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刺加巨刺治疗面肌痉挛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肌痉挛是针灸科常见病。笔者将《内经》中毛刺和巨刺法结合,治疗面肌痉挛3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对此尚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均欠理想。笔者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盛灿若教授临证多年,根据盛师经验,在临床上采用美容针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患者2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吊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33例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刘佩云,肖沛关键词面肌痉挛;吊针;针刺疗法自1986年以来,笔者采用“吊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取得满意疗效,与常规针刺法相比较,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吊针组:33例,男1...  相似文献   

4.
针灸毛刺治疗面肌痉挛3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刺是针灸中的一种刺法,源于《灵枢·官针》篇中的九刺曰:“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笔者自2001年6月至2005年4月采用毛刺配合体针治疗面肌痉挛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5年;轻者仅有一侧眼轮部间歇性颤搐;重者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搐。全部病人神经系统检查均无阳性体征。2治疗方法毛刺:选取颤搐剧烈的眼轮部及口角周围,1次取3~5处,采用1寸针,针刺深度为0.8~1分。留针1小时。配穴:以眼周颤搐为主者取承泣、四白、太阳、翳风;口角…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15-316
蔡圣朝教授治疗面肌痉挛,注重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将面肌痉挛分为风邪中络与血虚风动两种证型,同时运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并提出调补、熄风、解筋六字治疗原则,针刺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肌痉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抽搐为特征,常由下眼睑的眼轮匝肌轻微颤搐开始,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多见于中年妇女,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多。发病原因不明,少数由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引起,可因精神紧张、劳累、焦虑、面部运动等因素使病情加重。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笔者采用毛刺患侧、巨刺健侧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3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均来自门诊,治疗组37例,其中男11例,女26例;…  相似文献   

7.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以阵发性面肌抽搐为主的顽固性疾病。笔者用针刺治疗此病5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21~30岁者13例,31~40岁者19例,41~50岁者18例,51~63岁者6例;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体针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60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头体针毛刺法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经30天治疗后,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吊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面肌痉挛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冰  牛建华 《山西中医》1996,12(5):30-31
吊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面肌痉挛21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周冰张桓虎太钢胜利桥医院牛建华关键词面肌痉挛针刺疗法面肌痉挛病情比较顽固,笔者自1993年7月至1996年5月采用吊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0.
浮刺法治疗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阵发性不规则的半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为半面痉挛,偶尔见于两侧。多见于中年以上女性,但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且呈年轻化趋势。该病症状开始仅有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以后逐渐发展至面部其他肌肉,严重者可波及口角,直至扩展到整个面肌发生痉挛。发病时间短,发作频率高,属中医学“筋惕肉明”范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对面肌痉挛进行了多种疗法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1983年以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药物治疗杨氏[1]认为本病属“胃风”范畴,其发病与风邪密切相关,无论外风或内风皆可侵袭或循经上扰面部经络而发生本病。故治疗以祛风为大法,重用黄芪、白术、防...  相似文献   

12.
13.
面肌痉挛,中医学称为“筋惕肉臑、“胞轮振跳”等。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笔者以针刺治疗53例,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48岁,以40~50岁多见;病程最长4年,最短3星期。2治疗方法2.1取穴主穴取太冲、风池、翳风、三阴交。情志抑郁,肝气不疏者加内关、神门、阳陵泉;脾湿痰热,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阴陵泉、太溪;风寒之邪留滞经脉者加合谷、外关。2.2针刺方法各穴常规消毒,太冲采取斜刺,方向逆肝经方向。其余各穴均直刺,三阴交要求针感很强,每隔10 m in…  相似文献   

14.
辨证取穴针刺治疗面肌痉挛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以阵发性不自主面部肌肉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从眼睑周围开始逐渐向面颊部及口角部肌肉抽搐。严重者单侧整个面肌发生抽畜 ,一般多因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诱发或加重。笔者自 1 995年以来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本病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 9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4例 ,女 35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71岁 ;病程最短 8天 ,最长达 6年 ;风寒阻络型 9例 ;气血亏虚型2 3例 ;阴虚风动型 2 7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局部取翳风、下关穴 ,根据痉挛部位的不同分别选取太阳、丝竹空透鱼腰、颧透迎香、地仓透颊车…  相似文献   

15.
面肌痉挛是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以中年女性为多见。多自眼轮匝肌或唇肌开始,呈轻微的肌肉颤搐,可逐渐向颜面其他表情肌扩散。尤以口角抽搐最明显,肌收缩常伴眼裂缩小。每次抽搐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因情绪紧张、劳累、失眠、烦躁后加重,于注意力转移或睡眠中消失。本病进展缓慢,但迁延难愈。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治疗本病78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悬针治疗面肌痉挛1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雅俊 《山西中医》2005,21(4):16-16
2002年4月至2005年2月,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在病灶局部采用皮内排行悬针的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128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在于介绍透穴针法对面肌痉挛的治疗及临床疗效观察,强调刺法应以按面部肌纤维方向进行穴位透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7例均来自门诊,其中男26例,女21例,左侧28例,右侧19例;发病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天。中医辨证为血虚生风型15例,心脾两虚型12例,肝风内动型20例。1.2治疗方法:取穴,患侧阳白、丝竹空、太阳、颧、颊车、地仓、水沟、合谷。其中眼睑抽搐以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口角抽搐以水沟透地仓;面颊抽搐以地仓透颧耀、颊车透大迎,根据具体病情选用2~4组。血虚生风者加足三里,…  相似文献   

18.
针刺辨证施治治疗面肌痉挛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辨证施治治疗面肌痉挛43例疗效观察100853北京301医院针灸科张旭东陈挛性面肌痉挛是针炙临床上顽症之一,性面肌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可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以眼周和口角抽搐为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并有轻微肌无力和...  相似文献   

19.
针刺结合穴注治疗面肌痉挛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肌痉挛,是一种以阵发性面肌抽搐或疼挛为主要表现的顽固性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维生素B_(12),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大的  相似文献   

20.
竹针配合按摩治疗面肌痉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伟 《新中医》1999,31(7):29-29
自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竹针配合足部按摩治疗面肌痉挛,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中,男5例,女15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5年;眼睑颤动14例,眼睑颤动并眼角口角抽动5例,口唇抽动1例。2治疗方法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