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状况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状况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16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5、10、15d外周血CD3^+、CD4^+、CD8^+、CD8^+CD28^+、CDl6^+CD56^+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用MTT比色法测定。结果 HCC组CD4^+、CD4^+/CD8^+、CD8^+CD28^+、CDl6^+CD56^+及IL-2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对照组(P〈0.01),CD8^+高于对照组(P〈O.01);肝硬化患者CD4^+/CD8^+及IL-2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Ⅲ、ⅣA期肝癌患者CD4^+/CD8^+、CD8^+CD28^+、CDl6^+CD56^+及IL-2含量明显低于I、Ⅱ期(P〈0.01或P〈0.05)。肿瘤切除术后第5天,CD8^+、CD4^+/CD8^+、CD8^+CD28^+、CDl6^+CD56^+明显低于术前(P〈0.05或P〈0.01),术后10dCD8^+下降,CD4^+/CD8^+、CDl6^+CD56^+高于术前(P〈0.01),免疫抑制逐渐恢复,但CD8^+CD28^+仍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5d未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但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 HCC患者免疫抑制严重且出现早,术后早期免疫抑制程度加重,HOC围手术期免疫状况的检测对围手术期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血补肾法联合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SLE30例,记录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s^+、CD4+/CD8)及NK细胞等指标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并且70%活动期SLE患者出现CD4降低、CD4^+/CD8^+倒置、CD8^+升高趋势,且随着病情的好转CD4^+、CD4^+/CD8^+比值回升(P〈0.05或〈0.01),CD8^+降低(P〉0.05);同样,大部分(77%)活动期SLE患者NK细胞数也随着病情好转而回升(P〈0.05)。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法可改善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失衡,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6与T淋巴细胞亚群、HBVDNA及肝功能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7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试验组及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上述85例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IL-6,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比较2组检测结果及相关性。结果试验各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肝组织损害程度(ALT、TBiL)呈正相关;CD4^+、CD4^+/CD8^+明显降低,与血清IL-6呈负相关;CD8^+明显升高,与血清IL-6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亚组和HBVDNA阴性亚组CD4^+、CD4^+/CD8^+、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细胞和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紊乱,IL-6参与乙型肝炎免疫损害,可作为判断病情、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杨洪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87-3788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AI.B)水平及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方法检测16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观察组)手术前后皿清ALB水平的变化,井与157例健康人(对删组)相比较,同时检测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中CD3+、CO4+、CD8+、CO4/CD8+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LB水平:术前(31.23±2.79)g/L、术后(26.04±2.21)g/L,对照组ALB水平为(39.25±2.37)g/L,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A1.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99、10.49,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CD3、CD4、CD8、CD4+/CD8+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t=7.05、7.12、6.54、4.66,均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血清ALB水平较低,手术可致血清ALB水平进一步下降,加强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低AIJB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5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VDNA载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患者中,HBeAg阳性41例(43%),HBeAg阴性54例(57%)。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平均发病年龄,ALB、TB、CHE、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的ALT、AST分别为(400.37±413.59)U/L和(578.14±600.23)U/L,高于阳性患者的(198.25±215.37)u/L和(254.78±269.16)U/L(P〈0.05)。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载量为(6.17×10^6±8.24×10^1)copies/ml高于阴性患者的(2.39×10^5±6.75×10^1)copies/ml,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HBeAg阳性患者的左肝前后径及右肝厚度分别为(65.12±12.43)mm及(95.37±12.69)mm,均高于阴性患者的(56.78±11.04)mm和(89.34±9.23)mm(P〈0.05)。结论HBeAg阴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与HBeAg阳性患者相比在较低的HBVDNA载量下,仍引起较高的肝损伤和较大幅度的肝脏萎缩。  相似文献   

6.
