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下颌骨涎腺混合瘤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2岁。因右下颌部肿物2年入院。患者于2年前发现右下颌肿物,半年前肿物增大,伴第一、二磨牙区疼痛,在外院诊断为“右下颌骨囊肿”,拔除右下第一、二磨牙,术后肿物未消失。专科检查:口腔黏膜无溃疡,右下第一、二磨牙缺失,缺牙处可触及一约3?×6?大小肿物,质中,压之有清亮黏液流出。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内有一3·6?×6·2?椭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缘清晰。在局麻下行下颌骨囊肿刮除术,术中见右下第一、二磨牙处颌骨内囊实性肿物,囊内少量无色黏稠液体,实性区域组织较大涎腺中以腮腺最多,小涎腺以腭部最多,发生于下颌骨的涎腺混合瘤罕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涎腺恶性混合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涎腺恶性混合瘤进行光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具有软骨黏液样基质的混合瘤成分和腺样囊性癌成分共存,肿瘤细胞上皮膜蛋白、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型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涎腺恶性混合瘤较少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发现涎腺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恶性肿瘤,涎腺恶性混合瘤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女,75岁。因进行性鼻塞8年入院。8年前患者开始出现鼻塞,渐进性加重,并伴有右侧额颞部头痛,近2年反复鼻出血及涕中带血。查体:外鼻膨隆呈蛙腹状,右鼻腔充满灰白色息肉样组织,柔软,易出血,鼻中隔被挤左偏,左侧鼻腔狭窄,未见新生物。CT检查:鼻中隔左偏,右侧鼻腔、筛窦、上颌窦为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6.
涎腺嗜酸性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 ,5 7岁。发现右下颌角外侧包块半年 ,无任何不适。查体 :右下颌角后方可触及 3cm× 3cm肿块 ,肿块下方4 5cm处可及 1cm× 1cm淋巴结 1枚。临床考虑鼻咽癌转移 ,行肿块局部切除送检。病理初诊 :淋巴结低分化癌转移(同送鼻咽黏膜未发现癌 )。局部放疗 2个疗程 ,2个月后行第 2次颈肿块根治手术 ,标本送检。病理检查 巨检 :首次切除标本为大小结节 2枚 ,灰红色 ,尚光滑 ,切面灰白均质状。第 2次送检为不规则软组织 3块 ,表面附着脂肪组织 ,分别为 9cm× 7cm× 16cm、4cm× 2cm× 0 5cm和 2 5cm× 1 5cm×…  相似文献   

7.
涎腺可发生多种类型的肿瘤,虽然多数病例通过认真仔细的检查,可获得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由于各种原因,发生误诊与误治。我院1985~2003年收治46例涎腺恶性肿瘤,其中25例(占54.3%)发生误诊误治,本文对其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尔增  吴继华  景青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5):328-328,350,I0002
患者女性,57岁。左耳下无痛性包块进行性增大2年余。曾在外院行左耳下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术后1个月于原手术部位再次发现花生米粒大小肿物,并不断增大,期间无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侧耳后下及颈部明显隆起,可触及大小不等多个结节状肿物,约10cm×6cm大小,无触压痛。活动度差。左锁骨上可触及数个肿大淋巴结,与颈部结节状肿物相连接,其他浅表淋巴结不大。鼻咽部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MRI示鼻咽部及鼻窦未见异常。B超示肝、脾、胰、胆囊及双肾等脏器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临床以腮腺混合瘤恶变于…  相似文献   

9.
10.
11.
诞腺混合瘤是涎腺上皮性腺瘤。其粘液和软骨组织皆由上皮组织蜕变而成.涎腺混合瘤虽为良性.但有恶变的倾向(25%~30%)。我院于1995年3月6日成功地为一例高龄患者摘除一颗重达45009(不含囊性液).体积达30cm×30cm×20cm.最大围径80cm的巨大诞腺混合瘤。由于患者高龄(83岁).肿物巨大,与领部血管关系密切,给手术及护理带来了困难。现结合临床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及病例介绍:患者陈某某.女性,83岁。因左侧腮腺区肿物30余年、出血一天,收入我院治疗。患者1962年发现左侧耳垂前腮腺区有一无痛性肿物.约花生米大小.近几年肿…  相似文献   

