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明10G环氧化物(BPDE)-DNA加合物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针对BPDE-DNA加合物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的肺癌组织、120例的癌旁肺组织、40例的肺良性病变组织和40例的正常肺组织中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MYC、K-RAS、BCL-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BPDE-DNA加合物与上述基因的关系.并在BPDE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BPDE-DNA加合物的变化.结果82.0%的肺癌组织中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的比率为11.52%±14.44%(x±s);37.5%的癌旁肺组织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的比率为2.25%±5.07%;15.0%的肺良性病变组织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的比率为0.75%±2.30%;40例正常肺组织中仅1例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该组人群平均加合物阳性细胞比率为0.03%±0.16%;肺癌组织中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肺良性病变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0.001.将肺癌病例按性别、年龄、细胞类型和吸烟史分组,发现男性病例加合物检出率为89.9%,高于女性的检出率(51.6%),P<0.01.99.1%的吸烟患者其癌组织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比率为13.91%±15.53%;27.8%的非吸烟肺癌患者其癌组织也可检出BPDE-DNA加合物,加合物阳性细胞含量为4.68±7.44;吸烟患者BPDE-DNA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吸烟患者,t=3.44,P<0.001.肺癌组织BPDE-DNA加合物含量在p53、K-RAS、BCL-2基因阳性表达者中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而C-MYC、TERT基因表达与BPDE-DNA加合物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可诱导该细胞系发生转化和癌变,在其癌变过程中BPDE-DNA加合物由阴性变为强阳性.结论BPDE-DNA加合物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和产生致癌效应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致癌作用可能与p53、K-RAS、BCL-2等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2.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表达低下与肺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3.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DNA加合物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反式二羟环氧苯并 (a)芘 (BPDE)为苯并 (a)芘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是一种直接的致癌物 ,可攻击DNA形成BPDE_DNA加合物 ,本研究目的为探明该加合物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针对BPDE_DNA加合物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BPDE_DNA加合物的含量 ,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_MYC、K_ras、BCL_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 ,分析BPDE_DNA加合物与上述基因的关系。并在BPDE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BPDE_DNA加合物的变化。[结果]82.0 % (123/150)的肺癌组织 ,37.5 % (45/120)的癌旁肺组织 ,15.0% (6/40)的肺良性病变和2.5% (1/40)的正常肺组织可检出BPDE_DNA加合物 ,肺癌组织中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肺组织 ,P<0.01。分层分析发现男性肺癌病例加合物检出率为89.9% (107/119)高于女性的检出率51.6 % (16/31) ,P<0.05。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加合物检出率为99.1% (113/114)高于非吸烟肺癌患者的27.8% (10/36),P<0.01。肺癌组织P53、K_ras、BCL_2基因的阳性表达与BPDE_DNA加合物有关联 ,而C_MYC、hTERT基因的表达与BPDE_DNA加合物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 ,可诱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hMGMT)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50例肺癌组织、40例正常肺组织、50例对肺癌例和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MGMT基因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p53、C-MYC、K-RAS基因表达,并分析有关暴露因素对修复基因hMGMT表达的影响,以及hMGMT基因与p53、C-MYC、K-RAS等癌变相关基因的关系。结果:32.7%(49/150)的肺癌组织和5.0%(2/40)的正常肺组织存在hMGMT基因表达低下,hMGMT基因表达低下与肺癌发生的危险度OR值为9.22(2.05-57.65),20.0%(10/50)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4%(2/50)的正常人外周单个核细胞细胞也可检出hMGMT基因表达低下,探讨影响hMGMT基因表达的各种暴露因素,发现吸烟可抑制hMGMT基因表达,另外发现,K-RAS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hMGMT表达低下有关(P<0.05);而p53、C-MYC基因的表达与hMGMT无关。结论:DNA修复hMGMT在肺癌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低下是人群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该基因的低表达可作为有价值的肺癌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5.
