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省部联动项目湖北江陵县血防联系点2009-2013年防治措施及效果,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江陵县及该县国家级监测点祁渊村2009-2013年人畜查治病、钉螺调查与控制、传染源综合控制措施等血吸虫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及人畜病情、钉螺及感染性钉螺面积等疫情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县2009-2013年流行村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2009年的2.60%、1.91%,降至2013年底的0.63%、0,分别下降了75.79%、100.00%。感染性钉螺面积从2009年的128处136.68 hm2下降至2012年、2013年的连续2年0处。国家级疫情监测点祁渊村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2009年底的1.34%、2.33%,降至2013年的0.64%、0,分别下降了52.24%、100.00%。活螺密度与感染性钉螺密度分别从2009年底的0.70只/0.1 m2、0.000 5只/0.1 m2,至2013年底分别降为0.57只/0.1 m2、0,分别下降了19.05%、100.00%。结论江陵县实施"省部联动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新机制防治成效显著,为推进江陵县下阶段血防工作,建议以传染源控制的巩固与监测、消灭垸内钉螺及加强流动人口监管等3个方面为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HA对6岁以上人群进行病情监测,其阳性再用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耕牛采用塑料顶管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螺情调查:垸内可疑地带,采取全面搜索;垸外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进行。结果人群平均受检率为91.24%,IHA阳性率下降了63.14%;病原学阳性率下降了57.05%;农民和渔民的粪检阳性率分别下降了69.23%和66.67%;耕牛阳性率下降了71.35%,钉螺面积下降了46.61%。结论对农民、渔民应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切实落实以机代牛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咸宁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咸宁市血吸虫病疫情。方法收集各县市疫情及防治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09年全市钉螺总面积6 462.97万m2,垸外钉螺面积占总面积的88.66%,是该市血吸虫病的主要疫源地。该市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为1.49%,为历史最低水平,但仍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1.38%,耕牛感染率为1.34%。结论加强垸外钉螺控制工作,实施以机代牛、洲滩禁牧等措施是确保该市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邺区血吸虫病疫情情况,为控制血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建邺区2003-2009年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7年全区累计查出有螺面积4.52 km2,灭螺面积17.88 km2;累计解剖钉螺20 615只,查获阳性螺5只;累计血清学查病22 788人,查出阳性者118人,阳性率为0.52 %...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武汉市2013-2017年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12个血吸虫病流行区的28个监测点人群、家畜查治病和钉螺、野粪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本地居民累计血检76824人,阳性1470人,1462名粪检,粪检阳性33人,各年人群感染率分别为0.13%、0.05%、0.03%、0%、0%;血检阳性率分别为1.77%、1.72%、2.39%、2.23%和1.48%,下降16%;2015年5例粪阳病人全部为垸内型,2016年、2017年血阳率垸内亚型大于垸外(〖XC五号.EPS;P〗=88.69,P<0.001),2013-2015年粪阳与2016-2017年血阳人群年龄主要集中于50岁以上,职业主要集中于农民和渔船民。连续5年未发现阳性家畜。全市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活螺平均密度由0.048降至0.032只/框,垸外洲滩亚型由0.21逐年降至0.018只/框,垸内亚型呈波浪状起伏;2015-2017年垸内有螺框出现率高于垸外(χ2=200.61,P<0.001)。未发现阳性野粪。结论 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平稳下降,人、畜、螺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今后应继续筑牢防控监测体系,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沼型地区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相应的防治策略及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洞庭湖及长江中游5个湖沼型县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2个乡镇121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为监测点,调查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人畜感染状况、家畜饲养方式、垸内外钉螺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其原因。结果2012-2013年5个县市共调查6~65岁常住居民119 708人次、耕菜牛(主要传染源)19 828头次、钉螺孳生环境10 646.22 hm2,至2013年,监测区域内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85%和0.48%,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32.98%、64.55%和100.0%,疫情比往年有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同年全国其他地区。影响血吸虫病的主要因素仍是敞放于有螺地带的家畜(R复相关=0.64,P<0.05)以及具有疫水接触频率高的职业人群(RR=1.75)。结论湖沼型地区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需继续加强以家畜传染源控制为主、查治病、查灭螺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血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建国40周年前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对今后的防治工作必将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一、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及危害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有漫长的历史,根据1971年在我国湖南省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和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出土的西汉男尸查出血吸虫卵证实,至少早在2150年前血吸虫病就在我国流行。1905年在湖南省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核评估湖北省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根据国务院血防办关于《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评估方案》要求,查阅、审核全省23个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08、2009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随机抽取63个疫情较重村(洪山区、江夏区、荆州开发区各抽取1个村,其他20个县每县抽取3个村),现场调查人、牛血吸虫病感染和资料整理归档情况,考核和评估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防治资料表明全省5433个流行村(2008年为5431个,2009年行政区划调整)人群、家畜感染率均降至3%以下。23个县、63个抽样村2008-2009年资料均系统、规范,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疫情变化的档案资料。现场考核的23个县3918个流行村目前的人、畜感染率均在3%以下,以县为单位,人群感染率最高的是沙市区和洪湖市(均为2.77%),耕牛感染率最高的是赤壁市(2.76%)。现场调查63个流行村,人、牛感染率均在3%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最高的村为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2.46%);耕牛感染率最高的村为公安县闸口镇红安寺村(2.78%)。结论全省流行村人群、牛感染率均降至3%以下,2008-2009年2年没有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单位反映病情、螺情变化的档案资料,血吸虫病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省尚有16个县、区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其中南京(9个)、镇江(4个)和扬州(3个)流行区,受多种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预防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现将全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现状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1现状1.11995年疫情(1)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  相似文献   

10.
