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观察痔特佳胶囊治疗Ⅰ、Ⅱ期内痔的疗效,我们分别应用痔特佳胶囊和槐角丸治疗内痔,并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肠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秦缓解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安肠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落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肠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肠杆菌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患者大便泄泻、腹胀腹痛、纳差、倦怠乏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便泄泻、腹胀腹痛、纳差、倦怠乏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安肠汤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微环境,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优于对照组的83.3%(P〈9.05)。结果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丹栀逍遥散对伴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评分结果换算成抑郁严重度指数。从139例活动期UC患者中筛选出抑郁指数〉0.5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4.1%(P〈0.05)。结果表明,伴有抑郁的UC患者服用丹栀逍遥散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我院采用中药保留灌肠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7例。结果显示,痊愈37例,显效47例,有效3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6.85%(123/127)。结果表明,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疗法,对172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显示,172例中治愈60例,显效56例,有效50例,无效6例,有效率96.5%。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无副作用,操作简单,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中药直肠点滴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 ,通过直肠黏膜的迅速吸收发挥药效 ,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近年来 ,许多学者采用直肠给药法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溃疡性结肠炎是大肠的炎性病变 ,最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 ,病变主要在黏膜及黏膜下层[1] ,以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和黑急污熏等为主症 ,似属祖国医学中的“肠风”、“久痢”范筹。由于病因未明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我们采用中药直肠点滴法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 30例 ,病变直肠者 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配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白头翁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配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促进结肠黏膜修复,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口服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55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疗程为6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结肠镜复查结果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效果、结肠镜复查结果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常规疗法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免疫抑制剂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肠黏膜指标水平、肠道屏障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三叶因子3(TFF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肠黏膜TFF3、E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DAO、D-LA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EGFR和TFF3表达水平,调节肠...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健脾理肠汤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将96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理肠汤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1.7%,对照组7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健脾理肠汤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方法,根据UC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采用中药灌肠与柳氮磺吡啶栓直肠内给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UC35例,并与对照组21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1.4%(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20%,对照组为4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加柳氮磺吡啶栓直肠内给药治疗UC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槐榆炭方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槐榆炭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5-氨基水杨酸肠溶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M ayo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对28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行脓肿一次性切开术、脓肿切开挂线术、一次性脓肿切开加高位置管引流术、一次性切开加虚线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一期愈合277例,形成瘘管3例,治愈率98.9%。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中药溃结煎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将80例确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分次口服,甲硝唑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组同时配合自拟溃结煎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6例,有效14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有效率85%。两组有效率及1年后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中药溃结煎配合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既缩短了疗程,又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溃疡性结肠炎复发与饮食的关系,观察酒精、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对该病复发的影响,指导该病复发的预防。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患者的饮食习惯、饮食规律进行调查,探索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规律。结果显示,酒精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关系不确定;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与该病复发有明确关系。结果表明,为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应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暴饮暴食等对胃肠道的刺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复合乳酸菌在溃疡忭结肠炎(UC)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0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分为两组.各15例,一组予复合乳酸菌胶囊(聚克,联合奥沙拉嗪治疗(A组).一组誓纯予奥沙拉嗪治疗(B组)。聚克的用法为每次0.66g(2粒)口服,每天3次;奥沙拉嗪的用法为每次1g口眼,每天4次。两组均治疗1周。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疾病活动指数、肠镜指数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A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剂加奥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安全、疗效肯定,优于单用炎沙拉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与末段回肠炎的相互关系,对68例UC结肠镜检查末段回肠的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8例中66例发现末段回肠炎症病变占97.1%,其中32例在第1次复诊时发现存在末段回肠炎性改变,另外34例在第2次复诊时出现末段回肠的病理改变;两次复诊时间间隔为10~14个月。结果表明,末段回肠慢性炎症改变是UC在小肠的另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