烹调油烟致Balb/C小鼠肺癌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Balb/C小鼠吸入烹调油烟 (cookingoilfumes ,COF)后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 ,研究COF的慢性毒性及其致癌性。方法 以Balb/C小鼠为实验对象 ,通过动式吸入染毒 8个月 (COF染毒浓度为 (9 0 9± 0 3 8) ,(2 0 65± 0 93 ) ,(3 8 85± 2 3 8)mg/m3 。共染毒 150次 ,每次染毒 3 0min ,制备COF染毒的慢性动物试验模型 ;对照组吸入加热空气 (2 2~ 3 0℃ )。用HE染色法观察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 染毒组鼠肺组织病变以炎症改变为主 ,伴有肺泡上皮单纯性增生、腺样化生、腺瘤样增生、非典型增生和癌变 ,染毒组共有 2 8例呈肺腺癌改变 ,另有 1例为小细胞肺癌 ,诱癌率为 18 95%。对照组仅少数有炎症改变和单纯性增生。结论 COF能诱发Balb/C小鼠肺组织癌前病变及癌变。COF诱发的Balb/C小鼠肺癌主要为肺腺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镍、铬等金属毒物在非职业暴露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无金属类毒物职业接触史、经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 5 5例 ,肺良性病变或意外死亡者的正常肺组织 2 3例 ,用感耦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仪 (ICP -AES)检测肺组织中镉 (Cd)、铬 (Cr)、镍 (Ni)、铅 (Pb)、铍 (Be)、砷 (As)等金属和类金属毒物的含量 ,按吸烟史和细胞类型进行分层分析 ;并用硫化镍和苯并 (a)芘 -C ,8,二醇 - 90环氧化物 (BPDE)诱导正常人气管上皮细胞系发生恶性转化的癌变模型 ,检测转化细胞经裸鼠成瘤组织的金属类毒物的含量。结果 在肺组织中可检出多种金属类毒物 ,在肺癌组织中镍和铬的含量分别为 ( 10 5 172± 2 6 73 9)和 ( 7 6 90 6± 3 10 12 ) μg/ g干肺组织 ,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的镍、铬含量 ( 4 12 18± 2 175 2 )和 ( 4 12 44± 2 75 38) μg/g干肺组织 ,t值分别为 10 14和 5 0 4,P <0 0 1。按吸烟和细胞类型分层 ,吸烟者肺组织中的镍、铬含量皆高于非吸烟者 ,P <0 0 5 ;肺鳞癌中镍的含量 ( 12 5 6 0 9± 2 345 5 )μg/ g干肺组织高于肺腺癌 ( 8 2 377± 2 782 8) μg/ g干肺组织 ,t=6 2 5 ,P <0 0 1。在用硫化镍和BPDE诱导正常人气管上皮细胞系发生恶性转化经裸鼠成瘤的癌组织中 ,硫化镍诱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LCLC)组织中内皮素 - 1(ET - 1)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 ,以探讨ET - 1在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 ,检测 4 0例NLCLC组织标本中ET - 1及MVD的表达。结果 :ET - 1在鳞癌、腺癌 (NLCLC)中呈高表达 5 5 % (2 2 / 4 0 ) ,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 8% (1/ 12 )及正常对照组(0 / 10 ) (P <0 0 1) ;图像分析表明 ,ET - 1表达和MVD值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 ,在低、中、高分化癌中存在显著差异 [ET - 1(0 2 12± 0 0 31与 0 14 7± 0 0 15与 0 10 3± 0 0 32 )、MVD (2 6 75± 3 2 0与 2 3 14± 3 38与 16 15± 3 2 2 ) ](P <0 0 1或P <0 0 5 )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ET - 1表达和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 [ET - 1(0 198± 0 0 37与 0 14 1± 0 0 32 )、MVD(2 7 6 2± 3 5 8与 17 13± 3 13)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肺癌组织内MVD与ET - 1的表达有关。ET - 1参与肺癌组织血管形成 ,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检测ET - 1的表达强度可作为判定NLCLC转移能力和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烹调油烟致SD大鼠肺癌动物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D (Spraquedawley)大鼠吸入烹调油烟 (cookingoilfumes ,COF)后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 ,研究COF的慢性毒性及其致癌作用。 方法 以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 ,通过动式吸入染毒 12 .5个月 ,共染毒 191次 ,每次3 0min ,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吸入浓度为 (6 88± 0 3 1)、(15 0 6± 0 3 5 )、(3 5 3 3± 1 69)mg/m3 油烟颗粒 ,空白对照组吸入清洁空气 ,复制COF慢性动物实验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 结果 HE染色光镜观察 ,2 61只大鼠 ,镜检分别表现为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非典型增生、肺脓肿和在实验组中有 1例原位癌及 17例肺腺癌等不同病理改变 ;COF诱发SD大鼠肺癌总发生率为 9 42 % ,雄性 6 3 2 % ,雌性 12 5 0 % ,雌雄两组肺癌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低、中、高剂量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 6 5 6%、8 96%、12 70 % ;高剂量组诱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8)。 结论 COF能诱发SD大鼠肺组织癌前病变及癌变。COF诱发SD大鼠肺癌主要为肺腺癌。  相似文献   

