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病毒病原谱及病毒病原学流行特点。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内科2005-10—2006-09,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712例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7种病毒抗原检测,并对呼吸道病毒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712例ALRI患儿中检出阳性病例206例,阳性率28.93%。新生儿、婴儿占阳性病例的77.18%。阳性标本中检出RSV177株,占阳性标本的85.92%(177/206),其次为PIV2、ADV各9株分别占4.37%(9/206),检出PIV35株占2.43%(5/206)、IVA、PIV1各3株占1.46%(3/206),一年中未检出IVB病毒株。206例阳性患儿中新生儿、婴儿、幼儿RS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7.18%、42.23%、16.51%,年龄组间RSV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婴儿组中检出混合感染阳性病例3例,其中RSV合并ADV感染2例,PIV2合并ADV感染1例。RSV高峰流行季节在每年7月至次年2月,流行季节持续近8个月,3~6月病毒感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结论RSV是昆明地区婴儿ALRI的主要病原,呼吸道病毒类型及病原流行季节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细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分布。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所有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共3069例,其中881例分离到1种或1种以上致病菌,阳性率为28.7%,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阳性率分别为10.1%,4.3%,3.7%和2.7%,连续两年病原总阳性率呈增长趋势。总病原阳性率以1个月至1岁最高,为32.8%。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真菌检出率以低龄组为主。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四季检出率不同。流感嗜血杆菌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莫拉菌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  相似文献   

3.
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1 668例7岁以下ARI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V A,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 1,2,3)及腺病毒A(ADA)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用RT-PCR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N基因。结果:① 1 668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597例(35.8%)。单项病毒感染561例(33.6%),其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23.1%,以RSV为主(17.6%),好发于冬春季,主要见于1岁以下婴幼儿;② hMPV阳性率为10.6%,3~5月份为检出高峰期。③ 36例混合感染中,22例为RSV合并hMPV感染,主要见于1岁以下婴幼儿。结论:RSV是该地区ARI的主要病毒病原,RSV感染好发于冬春季,多见于1岁以下婴幼儿,hMPV是3~5月份ARI患儿的主要病毒病原,混合感染多见于1岁以下婴幼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7):529-531]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及其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件下呼吸道感染(ALRI)住院患儿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4-2006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因ALRI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岁患儿鼻咽吸出物333份.男230例,女103例;年龄1个月~4.8岁.采用PCR技术和病毒分离方法对鼻咽吸出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1~4型、鼻病毒(RhV)、人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HCoV)及人博卡病毒(HBoV)检测.采用人喉上皮癌细胞和非洲猴肾细胞对鼻咽吸出物进行病毒分离,对阳性结果进行序列测定和鉴定.结果 ALRI 333例患儿中,病毒检测阳性123份(36.94%),其中RSV阳性102例,AdV、HBoV阳性各16例,RhV阳性1例,其中12例为双重阳性.未检测到PIV、hMPV及HCoV.333份鼻回吸出物中病毒分离得剑11株病毒株.经PCR扩增及序列测定证实均为AdV,包括AdV1型2株,AdV2型、AdV3型、AdV7型各3株.肺炎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0.35%,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为62.50%,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为23.08%,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患儿(χ2=24.75,19.66 Pa<0.01).结论 RSV感染在北京儿章医院2004-2006年冬季ALRI住院患儿中占首位;感染的AdV血清型包括AdV 1型、AdV 2型、AdV 3型及AdV 7型;HBoV可能是ALRI的重要病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感染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近5年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和支原体病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系列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上海地区5年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496例标本进行病毒学或肺炎支原体-DNA检测。结果检出病毒阳性2257例,阳性率41.07%以上,肺炎支原体-DNA检出率16.2%(572/3538)。结论连续5年中上海地区有2次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高峰(1994年和1998年),病毒性感染流行季节主要在每年1~2月和11~12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 将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81例患儿(CHD组)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鼻咽分泌物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3(PIV3)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结果,并与同期同年龄段的无先天性心脏病的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LRI组)比较.结果 CHD组RSV阳性率29.8%,显著低于LRI组的40.6%(X2=8.48,P<0.01);PIV3阳性率10.5%,显著高于LRI组的5.2%(X2=9.96,P<0.01),其余病毒阳性率较低.1~6月龄中CHD组RSV阳性率显著低于同龄LRI组(P<0.01).在7~12月龄和夏秋季中CHD组PIV3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同龄和同季节LRI组(P均<0.01).结论 CHD组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谱与LRI组相似,但RSV感染率较低,PIV3感染率较高;RSV感染率低主要是来自1~6月龄组患儿,PIV3感染率高主要来自7~12月龄和夏秋季节的患儿.  相似文献   

7.
