。未切除患侧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的再发率49%(21/43),高于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的18%(6/33)。结论:上尿路肿瘤的部位、多器官性、病理分级、分期是术后膀胱癌再发的危险因素,切除输尿管口周围膀胱壁是防止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评估尿脱落细胞中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在膀胱癌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60份膀胱癌术后随访尿液标本及20份正常对照标本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分析参数包括有无血尿、肿瘤数目、大小、WHO分级及5个微卫星位点标志物。结果:20例复发者中17例MSI阳性(85.00%),且15例为血尿标本,检测术后随访者尿脱落细胞中MSI诊断膀胱癌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报值分别为85.00%、82.50%及83.33%,MSI与肿瘤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SI可以作为膀胱癌术后随访病人尤其伴有血尿者监测肿瘤复发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1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标本,25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16.0%vs50.7%,P〈0.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复发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目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本组104例浅表性膀胱癌(Ta~T1)随访2~95个月,其中复发64例,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3%和15.0%(P=0.001)。[结论]PCNA蛋白在膀胱癌中高表达,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表浅性膀胱癌各种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47例表浅性膀胱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中 ,72例术后复发 ( 4 9% ) ,术后 5年复发率为 35.4 %。初诊时为多发者、直径大于 3cm、分级与分期高的肿瘤术后复发率分别高于单发者、直径小于 3cm者、分级、分期低的肿瘤。术后 6个月内肿瘤复发者经治疗后肿瘤再次复发的机会高 ,术后膀胱内灌药可以预防肿瘤复发。结论 :肿瘤分级与分期高、多发肿瘤、直径大于 3cm者及术后膀胱内未灌药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 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 1、nm2 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2 1、nm2 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 5 8 3%、4 1 7%。p2 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级 ,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nm2 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分级呈正相关 ,与分期及复发呈负相关。 68 7%膀胱癌有上述蛋白异常表达 ,其中 37 5 %膀胱癌有两种蛋白共同表达。结论 :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及协同作用 ,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在膀胱癌和阴茎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42例膀胱癌和 45例阴茎癌组织中MMP 2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 2在阴茎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5 7.78% ( 2 6/4 5 ) ,高分化者阳性表达率为 45 .16% ( 14 /3 1) ,中低分化者阳性表达率为 85 .71% ( 12 /14 ) ,2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MP 2在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2 8.5 7% ( 12 /4 2 ) ,在移行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3 .68% ( 9/3 8)和 75 .0 0 % ( 3 /4 ) ,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MMP 2水平可作为阴茎癌和膀胱癌术后综合治疗及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中hTERT和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和survivin在84例TCCB和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84例TCCB中hTERT、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0/84)、48.8%(41/84);hTERT表达的阳性率与TCCB的病理分期、分级无相关性;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与TCCB的病理分期、分级有相关性;hTERT与survivin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hTERT和survivin的表达均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survivin和hTERT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