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m23、C-erbB-2和p53蛋白表达对乳腺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nm23、C-erbB-2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57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nm23、C-erbB-2和p53蛋白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3种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①nm23表达率为58.0%,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远处转移有关;C-erbB-2表达率为40.8%,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TNM分期和腋淋巴结状态相关;p53表达率为42.7%,与TNM分期和腋淋巴结状态及远处转移有关;②nm23阳性表达与C-erbB-2阳性表达呈负相关,与p5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erbB-2阳性表达与p53阳性表达呈负相关;③nm23阳性组生存率高于阴性组;C-erbB-2阳性组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53阳性组生存率高于阴性组;④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m23、C-erbB-2不同表达及TNM分期3项指标反映乳腺癌预后情况,危险度分别为0.395、2.009及1.446。【结论】nm23、C-erbB-2表达和TNM分期是乳腺癌的独立的预后指标,检测nm23、C-erbB-2有助于筛选出具有高复发及转移危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模型分析男性乳腺癌的生存情况. 结果 本组5年生存率为47.9%,2年生存率为81.2%.单因素分析示手术方式(P=0.026)、腋窝淋巴结转移(P=0.010)和肿瘤分期(P< 0.001)影响患者预后.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分期(P=0.037)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论 对男性乳腺癌应提高早期诊断率,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外科手术联合放、化疗、内分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男性乳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34-135
对入住的2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手术及术后放、化疗,以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否为阳性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类,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以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将两种不同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在205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4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159例,两组在年龄上没有差异,均以中年为最多,之后是青年及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大部分表现为侵润性导管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其肿瘤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都较高,并且癌细胞的内脏转移较骨转移多。两种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常见的肿块大小不超过5cm。非三阴性乳腺癌3年存活率为90%,而三阴性乳腺癌为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患者发病年龄的增大及临床分期的延后、淋巴结呈阳性,其预后状况就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成为独立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1)就病理类型来说,三阴性乳腺癌以侵润性导管癌为主,且易出现淋巴结转移;(2)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较骨转移多,癌细胞容易向远处转移;(3)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较,患者3年存活率低;(4)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肿瘤大小及淋巴结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乳腺癌患者10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临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ER、PR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8.1%、49.5%、59.0%。ER表达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表达一致率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5)。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月经初潮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癌旁组织病理学形态无关。PR表达及ER不同阳性强度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ER、P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R、PR对评估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在组织病理类型、原发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数目、pTNM分期、脉管癌栓、激素受体、nm23及P53蛋白表达、化疗方案、是否放疗及内分泌治疗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绝经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nm23蛋白阳性表达、蒽环联合紫杉类化疗方案及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根据可能影响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因素,给予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病理诊断与预后评估的新标准。方法 对乳癌术后的淋巴结标本取材及分站进行与预后有关的重新评估。结果 乳癌预后与人性化的淋巴结探讨的简便分站法有指导医患的意义。淋巴转移大于10枚、直径大于2cm、及腋顶阳性的患者的5a生存率减低30%~50%。结论 病理取材寻找腋窝所有大于0.3cm淋巴结分别检查、测量最大阳性淋巴结直径及检查手术人性化简便的三点式标记腋顶-胸小肌肉缘的三角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不同年龄段病理特征对比及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6月到2013年7月收治的55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根据年龄分组:35岁组21例,≥35岁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HER2及术后化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症家族史、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术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5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岁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35岁组,35岁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35岁组(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是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5年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上述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35岁组的局部复发风险明显高于≥35岁组。组织学分级是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年龄不会明显影响死亡风险(P0.05),术后放化疗可明显降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风险(P0.05),而术后化疗可明显降低死亡风险(P0.05)。结论 5年总生存率在不同年龄段无明显差异,35岁者术后局部复发风险高,保乳手术配合放化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预后资料,研究老年男性乳腺癌复发以及总体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7例患者(44. 7%)术后发生复发,主要以局部胸壁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为主(23. 7%),其次是肺、肝脏、脑以及骨转移(21.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激素受体ER和PR表达,术后是否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TNM分期以及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以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对1998~2008年收治的20例男性乳腺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中位60个月的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90%,在预后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未能发现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预后产生的影响。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应采取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微小转移与C-erbB-2,nm2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8例淋巴结常规HE染色无癌转移的乳腺癌淋巴结1269枚进行上皮细胞角蛋白(CK19)表达和癌组织进行C-erbB-2,nm23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淋巴结CK19阳性率为4.25%,其病理阳性率为28.2%,C-erbB-2阳性率为43.6%,nm23阳性率为80.8%,CK19阳性组的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CK-19阴性组(P〈0.05)。CK-19阳性组的nm23阳性率明显低于cK-19阴性组(P〈0.05)。CK-19阳性率与患者月经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腋淋巴结CK19表达与癌组织C-erbB-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与癌组织nm23基因表达呈负相关,与患者月经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激素受体状况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6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阳性表达率为79.52%;过表达率在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Ⅲ级、原发肿瘤〉2cm者中较高,而与年龄无关。