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由中华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和苏州医学会、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联合召开的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讨会于今年5月16日至19日在苏州召开,与会代表80多名。四位专家就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及细菌、病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住院患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并血小板异常的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255例血小板异常及同期442例血小板正常的ALRTI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样本,采用RT-PCR或PCR方法 进行14种病毒检测。结果 255例血小板异常并ALRTI患儿中,血小板增多253例(99.2%),血小板减少2例(0.8%)。血小板异常组中检出至少有1种病毒感染173例(67.8%),其中,人鼻病毒(HRV)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副流感病毒3(PIV3)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与血小板正常组相比较,血小板异常组PIV3检出率显著增高(PPPP结论 ALRTI时易引起血小板增多,尤其是PIV3感染者,而IFVB感染则不易引起血小板的变化。小于1岁的ALRTI住院患儿更易出现血小板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婴儿期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的临床特征及病原体特点。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BPD早产儿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同期住院的同等例数的非BPD早产儿为对照,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肺功能指标及呼吸道病原学结果。结果 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患儿胎龄、体重小,更容易出现气促、喘息及发绀,喘息缓解时间长(P<0.05)。肺功能检查方面,与非BPD组相比,BPD组患儿每公斤体重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25%潮气量呼气流量、50%潮气量呼气流量、75%潮气量呼气流量均降低,而呼吸频率增快(P<0.05)。BPD组患儿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率高于非BPD组(P<0.05)。结论 BPD患儿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后需更关注气促、喘息及发绀等临床特征,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改变及小气道功能障碍,呼吸道病原更易检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3,25...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近3年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毒学检测。结果:检出病毒阳性者101例,阳性率为39.45%;RSV及ADV检出率分别为27.88%(58/208)及18.75% (36/192)。结论:3年中病毒感染为该地区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其中RSV及ADV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且有流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近期本地区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住院患儿急性期血清EB病毒 (EBV)、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柯萨奇病毒 (CBV)、流感病毒 (IV)及肺炎支原体 (MP)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934例疑似感染者中检出 5种抗体均阳性 4 5 8例 ,下呼吸道感染 2 6 7例 ,其中气管炎、支气管炎 14 1例 ,支气管肺炎 12 6例 ;单一病原感染占 72 .7% ,两种病原混合感染占 2 4 .3% ,三种病原混合感染占3.0 % ;MP感染者居首位 ,余依次分别为EBV、RSV、IV、CBV。结论 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复杂 ,其分布特点及流行季节各异。对混合感染者及早明确致病病原体 ,有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喘息患儿年龄、季节分布等临床资料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4年间因喘息住院治疗的3596例患儿病史及痰标本,均经多病原联合检测并结合病史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及博卡病毒(HBoV),RT-PCR法检测鼻病毒(HRV)及偏肺病毒(HMPV)等,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喘息主要发生在3岁及3岁以下年龄,以0~1岁最为多见。冬季喘息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春季和秋季。3596例喘息患儿总病原学检出率为63.0%(2264/3596例)。共检出病毒1458例(40.5%),MP 342例(9.5%),细菌1052例(29.3%)。各年龄组喘息患儿病毒检出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P0.001),MP检出率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P0.001),而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易发生于3岁及3岁以下儿童,冬季发生率最高。喘息儿童的病原检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年龄特点。病毒是小年龄组的主要病原,而大年龄组则以细菌和MP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我院于1989年1月~1991年6月,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荧光技术和反向间接血凝机制实验对428例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检测了副流感病毒1、3型,腺病毒3、7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A_2、A_3型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提示:大连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以副流感(占16.8%)、腺病毒(占15.9%)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占14.5%)为主,而流感病毒阳性率很低(占3.3%);腺病毒3型感染有增加趋势,合胞病毒、付流感病毒有减少趋势。病毒感染在1岁以下婴儿中发病率最高;上呼吸道感染以付流感病毒和合胞病毒为主,下呼吸道感染以腺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CHD)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组成及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1年3月本科收治的156例CHD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病毒、细菌检测结果和药敏试验报告。