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吻合术治疗输卵管绝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再孕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0例。所有入组者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实施手术干预,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对照组行开腹输卵管吻合术。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2年,比较患者治疗后尝试开始性生活及恢复规律性生活的时间,统计两组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尝试性生活时间和恢复规律性生活的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2年,观察组治疗后自然妊娠例数为2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下卵管吻合术,可有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性生活,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取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异位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患者术后宫内妊娠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输卵管切除术而言,开窗取胚术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并且术后患者的再次妊娠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是同时异位妊娠率也低于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6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和宫内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极显著(均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疗效好,输卵管复通率高,术后宫内妊娠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腹腔镜下实施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再次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予以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再次宫内妊娠概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输卵管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均可促使输卵管恢复通畅,但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可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宫腔镜结合腹腔镜行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盆腔黏连分离术+宫腔镜检查+输卵管高压洗注术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盆腔黏连分离术+宫腔镜下双侧输卵管臭氧介入疏通术治疗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统计患者输卵管疏通率与妊娠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率为91.7%,观察组患者输卵管疏通率为93.3%,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成功妊娠率为10.0%,观察组成功妊娠率为26.7%,两组对比显差异明(P0.05)。结论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中,腹腔镜下盆腔黏连分离术+宫腔镜下双侧输卵管臭氧介入疏通术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促性腺激素对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GnRH-a促性腺激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性激素水平、妊娠率进行比对。结果两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时的FSH、LH水平高于对照组,P、E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2年内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nRH-a促性腺激素辅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有助于卵巢功能的改善和妊娠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下使用膨宫仪加压水冲分离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膨宫仪加压水冲分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守手术取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较高,而持续性异位妊娠率及输卵管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通过膨宫仪加压水冲分离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临床优势,且相比传统术式取胚治疗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输卵管堵塞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观察组45例)及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率(91.1%)及妊娠率(75.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效果显著,对优化患者手术指标、提高患者输卵管畅通率与妊娠率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原发性不孕症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和分析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76.00%,对照组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为40.00%,治疗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输卵管再通率,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72.00%,对照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为32.00%,差异明显(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宫腔镜下进行插管通液治疗,观察组联合宫腔镜与腹腔镜进行插管通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疏通率,进行5~14个月随访,观察两组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共65条输卵管发生梗阻,经治疗共59条再次通畅,观察组输卵管疏通率为90.77%。对照组共53条输卵管发生梗阻,经治疗共38条恢复畅通,对照组输卵管再次畅通率为71.70%。观察组的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1.97,P=0.0005),且观察组的峡部梗阻、壶腹部及伞端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14个月,观察组妊娠率为85.71%,对照组妊娠率为5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8.39,P=0.0000)。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卵管性不孕进行治疗有很高的疏通率,能够有效避免再次疏通,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状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指标水平较对照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妊娠率和流产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患者的21.1%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安全、有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77.50%(31/40)、42.50%(17/4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观察分析两种方法对患者再孕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16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来院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输卵管再通和再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出院时HCG含量、再次异位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输卵管再通率和再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输卵管再通,提高再孕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卵管妊娠患者14例,随机分为两组,保留输卵管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和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结果两组比较,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治疗组优于保留输卵管腹腔镜手术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于输卵管妊娠患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1日-2014年5月1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块消失时间以及h CG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妊娠包块消失时间以及h CG转阴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在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236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观察各项术后指标,对比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率及异位妊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输卵管的有效通畅率、有效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症的治疗中,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高有效妊娠率及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宫外孕经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经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实验组予经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优,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内妊娠发生率为80.00%,较对照组50.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β-HCG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应用于宫外孕患者中,可改善其术中出血及β-HCG指标,并提升宫内妊娠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0)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n=40)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妊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2.50%)低于对照组(4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