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C<,26>H<,46>N<,20)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并用于测定环维黄杨星D在健康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进行色谱分离,在离子阱质谱仪上,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定量分析,用于监测的离子为质核比(m/z)403→m/z 372(环维黄杨星D)和m/z 380→m/z 362(内标盐酸多奈哌齐).18名健康志愿者静脉滴注环维黄杨星D后,用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药物浓度.[结果]环维黄杨星D最低定量限为0.2 μg/L,线性范围为0.2~25μg/L,精密度与准确度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用该方法测得受试者滴注2.5、4.0、6.0 mL黄杨宁注射液的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2.78±1.28)、(4.12±1.38)和(5.09±1.23)μg/L,药峰时间(Tmax)皆为(4.00±0)h,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0-28>)分别为(18.46±7.39)、(21.86±5.03)和(25.37±11.49) μg/L·h.[结论]该法灵敏、专一、快速,可作为环维黄杨星D的临床药代动力学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在新西兰兔体内环维黄杨星D的药-时曲线,并与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相比较,计算其体内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兔体内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用3p87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模拟.结果 经皮给药的血药浓度明显较口服平稳,达峰时间推后,持效时间延长,贴剂中环维黄杨星D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0.465%.结论 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具有明显控释特征,可较长时间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6,(5)
目的采用微透析法研究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经皮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线性微透析探针植入Wistar大鼠真皮在线取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透析液中环维黄杨星D的回收率与其体内稳定性。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0.1~9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4),定量限为10 pg/m L。透皮贴剂的皮肤局部药物动力学行为符合单室模型,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在12 h以上。基质药物质量浓度越高,单位时间透皮量越大,但不呈比例增加。结论经皮微透析在微创条件下,可满足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连续取样及动态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5mol/L甲酸铵溶液(甲酸调pH值至3.8)(40:60),流速为流速1.0 mL/min,检测器为ELSD,柱温为30℃。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0.662 0~10.43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n=9)99.01%,RSD为1.51%。结论本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方法环维黄杨星D与异氰酸苯酯反应后,用RP—HPLC测定,色谱柱为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4:16);检测波长:234nm。结果衍生化反应在23.03~53.73μg&#183;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n=5),回收率均值96.1%,重复性好。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黄杨宁片中环雏黄杨星D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肝脏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凌晨  许立  邢精红  梁涛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19-1620,1624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D长期给药对大鼠肝组织ATP酶(ATPase)活性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3、6、12mg/kg),灌胃4周,采用酶标仪检测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含量。结果环维黄杨星D各剂量组肝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黄杨宁对肝脏毒性可能与抑制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谢昀  于治国  徐新盛  文艳秋 《中草药》2005,36(11):1726-1727
黄杨木是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的茎枝,明代《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黄杨木粉是治疗心血管病的有效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甾体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um D),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目前,环维黄杨星D已从黄杨木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分离[1],并与其制剂黄杨宁片一起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黄杨木中环维黄杨星D的测定,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杨木中环维黄杨星D的量。1仪器、试剂与材料岛津LC-10ATvp液相色谱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环维黄杨星D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探讨环维黄杨星D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犬 5只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采集一系列血样 ,利用HPLC MS(TOF)法 ,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 3p97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环维黄杨星D浓度在 0 5~ 2 0 0ng·ml-1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9)。提取回收率高于 80 % ,日内、日间RSD均小于 15 %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5只犬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 ,其吸收相、分布相和末端消除相的半衰期 (t1/ 2Ka、t1/ 2α和t1/ 2 β)分别为 1 72 ,2 82 ,14 90h ,曲线下面积 (AUC)为 1372 5± 2 19 4ng·h·ml-1。结论 :建立的HPLC MS联用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薄层扫描法测定黄杨宁片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珍  孙伟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098-1099
目的:测定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以氯仿-丙酮-二乙胺(25:20:2)为展开剂,测定波长为410nm,参比波长为700nm。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1.017-10.17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70,平均回收率为97.31%,RSD:1.0%(n=5)。结论:该方法比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黄杨宁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黄杨宁片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勇  樊雪君  龚青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4):1155-1157