9.
修复基因hMSH2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人群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hMSH2基因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 32.0%(48/150)的肺癌组织和5.0%(2/40)的正常肺组织存在hMSH2基因表达低下,修复基因hMSH2表达低下与肺癌发生有关联,OR值为8.94(1.99,55.94),P<0.01,估计其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为7.71%.16.0%(8/50)的肺癌病人外周血和2.0%(1/50)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也可检出hMSH2基因表达低下.分析各种暴露因素和临床特征对hMSH2基因表达的影响,未发现与该基因表达相关的因素.但发现,p53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与hMSH2表达低下有一定的关联(P<0.05).结论 DNA修复基因hMSH2在肺癌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基因表达低下可作为有价值的肺癌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0.
肺癌中耐药基因p17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耐药基因p170在术前有、无化疗的肺癌中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13例肺癌 (其中术前未化疗的肺癌 93例 ,术前曾化疗的肺癌 2 0例 )和 10例正常肺组织中 p170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113例肺癌中p170阳性表达率为 46 % ,其中小细胞癌 (SCLC) (15 4% )明显低于非小细胞癌(NSCLC) (5 0 % )。术前曾化疗的肺癌 2 0例 ,p170阳性表达率为 75 %。术前未化疗的肺癌 93例阳性表达率39 8% ,两者有明显差异 (P <0 .0 5 )。在 10例正常呼吸道上皮中 p170阳性表达率 30 % (3/ 10 )。结论 :检测肺癌组织中 p170的表达有助评估多药耐药性 (MDR)化疗疗效对指导化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SYBR Green染色法检测肺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RAP-SYBR Green染色法定性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及端粒酶活性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端粒酶的表达与P53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TRAP-SYBR Green染色法检测36例肺癌、36例癌旁组织、8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和A549肺腺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癌组织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RAP-SYBR Green染色法可检测出5个A549肺腺癌细胞所表达端粒酶活性。83.3%(30/36)的肺癌组织,3/8肺部良性病变组织,19.4%(7/36)的癌旁组织表达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在30例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肺癌组织中P53呈现过度表达的占80%(24/30),端粒酶活性与P53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结论 TRAP-SYBR Green染色法是一种较为灵敏、快速、简便的定性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端粒酶活性的定性检测可作为肺部恶性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端粒酶P53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肺癌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三种生物标志物在不同部位的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ERCC2蛋白和mRNA、UDG蛋白在肺和食管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癌和癌周组织。UDG mRNA水平在食管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癌和癌周组织,在肺良性病变、癌和癌周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CNA蛋白和mRNA在肺和食管癌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三种标志物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RCC2、UDG表达水平在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肿瘤组织、PCNA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在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端粒酶的表达与p53、C-myc、K-ras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SYBRGreen染色法检测36例肺癌和36例癌旁组织,20例肺部良性病变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及A549肺腺癌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癌组织p53、C-myc、K-ras表达水平.