12.
涎腺混合瘤多发于腮腺、颔下腺等部位.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过去靠病理活检加以确诊,这样不仅诊断时间长,而且切取纽织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近年来通过穿刺针吸涂片端氏染色进行诊断,具有快速、准确、安全、易行等优点,越来越受口腔科医师及病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嗜酸细胞癌又称恶性嗜酸细胞腺瘤、大嗜酸粒细胞癌等,以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活性与浸润性生长为特点,可以发生在人体许多部位(如乳腺、甲状腺、胰腺、肺和鼻腔等)[1],临床上极少见,占所有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的0.5%和所有涎腺上皮性肿瘤的0.18%[2]。发病部位以腮腺最常  相似文献   

14.
涎腺恶性肿瘤误诊误治2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临床资料 1986-07~2003-06我院收治涎腺恶性肿瘤643例,其中误诊误治216例,占33.6%.  相似文献   

15.
涎腺结核是一种少见的涎腺特异感染,其临床表现多样,又缺乏特殊的检测手段,易误诊。我们收集了1982~1999年病历记录完整的18份涎腺结核病历,其中术前误诊16例,误诊率88.9%。现就误诊病例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0例;年龄18~59岁,平均40岁。病程15天~15年,平均2.1年。 1.2 临床表现病变发生在腮腺9例,颌下腺4例,舌下腺2例,小涎腺(颊部)1例,有反复发作史9例,有疼痛史12例,侵犯面神经2例。 1.3 误诊疾病术前误诊为涎腺恶性肿瘤2例,涎腺混合瘤5例,慢性淋巴结炎9例。 1.4 辅助检查 X线胸片检查16例,发现陈旧性结核钙化灶1例。涎腺造影10例,8例考虑为良性肿瘤,2例出现分支导管破坏,有碘油外溢征象。B超检查13例,均显示涎腺实质性团块。 1.5 治疗本组9例行局部肿块摘除术,7例行肿块加腺叶摘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诊断为涎腺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涎腺区肿物误诊的原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涎腺区肿物误诊病例。结果 9例腮腺区肿物、6例颌下区肿物和1例颏下颌下区肿物被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涎腺区肿物误诊的原因是早期良性占位为主诉掩盖了涎腺区肿物其他固有的症状,病例主要症状不典型。收集病史要全面细致,必要的检查可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涎腺肿瘤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定性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涎腺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定性诊断正确率仅40.3%。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为主,声像图具有特征性。结论超声检查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对部分较小的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局部恶变者诊断缺乏特征性,是导致定性困难和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涎腺混合瘤与Warthin瘤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7个涎腺混合瘤和16个Warthin瘤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混合瘤超声造影表现以同进(76.47%)、向心性(64.71%)、不均匀性(76.47%)、低增强(70.59%)为主,增强后边界清晰(88.24%),可见增强环(94.12%),增强后肿块范围不增大(88.24%)。Warthin瘤超声造影表现以快进(50%)、非向心性(87.5%)、不均匀性(62.5%)、高增强(56.25%)多见,增强后边界清晰、可见增强环和增强后肿块范围不增大(均为93.75%)。混合瘤与Warthin瘤的增强方向和增强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瘤与Warthin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增强方向和增强强度指标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可占涎腺肿瘤的12%~18%。由于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尚未能完全认识,在诊断和治疗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资料显示,涎腺恶性肿瘤的误诊率达31.7%[1]。我科1992~2002年共收治涎腺恶性肿瘤52例,其中术前误诊为良性肿瘤17例,误诊率32.6%,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13~73岁,平均48.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其中16例病程为1个月~5年,仅1例病程为20年。1.2临床表现本组多无自觉症状,均无疼痛表现,无面神经受损症状。临床检查肿瘤病变部位于腮腺10例,腭部4例,颌下腺3例。最大为…  相似文献   

20.
涎腺腺样囊性癌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