刘坤  杨亚萍  赵培利  苗亮  孙谢文 《河北医药》2014,(14):2096-209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程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2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CD4^+亚群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亚群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拉夫米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率、肝功能生化指标、并发症及乙肝病毒学的影响。方法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8)和对照组(n=68)。治疗组服用拉米夫定100mg/d,对照组服用复方益肝灵每次4片,3次/d。结果52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77.8%(42/54),伴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下降,P〈0.05;治疗组两年生存率为77.9%,对照组为48.5%,P〈0.05;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分别为8.8%和23.5%,P〈0.05;治疗组52周后13例(31.0%)HBV DNA转阳性,肝功能下降。结论拉米夫定能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延长生存期,但长期疗效有限,应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败的疗效。方法:选择服用阿德福韦无效或复发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改服替比夫定600mg,每日1次,不使用其他护肝药物。结果:服用半年后,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TBIL为(34.2±25.2)μmol/L,与治疗前(50.6±27.8)μmol/L相比,t=2.300,P〈0.05;丙氨酸转移酶(ALT)为(66.5±35.6)U/L,与治疗前(209.3±181.4)U/L相比,t=4.088,P〈0.01;ALT复常率64.3%,HBV—DNA阴转率53.4%,HBeAg阴转率17.9%,HBeAg/抗HBeAg血清转换率3.7%。结论:替比夫定对于服用阿德福韦无效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同样能够迅速抑制其乙肝病毒的复制.使肝功能改善或复常,而且安全、方便,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血糖控制目标对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15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分别给予三种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即:A组(血糖4.4~6.1mmol/L,n=38),B组(血糖6.2~8.3mmol/L,n=40)和C组(血糖10~11.1mmol/L,n=37),对三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第10天A组与B组CD3^+、CD4^+、CD4^+/CD8^+高于C组(P〈0.05),A组CD4^+/CD8^+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院内感染发生率(42.1%、47.5%)低于C组(70.3%)(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合并HBsAg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HBsAg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甲氨蝶呤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对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均给予基础保肝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的变化及发生HBV再激活的情况。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中20例(55.56%)出现HBV再激活,而治疗组24例中,仅有4例(16.67%)出现了HBV再激活,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ALT和TBIL水平分别为(123.47±109.74)U/L和(46.58±59.36)umol/L,高于治疗组的(50.83±48.67)U/L和(20.42±6.11)umol/L(P〈0.05);经拉米夫定抗HBV治疗后,治疗组HBVDNA的log值为(3.110±2.238),低于对照组的(5.651±1.895),P〈0.05。结论甲氨蝶呤系免疫抑制剂,在用于HBsAg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时,需于治疗前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HBV治疗,可有效减少HBV再激活几率,减少乙型肝炎发病几率,以保证抗类风湿治疗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胃肠肿瘤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20例胃肠肿瘤化疗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10)化疗期间同时予以胸腺肽α-1,对照组(n=10)采用单化疗,两组病例在化疗前后分别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前CD4^+、CD8^+和CD4^+/CD8^+分别为(43.7±7.5)、(27.3±2.8)和(1.5±0.1),对照组则为(39.4±6.3)、(30.9±2.5)和(1.2±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CD4^+、CD8^+和NK细胞为(40.6±6.8)、(29.7±2.6)和(19.1±2.7),对照组则为(35.9±5.7)、(33.4±2.4)和(18.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制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为72.5%、60.0%,对照组为40.0%,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和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2.
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与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21.07±5.26)%,与健康对照组(10.04±2.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分别为(22.46±4.35)%、(24.35±6.20)%,显著高于Ⅰ期+Ⅱ期肺癌患者(12.89±3.19)%及健康对照组(10.04±2.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分别为(20.75±4.85)%、(21.52±5.26)%、(19.20±6.4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间外周血CD4^+CD25^+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分别为(20.36±3.12)%、(21.11±4.67)%、(21.30±5.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分化程度的各肺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肺癌的进展密切相关,但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3.