结果83.3%的肺癌组织25.0%的癌旁组织、15.0%肺部良性病变级织表达端粒酶活性,正常肺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相关.在30例端粒酶活性阳性的肺癌组织中有24例(80%)表达p53蛋白,18例(60%)表达C-myc蛋白,22例(73%)表达K-ras蛋白.利用Spearman分析方法分析端粒酶活性与p53、C-myc、K-ras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60,P<0.01r=0.335,P<0.01;r=0.427,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的定性检测可作为肺部恶性肿瘤诊断的辅助指标之一;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与p53、C-myc、K-ras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和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挖掘宫颈癌缺氧标志物并对其预后进行生存分析。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中宫颈癌表达谱(GSE75034)缺氧组织和非缺氧组织中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再运用基因功能分析(gene ontology,GO)与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筛选出相关的通路和相关功能的基因,结合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数据对其预后运用Kaplan-Meier与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显示有337个基因表达存在差异,缺氧组织中上调的基因有184个,下调的有153个。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增殖、血管形成等有关;KEGG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生存分析显示富集在HIF-1通路上的PAI-1、BCL-2、HK-2与宫颈癌病人预后相关,其中PAI-1、HK-2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高表达组与患者生存期缩短相关,BCL-2是保护因素(χ2=6.508,P=0.011),高表达组与患者生存期延长相关。结论 PAI-1、BCL-2、HK-2可以作为宫颈癌缺氧生物标志物,与宫颈癌病人的预后相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肺腺癌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1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一般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CEA和SF变化及其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CD4+、CD4+/CD8+随TNM分期增加呈降低趋势;CD8+、CEA及SF随TNM分期增加呈增高趋势.(2)有淋巴结转移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CD4+、CD4+/CD8+明显降低[分别为(25.8±7.5)%比(34.9±9.1)%、0.7±0.4比1.1±0.5,P<0.01],CD8+、CEA及SF明显增高[分别为(39.7±9.5)%比(34.0±8.1)%、(14.2±10.8)μg/L比(6.1±6.1)μg/L、(374.4±192.9)μg/L比(276.3±167.4)μg/L,P<0.01或<0.05].(3)CEA(+)较CEA(-)患者,CD4+、CD4+/CD8+明显降低[分别为(26.9±7.5)%比(35.6±9.7)%、0.7±0.4比1.2±0.5,P<0.01],CD8+及SF明显增高[分别为(40.4±9.1)%比(32.4士7.1)%、(371.9±181.5)μg/L比(261.5±174.0)μg/L,P<0.01].(4)SF(+)较SF(-)患者,CD4+、CD4+/CD8+明显降低[分别为(26.7±7.9)%比(33.3±9.7)%、0.7±0.4比1.1±0.5,P<0.01],CD3+、CD8+及CEA明显增高[分别为(71.1±8.5)%比(66.2 4±10.4)%、(40.5±8.6)%比(34.2±8.7)%、(13.7±10.6)μg/L比(7.3 4±7.1)μg/L,P<0.05或<0.01].结论 肺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与CEA、SF变化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130例肺癌(其中鳞癌62例、腺癌50例、大细胞癌6例、小细胞癌12例)患者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并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对比,结合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为57%(74/130),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的6%(8/130)和癌旁组织12%(16/130)(P<0.01);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Ⅲ、Ⅳ期患者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为95%(42/44),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的37%(32/86)(P<0.01);生存3年或以下的肺癌组织中VEGF-C蛋白阳性率96%(48/50),明显高于生存3年或以上者的36%(26/72)(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存在VEGF-C的高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C蛋白可作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