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交叉配血中运用微柱凝胶法(MGP)和凝聚胺法(MP7)的优缺点,最大限度的降低输血反应。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的1183例运用微柱凝胶法配血,927例运用凝聚胺法配血,410例运用盐水法配血,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通过比较,微柱凝胶法的主次侧阳性、总阳性以及假阳性例数均比凝聚胺法高,两种方法所需的时间分别为:微柱凝胶法需30min,凝聚胺法需10min;两种方法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比凝聚胺法敏感,能够将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提高;凝聚胺法检测快速、操作简便,但是容易出现抗体漏检的现象,主要适合用于急诊配血。如运用一种方法出现配血不合现象,应同时应用两种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2.
三种交叉配血方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水介质法、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的方法学应用。方法对本院需要输血的4839例患者用盐水介质法和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对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阳性标本及盐水介质法、凝聚胺法阴性但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有抗体存在的标本,再用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复查对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所做的交叉配血中,发现有4例患者体内已经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不完全抗体,盐水介质法未查出不规则抗体,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则能同时检测出这4例患者。结论盐水介质法敏感性较差,后两种方法相比较检测不完全抗体的特异性基本一致,凝聚胺法的敏感性略高于微柱凝胶法。  相似文献   

3.
微柱凝胶卡配血法与凝聚胺配血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法和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工作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方法用两种方法对所有受血者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对所有配血不合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微柱凝胶卡法检测出不规则抗体17例,交叉配血不合者51例;凝聚胺法测出不规则抗体14例,交叉配血不合49例。微柱凝胶卡法,不受非特异性因素及温度等的影响,但脂血及高纤维蛋白原血清对试验干扰明显。结论提倡推广微柱凝胶卡法,应将2种配血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以利于临床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卢冰贤  周云英 《中国校医》2011,25(6):455+457-455,457
目的观察改良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为交叉配血提供更好的试验方法。方法 (1)选取本院2006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60例改良聚凝胺法配血阳性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2)选取20例需要大量输血、反复输血、RH(-)以及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标本,这些标本可能存在抗体但改良聚凝胺法配血为阴性。(3)另外选取我院新生儿科5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查标本。比较2种方法的不同及各自的优点,从而选择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方法以满足临床输血的要求。结果 (1)改良聚凝胺法配血阳性的60例标本,用微柱凝胶法配血在主侧有53例阳性,在次侧有53例阳性,有7例患者的微柱凝胶法配血阴性是因为冷凝集素所引起的。(2)20例患者因为需要大量输血、RH血型阴性、疑似含有抗体,改良聚凝胺法检测阴性,又经微柱凝胶法检出抗体者3例。(3)52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未离心、红细胞未洗涤,微柱凝胶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10例、游离试验有15例阳性;标本经过离心、洗涤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8例、游离试验有12例阳性;未处理过的标本微柱凝胶法假阳性5例(5/52)。结论微柱凝胶法红细胞经过离心、洗涤后可以减少假阳性的发生,相对于改良聚凝胺法是一种标准方法,因此对于临床上需要大量输血和反复输血的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和可能存在抗体的标本最好选用微柱凝胶法。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对凝聚胺试验(MPT)交叉配血阳性标本及MPT法阴性但疑有抗体存在的标本,再用微柱凝胶技术(MGT)进一步检查,进行配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与聚凝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的1 000例住院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了MGT检测,并与MPT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交叉配血相合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1),微柱凝胶法低于聚凝胺法(91.6%VS 96.5%)。两种方法在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2),且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高于聚凝胺法。结论聚凝胺法具有快速的优良特点,而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急诊工作适合应用聚凝胺法,而微柱凝胶法更适合应用于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对配血结果呈特异性凝集的阳性标本进一步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再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1 051例配血标本中,交叉配血阳性结果有27例,在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检出抗-E 3例,抗-c 1例,抗-cE 1例,抗-M 1例,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其余21例为非特异性抗体或自身抗体。