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3等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K-B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156例CHD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病毒感染29例(18.6%),以呼吸道合胞病毒(14.7%)为主;细菌感染97例(62.2%),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前3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9%)、大肠埃希菌(17.9%)和肺炎链球菌(7.7%);检出真菌(白色假丝酵母菌)7例(4.5%);混合感染36例(23.1%)。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菌株合计检出率为23.7%;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达100%和96.4%,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达50.0%以上,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效,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耐药率达60.0%以上,对头孢类抗生素有效,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 CHD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为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混合感染多见,并检出有真菌,主要细菌的耐药性及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率均较高。应加强CHD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以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情况,并分析儿童喘息症状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618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取其鼻咽分泌物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并分析其结果,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结果 (1)618例送检标本中,166例阳性,总阳性率为26.86%,其中RSV最高,阳性率为17.96%,其余依次为PIVⅢ(5.99%),IFA(1.62%),ADV(0.81%),PIVⅠ (0.49%);混合感染1例,阳性率为0.16%,为RSV与PIVⅠ混合感染.(2)14d~ <1岁、1岁~<3岁、3岁~<6岁及≥6岁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阳性率依次为35.04%、18.25%、17.11%、9.26%.(3)不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最高,为47.37%.(4)所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更易出现喘鸣体征,喘息患儿中以RSV检出阳性率最高,为42.17%.结论 RSV和PIVⅢ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喘息患儿中RSV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用于各系统的超微结构观察、机制研究和疾病的临床诊断等,其中在呼吸道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其相关的综述较少。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准确观察呼吸道病原体的形态学特征,并对新发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进行初步的分类筛选。但由于设备昂贵、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等因素,电子显微镜技术很...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解贫血在呼吸道感染儿中的发生情况,收集了近1年来住我科呼吸组患儿468例的血常规,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98年住院呼吸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84例,其中男246人,女138人,男:白=1.8:1。年龄6月~1岁135人,~3岁147人,>3岁102人。农村患儿252人,城镇儿132人。仅复呼吸道感染组患儿84人,年龄、性别与急性组无统计学差异。2.方法。入院当日取患儿静脉血2毫升,用美国雅培(ABBDTT)生产的CELL-DYN600型血液分析仪常规测定血液18个参数值,结果电脑打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院儿科住院患儿发生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BSI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72例确诊BS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BSI住院患儿中,社区获得性BSI(CABSI)21例(29%),平均年龄4.45±3.84岁,合并基础疾病10例(48%),治愈率95%,医院获得性BSI(NBSI)51例(71%),平均年龄6.44±4.66岁,合并基础疾病50例(98%),治愈率86%(P值均<0.01)。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株(51%)、革兰阴性菌31株(43%)、真菌4株(6%)。CA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N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CABSI中,MRSA、MRCNS分别占5%、1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NBSI中,MRSA、MRCNS均占2%,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4%、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均敏感;真菌感染4例,其中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CABSI、NBSI均有着各自的临床特点,需区别对待。根据BSI病原学分布特征,合理有效的选用抗菌药物,对提高治愈率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特点,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且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通过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其病原体。结果 在108例患儿中,检测出病原体85例(78.7%),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检出52例(48.1%),多重病原体感染检出33例(30.6%)。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共检出38例(35.2%),其中36~ < 72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各检出29例(26.9%),其中肺炎链球菌主要集中于24月龄以下患儿。检出率较低的为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念珠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各检出3例(2.8%)。在31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中,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最高(9例,29%)。在3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22例,65%)。在22例支气管异物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中,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10例,45%)。结论 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体检出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