潜江市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全面地掌握潜江市血吸虫病疫情现状,认真落实国家卫生部《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预案》,市血防办于2003年组织专人对全市血吸虫病疫情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钉螺面积为33674.5亩比1998年增加18095.5亩。病人为18114人,比1998年增加9021人。现就疫情回升的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潜江市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89年以来的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和回升原因,探讨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采取查阅历史资料及现场调查的方法,对防治疫情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分析。结果1989年以来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很大。1999年与1989年比,钉螺面积减少1949.41万m~2。.下降66.78%;疫情下降74.81%;流行村减少20个,下降率为6.94%。2000年以来疫情回升严重,2002年与2000年比,钉螺面积回升1343.42万m。.回升率为149%;疫情回升11251人,回升率为163.94%;流行村增加11个.回升率为4.15%。结论结果提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必须加大防治工作的力度,一定要狠抓,一抓到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为2013年全省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依照《2012年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目标任务考核评估方案》,在全省开展人、畜(耕牛)血吸虫病情、螺情现场评估、质量控制及疫情档案资料等考核。结果在全省疫情控制县(市、区)抽取57个流行村考核,居民血吸虫平均感染率0.57%,以村为单位最高为1.49%;耕牛血吸虫平均感染率0.19%,以村为单位最高为1.41%;对有螺环境进行现场抽查,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传播控制县(市、区)抽取39个流行村考核,耕牛血吸虫平均感染率0.07%,以村为单位最高为0.99%。查阅全省疫情档案资料显示:2012年全省人、畜血吸虫感染率>1.00%的行政村数较2011年减少64.19%;全省2012年秋季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2012年未出现当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结论全省63个县(市、区)实现了2012年血防工作目标。通过考核评估发现的3个危险因素将是全省下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来,潜江市肺结核疫情较为严重,发病率居高不下.为探讨结核病防控规律,进一步推广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有效控制结核病传染源,对全市2002-2009年肺结核病疫情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2002-2009年肺结核病人初诊登记本、病人登记本、痰检登记本、季(年)报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肺结核病例信息.人口资料来源于潜江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2008-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分析2013年达到传播控制目标的难点与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2012年荆州市9个县(市、区)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全市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15%和0.44%,分别比2008年下降65.77%和84.56%;以行政村为单位,人、畜血吸虫感染率≥1%的村数分别为316个、47个,占总流行村个数比例分别由2008年76.57%、70.54%降至2012年16.84%、2.50%。未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例,5年来未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2012年秋季未查出阳性钉螺。结论 2008年以来,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各项疫情指标离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有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为2013年全市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考核作好全面准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包括本报本和外报本)到位情况,探讨提高患者发现效果.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渭南市结核病专报系统中非结防机构报告的10 561例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对患者的转诊、到位、未到位数据进行线性趋势性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3年非结防机构对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率为分别62.08%(1 280/2 062)、66.88%(1 383/2 068)、60.98%(1 277/2 094)、70.85 %(1 602/2 261)、73.89%(1 534/2 076);追踪到位率分别为67.51 %(505/748)、82.23%(560/681)、85.33%(692/811)、85.41% (562/658)、80.22% (434/541),外报本占所有追踪未到位比例分别为95.06%(213/243)、85.12%(103/121)、94.12%(112/119)、90.63%(87/96)、91.59%(98/107);总体到位率分别为88.32%(1 819/2 062)、94.15%(1 947/2 068)、94.32%(1 975/2 094)、95.75%(2 165/2 261)、94.85%(1 969/2 076).转诊到位率(x2趋势=66.38,P<0.01)、追踪到位率(x2趋势=25.63,P<0.01)和总体到位率(x2趋势=89.04,P<0.01)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外报本占所有追踪未到位比例,无明显下降趋势(x2趋势=1.59,P>0.05).结论 2009-2013年渭南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及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外报本患者追踪未到位人数占所有追踪未到位患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7.
2000-2009年西昌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系统、准确了解西昌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掌握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流行趋势和防治过程中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0-2009年每年春季开展钉螺调查,秋季开展人畜血吸虫病情调查,并开展化疗和灭螺等防治措施。结果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从2000年的29.95%逐年下降,2009年未发现新病例;2000年耕牛感染率分别为6.67%,2002年以后年未发现病牛;钉螺面积从2000年的17500m2下降到2009年的4520m2;2000-2004年钉螺感染情况为0.07%0.29%之间波动,2005年以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西昌市2000-2009年血吸虫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提高湖北省基层血防专业技术人员血吸虫病检测检验能力,保证血吸虫病查病工作质量.方法 对湖北省21个疫区县(市、区)全年血清学、病原学检测质量进行考核.结果 抽查21个流行村,共复核血清样本9 342份,总符合率98.58%,总误检率为0.94%,总漏检率为8.87%,本地检测结果与复核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26,P<0.01).抽查13个流行村296份阳性血清,样本滴度≥1∶80的占检测总数的17.50%,垸内型、垸外洲滩型和丘陵型3类地区阳性血清样本滴度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x2=19.79,P=0.071).抽查了15个监测点的Kato-Katz片,共复核316张,其中阳性片23张,阴性片293张,总符合率100.00%;结论 血清学、Kato-Katz片总体符合率较高;漏检率较高的原因有血清样本保存不规范和检测人员对弱阳判断存在误差;各地区需要对IHA高滴度人群进行监测与管理,要继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