钱文杰 《中国药业》2010,19(3):20-21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一般基础治疗并加用苦参素300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治疗后,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苦参素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进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内毒素(ET)、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GH8u,皮下注射,每天1次,疗程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r)、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ET、IL-2和TN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分别是:T-Bil:(55.9±4.8)μmol/L与(97.8±21.9)μmol/L、ALB:(32.6±4.5)g/L与(28.3±5.0)g/L、PT:(16.6±7.8)s与(23.6±8.5)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ET:(0.38±0.05)EU/ml与(0.58±0.03)EU/ml、IL-2:(28.70±0.06)kU/L与(37.76±0.02)kU/L、TNF:(1.48±0.05)μg/L与(1.63±0.06)μg/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rhGH可以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简称:CSHB)早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5例CSHB早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100mg/d,结合小剂量地塞米松5mg/次,间隔2-3d,好转后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至停用;对照组:仅予综合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TBiL:(35.80±14.50)μmol/LVS(128.50±65.80)μmol/L、ALT:(55.60±20.70)U/LVS(190,80±42.50)U/L)、PTA:(70.20±14.40)%VS(45130±8.80)%及ALB:(36.20±3.50)g/LVS(32.20±2.80)g/L);住院天数明显缩短(67.50±0.50)dVS(107.40±24.50)d:P〈0.01或P〈0.05。治疗组的生存率为94.44%(17/18),对照组52.94%(9/17),P〈0.01;存活者中治疗组的HBV-DNA阴转率88.23%(15/17),对照组为22.22%(2/9),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可有效控制CSHB早期的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指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尹燕耀  肖影群  余宙 《江西医药》2006,41(11):845-846
目的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T淋巴细胞亚型CD4^+、CD8^+表达情况与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总T淋巴细胞(CD3^+)阳性的病人,进行淋巴细胞亚型CD4^+、CD8^+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内T淋巴细胞亚型CD4^+.CD8^+有以下特点:(1)两种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CD4^+、CD8^+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2)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的肝炎肝内CD4^+表达均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相关,随肝脏病变损伤加重,CD4^+增多(P〈0.05)。(3)HBeAg阴慢性乙型肝炎肝内CD8^+表达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无相关性(P〉0.05)。结论提示CD8^+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伤中起到一定作用,与HBeA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进行检验,其结果对于肝硬化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入住本院接受治疗的45名肝硬化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同时,我院对45例肝功能正常的体检人员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参照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对比检验的方法要求患者在早晨进行空腹静脉血的采集,并对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量以及血清胆汁情况进行检测,并对肝硬化患者和正常体检者的相关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量以及血清胆汁酸的具体数值表现为(2316±879)u/L,(30.7±6.1)g/L,(2.7±0.8)mmol/L,(47.3±37.5)μmol/L;而对照组中健康体检者血液检测中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总量以及血清胆汁酸的具体数值表现为(8568±933)U/L,(42.9±2.4)g,L,(4.9±1.0)mm01/L,(5.1±2.1)μmol/L,以上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血液进行检测,使用对比实验可以了解到肝硬化患者肝脏受损程度,对确定肝硬化用药以及治疗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腺样体肥大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与伴儿童OSAHS的腺样体肥大的关系。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腺样体肥大伴OSAHS组30例及正常腺样体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2组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及CD4^+/CD8^+值,并分析2组间的差别。结果OSAHS患儿腺样体组织中CD4^+、CD8^+细胞数及CD4^+、CD8^+值分别为(0.274±0.072)、(0.156±0.058)、(1.850±0.170),均高于正常腺样体组的(0.161±0.079)、(0.109±0.057)、(1.490±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细胞数明显多于CD8^+细胞数。结论OSAHS的腺样体肥大与腺样体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其治疗前后测定值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100例呼吸衰竭患者CD3^+、CD4^+和CD8^+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而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衰竭治疗后CD3^+、CD4^+细胞、CD4^+/CD8^+比值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肝复乐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在护肝、对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恩替卡韦0.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肝复乐片3g/次、3次/d,疗程均为48周。均随访24周,随访期间均继续服用恩替卡韦。结果治疗24周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ALT:(50±31)U/L比(64±40)U/L,总胆红素:(33±19)μmol/L比(43±24)μmot/L,白蛋白:(34±8)g/L比(33±9)g/L,均P〈0.05];同一时段HBVDNA转阴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自48周始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至随访24周末,观察组的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缩小较对照组更明显[(1.29±0.29)cm比(1.33±0.29)cm,(4.1±0.7)cm比(4.2±0.9)cm,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分别由治疗前(9.8±1.5)分和(9.54-1.1)分降至治疗后(7.2±1.4)分和(7.1±1.6)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和肝复乐片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持续抑制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