目的:建立黄杨宁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以0.3%二乙胺的甲醇溶液-0.3%二乙胺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9 min,0.3%二乙胺的甲醇溶液78%~95%,保持6 min;流速0.8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环维黄杨星D线性范围为0.57~11.44 μg,r=0.999 6,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RSD 1.1%。结论:本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镁的方法, 并用于大鼠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Shim-pack XR-ODS柱(3.0 mm×75 mm, 柱温25 ℃, 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B为甲醇,洗脱梯度为 0~1.0 min 80% B,80% B平衡1.0~5.0 min;流速0.4 mL·min - 1;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源, 多反应方式检测,丙戊酸镁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312.4→m/z102.2。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 丙戊酸镁在6.25~4 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为0.995 9,最低定量限为6.25 ng·mL-1。加样回收率94.88%~97.62% ,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慢,作用力维持时间比丙戊酸镁片长。结论方法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丙戊酸镁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维拉帕米的浓度。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Hypurity C18 (2.1 mm×150 mm, 5 μm),流动相为10 mmol·L-1甲酸铵(含0.1%甲酸)-乙腈(35∶65);流速:0.3 mL·min-1;进样量:10 μL;柱温:40 ℃,样品室温度为15 ℃。ESI源正离子扫描,维拉帕米和内标丙咪嗪离子监测分别为(m/z)455.0→165.0和(m/z)281.0→86.0。结果 维拉帕米线性范围为0.457 5~234.20 ng·mL-1, 维拉帕米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1,方法灵敏、稳定、特异性高, 并成功地应用到人体维拉帕米药动学的研究。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可以准确地定量人体血浆维拉帕米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HPLC测定咪达唑仑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甲醇-水(含0.1%二乙胺, 0.05%磷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 检测波长225 nm。以三唑仑为内标物,按内标法定量。结果 咪达唑仑在5~4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 咪达唑仑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2.5 ng·mL-1 ,平均回收率为(96.95±1.8)%,日内及日间的RSD均小于2%。结论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经济等特点,适用于测定咪达唑仑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为该药物的临床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淫羊藿素灌胃或静脉注射给药后原型药物及结合型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动学和排泄特征,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生物样品经酶水解前后淫羊藿素浓度。结果 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淫羊藿素(20、40和80 mg·kg-1)后,ρmax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7.29%、13.80%和10.70%。灌胃给予80 mg·kg-1淫羊藿素后,大鼠血浆中游离淫羊藿素的ρmax和AUC0-∞分别为13.26 ng·mL-1,495.67 ng·h·mL-1;游离与结合形式总和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597.50 ng·mL-1,12 038 ng·h·mL-1。静脉给药20 mg·kg-1后,大鼠血浆中游离淫羊藿素的ρmax和AUC0-∞分别为5 896 ng·mL-1,2 470 ng·h·mL-1;游离与结合形式总和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11 598 ng·mL-1,23 303 ng·h·mL-1。大鼠灌胃给予80 mg·kg-1淫羊藿素72 h后,尿、粪样品中游离淫羊藿素的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0.04%和25.09%,游离与结合形式总和的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0.14%和32.46%;大鼠静脉注射给予20 mg·kg-1淫羊藿素72 h后,尿、粪样品中游离淫羊藿素的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0.58%和8.76%,游离与结合形式总和的排泄量分别占给药量的2.48%和10.82%。结论 淫羊藿素给药后在体内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生物利用度较低,主要通过粪便排泄。  相似文献   

15.
张琴  刘莉  刘强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8):617-620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对川芎中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性质的影响。方法 家兔灌胃给药10 g(生药)·kg-1,耳中动脉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清中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Thermo Hypersil GOLD-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5%冰醋酸)(20∶8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322 nm,柱温30 ℃。用3P97计算川芎超微粉和普通粉中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建立了HPLC测定家兔血清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口服普通粉和超微粉混悬液后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符合一室模型,权重为1/C2。普通粉组和超微粉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ke(0.004 97±0.000 60)和(0.005 89±0.000 78) min-1;ka=(0.065 4±0.012 5)和(0.134±0.033) min-1;t1/2(ka)=(10.590±3.323)和(5.162±1.200) min;t1/2ke=(139.52±17.01)和(117.78±15.13) min;tpeak=(42.640±6.882)和(24.359±3.72) min;ρmax=(345.97±50.79)和(387.58±42.58) ng·mL-1;AUC0-t(n)=(80 539±12 826)和(77 295±10 342)ng·min·mL-1; AUC0~Infinite=(93 360±15 832)和(91 058±18 673)ng·min·mL-1。结论 川芎超微粉中阿魏酸在家兔体内的吸收和消除的速度都比普通粉快,AUC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液质联用(LC-MS直接沉淀法测定人血浆匹伐他汀的浓度。方法 Waters Cosmosil Packed Coulmn C18-MS-Ⅱ(2.0 mm×150 mm, 5 μm色谱柱, 流动相为10 mmol·L-1甲酸胺(含0.1%甲酸-乙腈(40∶60, 流速为0.3 mL·min-1, 进样体积为20 μL, 柱温为40 ℃, 样品室温度为15 ℃,采用内标定量法,内标为罗素伐他汀。结果 匹伐他汀线性范围为0.5~1 000 ng·mL-1, 最低检测限为0.1 ng·mL-1, 方法灵敏、稳定、特异性高, 并已成功地应用到人血浆匹伐他汀药动学研究。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可以准确地定量人血浆匹伐他汀的浓度, 适于药理科研。  相似文献   

17.