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是交叉配血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最新方法,应该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3种检测方法对于CD38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后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结果,探讨解决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方法。方法 采用DTT处理试剂细胞、献血员细胞,比较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凝聚胺介质法对于4例使用CD38单抗治疗患者的输血前相容性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 DTT处理细胞后,采用3种方法检测4例使用CD38单抗治疗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均为阴性;不使用DTT处理细胞,采用3种方法检测4例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凝聚胺介质法均为阴性,另2种方法均为阳性,其中微柱凝胶法凝集强度更强。结论 在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中凝聚胺介质法不受CD38单抗的影响更加快速,适用于急诊输血。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需DTT处理去除CD38单抗的影响,但是微柱凝胶法灵敏度更高,适用于平诊输血。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25-1226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需输血患者的血标本1 400例,所有标本分别通过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通过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统计分析所有标本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情况。结果微柱凝胶法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不符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率明显高于聚凝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操作简便,且可有效检测交叉配血中不合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利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320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13例,阳性率为0.41%。其中抗-D抗体3例、抗-E抗体5例、抗-C抗体2例、抗-Ec抗体、抗-e抗体和抗-M抗体各1例。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是一种简单、快捷、敏感性高的方法,对减少溶血性反应和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7岁的爱沙尼亚小伙子凯尔德是帕尔努的一名会计。一天,他翻阅报纸时无意瞥见了一条消息,招聘某种“维生素实验”人员。当然,开出的条件是非常诱人的:免费提供赴瑞士的往返机票,在一家舒适的旅馆度过无忧无虑的两星期,还可获得数百美元。这可比在爱沙尼亚干几个月活儿的工资还要高许多呢!  相似文献   

12.
13.
人们在饮食方面,也存在智商的高低。许多人的健康饮食知识相当贫乏,饮食智商较低,往往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七月的下午,太阳火辣辣的,照得人无处躲藏。每一丝轻风拂过,都会换来人们一个会心的笑容。心理诊室的门轻轻地开了,一位清秀的女患者走了进来。她的脸冷冷的,与这个热烘烘的天气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5.
我们随时都可能要应付紧张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华盛顿大学T.荷尔孟斯曾经编制过一个"家庭紧张情境表",并且调查了各种紧张事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根据这些影响,他对不同的紧张情境给了不同的分数。他的研究告诫人们 :每年情绪紧张的积累分数不得超过300分。当紧张分数达到800分时,就会呈现出病症了(如心脏病或抑郁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山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发展趋势,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0月采集的本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试剂进行筛查,反应性标本用免疫印迹(WB)法进行确证。结果 294 988例标本中,初筛阳性338例,WB阳性41例,符合率为12.1%。进口和国产试剂确证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8.2%和44.4%。确证标本中,S/CO值均≥5.98;两种试剂均有反应性且S/CO值>10.0的标本确证阳性符合率为100%;gp160、gp120、p24出现频率100%。结论中山献血者感染趋势呈波形变化。双家阳性标本S/CO值越高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溶血试验作为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使用溶血试验作为体内眼刺激试验(Draize test)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用该方法对14种化学物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得到指标HC50值,与Draize test两种评分标准,即最大平均值(MAS)和24h作用值的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LogHC50与MAS和24h作用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5和0.944,MAS与结膜评分相关显著。结论:溶血试验可用于替代Draize眼刺激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3种海洋活性肽(胶原肽、骨原肽、蛋白肽)的遗传毒性,为其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按GB15193.4中平板掺入法进行Ames试验,按GB15193.7的方法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Ames试验中,3种海洋活性肽各剂量组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对照组自发回变菌落数的1倍.3种海洋活性肽各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小鼠精子畸形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种海洋活性肽的Ames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对其诱交性的全面评价还需结合其他试验结果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健康受试者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虽然可圈可点、但对于大的制药厂家来说.足够的病人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