结论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高,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密切,检测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erbB-2、Bcl-2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方法)检测Bcl-2、CerbB-2和nm23在86例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癌组织中Bcl-2、C-erbB-2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54.7%、47.7%,44.2%。Bcl-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瘤块大小呈负相关,与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无关: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病人术后生存年限负相关;nm23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并与患者的术后生存年限正相关,与C-erbB-2的表达负相关,但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bcl-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其阳性表达可反映肿瘤属分化较好或属早期阶段,但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无关。C-erhB-2、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与乳腺癌骨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有助于预测乳腺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乳腺外科行改良根治切除术的124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52例发生骨转移.探讨骨转移与年龄、绝经状况、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ER、临床分期、HER-2、P53、肿瘤部位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骨转移好发于腰椎、胸椎、骨盆、肋骨,中位发生时间为31个月,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为41.9%(52/124),肿瘤大小≤2cm组骨转移率30.8%,2cm<肿块≤5cm组骨转移率40.4%,>5cm组骨转移率75.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分期Ⅰ-Ⅱ期组骨转移率19.8%,Ⅲ-Ⅳ期组骨转移率83.7%,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淋巴结阴性组骨转移率21.4%,淋巴结1~3个阳性组骨转移率40.9%,淋巴结4~9个阳性组骨转移率64.3%,>10个阳性组骨转移率72.2%,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ER-2阴性组骨转移率35.7%,HER-2阳性组骨转移率55.0%,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而与年龄、绝经状况、组织学分级、ER、P53、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HER-2是乳腺癌骨转移的高危因素,该类病例要开展密切随访及积极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病理因素,预测其预后因素是本研究主要内容。方法 本院自1989年1月~2002年12月年术后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首发转移部位分组,研究42例骨转移的临床,病理情况与内脏,淋巴结及软组织转移患者的情况比较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首次复发为骨转移者42例,占随访病人的5.1%;骨转移与分期较晚,年龄轻,肿块较大,淋巴结远处转移,病理学类型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相关。本组骨转移患者均曾接受正规的局部治疗和辅助化疗;骨转移和内脏转移的时间分布无差别,而局部复发和/或淋巴结、软组织转移组,复发时间较骨转移组早。结论 年轻的、肿块较大,临床体检腋淋巴结肿大者,术前有必要进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肿块分级为T2/T3。腋淋巴结转移数≥4枚,为骨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相对较大样本量的中国男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初步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2003 年 1 月- 2011 年 12 月病理确诊、接受治疗、临床资料较完整的所有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 36 例。采用对数秩检验和 Cox 回归分析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结果 本组男性乳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3 ~ 95 个月,中位 PFS 为 45 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阳性淋巴结(P=0.001)、TNM 分期(P < 0.001)、手术方式(P=0.00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阳性淋巴结(P=0.024)和 TNM 分期(P=0.022)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结论 阳性淋巴结和 TNM 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放射治疗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P21^WAF1及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种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术后5a生存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21^WAF1单克隆及P16多克隆抗体,对86例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P法的检测,结果。结果:P21^WAF1的检测出率为51.2%,P16检出率为45.3%。P21^WAF1的阳性信号定位于胞核,为棕黄色细胞粒状均匀分布。P16主要定位于胞核,亦可见胞浆着色。P21^WAF1及P1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5a生存率显著相关,但与腋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的生物学性状与P21^WAF1P1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与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88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与Ki67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与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83%、76.60%;HER-2表达在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和孕激素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状况和临床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阴性表达者Ki67阳性率(76.47%)与HER-2阳性表达者(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与Ki67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等临床病理学因素,有助于患者临床分期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年龄因素对女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以探讨各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病特点。方法 回顾性选取分析2003-2005年间广州军区总医院连续收治有完整记录的1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学检查和手术诊断。将17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病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级与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等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中位年龄为50.5岁,在ER、PR阳性率、病程方面,青年组和老年组明显低于中年组( P〈0.05〉;在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率方面,青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5〉,而老年组与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青年组和老年组多以非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为主,病程短,而且青年组乳腺癌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转移早,预后差;中年组多以激素依赖性乳腺癌为主,病程长恶性程度低,转移较晚,预后好;老年组的特点介乎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9.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55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其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8.0±10.0)岁和(51.4±10.5)岁,差异有显著性(P=0.006),平均肿块大小分别为(28.0±12.6)mm和(24.6±11.2)mm,差异有显著性(P=0.011).而两者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状况和肿瘤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表明三受体阴性是总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跟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相比,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较轻、肿块较大、远处转移早、预后差、缺乏特异性治疗,需要研究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期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收治的76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为良性乳腺病变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组织中MMP-1、MMP-2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MMP-1、MMP-2阳性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生存状况将乳腺癌组患者分为死亡组(28例)和存活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乳腺组织MMP-1、MMP-2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乳腺组织中MMP-1、MMP-2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P<0.05)。乳腺癌组临床分期Ⅲ~Ⅳ期、绝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阳性患者的MMP-1阳性表达占比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未绝经、无淋巴结转移、ER阴性患者(P<0.05)。乳腺癌组临床分期Ⅲ~Ⅳ期、绝经、淋巴结转移、ER阳性患者的MMP-2阳性表达占比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未绝经、无淋巴结转移、ER阴性患者(P<0.05)。死亡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