血浆中葫芦素B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葫芦素B浓度的方法,研究葫芦素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 流动相:甲醇-水(72:28),筛选雌酚酮作内标。样品经萃取纯化后进样,检测波长228 nm,按内标法定量测定。结果 标准曲线在0.5~15μg·mL-1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62),方法回收率在94.11%~99.77%,检测限4 ng,小鼠血浆中最低检测浓度为50 ng·mL-1。日内RSD小于12.12%,日间RSD小于15.63%。葫芦素水针剂小鼠静脉给药后体内的药-时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首次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葫芦素B血药浓度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血浆中葫芦素B浓度及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环酯红霉素的浓度。方法 50 μL血浆样品经正己烷-二氯甲烷-异丙醇(300∶150∶15)液-液萃取后,以甲醇-5 mmol·L-1醋酸铵-甲酸溶液(75∶25∶0.2)为流动相,采用Capcell Pak C18 MG (2.0 mm×35 mm,3 μm)柱分离。使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结果 测定血浆中环酯红霉素线性范围为1.00~2 000 ng·mL-1,定量下限为1.00 ng·mL-1,灵敏度提高了20倍。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6%,准确度(RE)在±0.9%以内。环酯红霉素和内标罗红霉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0.4%和79.3%。每个样品分析时间为2.5 min。结论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环酯红霉素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浆中吡格列酮及其活性代谢产物M-Ⅲ(酮类衍生物)和M-Ⅳ(羟化衍生物)的方法。方法采用WatersXTerraTN C18色谱柱(2.1mm×150mm,3.5μm),Phenomenex C18保护柱,柱温50℃,流动相:乙腈-30mmol·L-1醋酸铵溶液(含0.1%的甲酸和0.05%的三氟醋酸)(35:65),流速0.22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ESI+),选择性监测质荷比(m/z)357.4(吡格列酮),358.2(内标),371.5(M-Ⅲ),373.2(M-Ⅳ)的准分子分子离子峰;血浆样品经盐酸酸化后,采用叔丁基甲醚-氯仿提取,内标法定量。结果吡格列酮,M-Ⅲ和M-Ⅳ分别在11.16~1748.60,3.33~520.50,5.00~687.50ng·mL-1内线性良好(r≥0.9997),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90,1.10,1.20ng·mL-1,3个化合物的方法回收率均在90%-110%范围内,日间和日内RSD皆小于1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稳定性好,适用于临床吡格列酮治疗药物监测,药动学及其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大鼠血浆中脱水葛根素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并探讨脱水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血浆样品加入甲醇沉淀蛋白后,用LC-MS/MS进行测定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SB-C18 column(4.6mm×150minI.D.5.0μm,Agilent,USA),流动相为甲醇(含10mmol·L^-1乙酸胺)-0.1%甲酸溶液(20:80,V,V),流速0.6mL·min^-1,温度40℃。检测应用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选择的检测离子如下:脱水葛根素399.1-281.O,染料木素(内标)271.0-215.0。结果:在大鼠血浆样品中,脱水葛根素浓度在1.5-5400ng·mL^-1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1.50ng·L^-1。准确度在95.73%-103.18%之间,精密度RSD在4.33%-7.86%之间。结论:建立的LC-MS/MS联用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大鼠血浆中对脱水葛根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