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一种严重疾病 [1 ] ,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从 1993年 6月至 1997年 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 78例 ,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一步探讨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1 资料与方法我院从 1993年 6月至 1997年 12月 ,共住院分娩 2 976人。按胎儿娩出后 2 4小时内失血量≥ 5 0 0 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本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 .6 2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37岁 ;初产 70例 ,经产妇 8例。以 78例产后出血为主 ,按1∶ 2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 312例作配对对照分析 ,均选产后出血分娩前后的病例各 2例 ,…  相似文献   

2.
174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后出血为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居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为提高防治水平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本文对 1993~ 1999年 7年时间产后出血病例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993~ 1999年本院分娩产妇共 340 1例 ;按面积法、容积法和称重法三种方法测算。2 结果2 .1 产妇产后出血原因构成 :本院 7年收住院分娩总数 340 1例 ,按胎儿娩出后 2 4小时阴道出血量 5 0 0 ml者诊断为产后出血。发生产后出血 174例 ,发生率 5 .11% ,174例中发生出血量 5 0 0~ 10 0 0 m l 145例 (83.9% ) ;10 0 0~ 15 0 0 ml 2 2例(12 .6 4% …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长期困扰产科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是我国目前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是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和健康的产科并发症。为了解本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正确治疗,寻求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现将我院70例产后出血孕产妇作一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09年3月分娩患者3864例,产后出血70例,年龄18~47岁,中位年龄28.5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29例。  相似文献   

4.
<正>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又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后健康,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时分析病因且成功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发病率是关系到产妇安危的重点。本文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的产妇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妇产科的产妇资料,共有2810例产妇分娩,其中初产妇为2087例,经产妇为723例;孕周32+3~44+5周,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有43例,年龄18~44岁,平均(25±6)岁。  相似文献   

5.
董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7):880-880
现对我县产后出血死亡的12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根据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统一表格,对壁山县内有正式户口的死亡产妇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格,然后由壁山县孕产妇死亡评审组对孕产妇死因进行评审。2结果1998年~2002年壁山县活产数19575例,孕产妇死亡15例,其中因产后出血死亡12例,是壁山县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2.1一般情况:12例孕因产后出血的产妇死亡病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42岁;孕周37~40周11例,早产1例,经产妇为10例,初产妇2例,产前检查:未行产前检查6例,检查1~4次3例,5次以上3例;计划生育情况:有生育计划的4例,无…  相似文献   

6.
在产科专业中 ,产后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 ,我们于 1 999年 5~ 1 0月应用卡孕栓肛门给药与催产素静脉给药对预防产后出血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应用卡孕栓组产后出血明显少于催产素组 ,具有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 999年 5~ 1 0月本院产科住院产妇足月妊娠无合并症及并发症、单胎头位、近期内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无前列腺素禁忌症、自然临产者 1 4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卡孕栓组 90例 ,对照…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通过积极治疗,其中90%的产妇可以避免死亡[2]。积极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院52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足月分娩孕产妇24226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522例,占分娩总数的  相似文献   

8.
<正>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PPH),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因此,积极寻找产后出血的病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控制产后出血,才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本院选取了98例在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产妇,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依据产后出血诊断标准,本院共有产妇4 089例,其中产后出血98例,剖宫产产妇31例,顺产产妇67例,无死亡病例,其年龄  相似文献   

9.
62例产后出血病人的抢救光泽县医院万梅兰产后出血是分娩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自1991年1月~1994年6月抢救产后出血62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991年1月~1994年6月共收治产妇2590例,发生产后出血62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贫困山区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O~2003年我县分娩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产后出血原因,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自2004年起实施.调查2O04~2006年分娩的产妇状况,并评估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4年内活产数30076例,产后出血399例,产后出血率为1.33%,因产后出血死亡6例.孕产妇死亡率为4 3.22/10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后,3年内活产数23503例,产后出血142例,产后出血率为0.60%,因产后出血死亡0例.孕产妇死亡率为0.结论 采取有效措施实地救助,对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赣榆县1985~1993年因缩宫素使用不当致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宫素 (催产素 )可诱发、加强宫缩 ,是妇产科引产、催产以及产后、流产后防治出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但使用不当可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现就本地区因缩宫素使用不当所致产妇死亡共 12例作一分析 ,以此作为基层接产人员的借鉴。1 资料来源本资料来源于 1985年 1月 1日至 1993年 12月 31日的孕产妇当年死亡报告卡及次年的死亡补漏调查 ,凡与缩宫素应用有关的 ,经专人复核 ,确认其死亡原因 ,进行统计分析。2 资料分析2 .1 一般情况  9年共死亡孕产妇 79例 ,其间活产数 12 6 910人 ,死亡率为 6 2 .2 5 / 10万 ,其中因宫缩素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占产妇四大死亡原因的首位,WHO曾公布一项数据,每年全球有515 000例孕妇死亡,产后出血占25%[1]。为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总结我院产后出血65例临床资料,以阐述产后出血的相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我国农村尤为明显。根据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资料统计 ,产后出血所致孕产妇死亡占所有产妇死亡的40.5 %[1],为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乏力 ,而产科其他并发症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其发生率约为1%~2%。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还是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均显示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仍为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及时采取有效对策,积极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产妇病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发生的43例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韦亚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70-1571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将我院产后出血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处理原则 ,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保障产妇健康。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我院1993年1月~1998年12月共分娩3001例 ,发生产后出血126例 ,占4 17% ,产后2小时内出血120例 ,产后2~24小时内出血6例。1 2产后出血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101例 ,占80 16%。胎盘因素 ,包括胎盘滞留、粘连、残留、植入等共14例 ,占11 11%。软产道损伤 :包括子宫下段及宫颈裂伤、阴道壁损伤或血肿、侧切口延伸11例 ,占8 73%。无凝血功能障碍病例…  相似文献   

16.
王会先 《首都医药》2002,9(5):68-68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为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妇生存质量,作者对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3月间发生和收治的106例产后出血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出血25例临床分析莆田市涵江区医院刘峰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健康,危及生命安全,占产科死亡率22%,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现将我院1995年1~12月产后出血25例分析如下,以探讨产后出血有关因素。一、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 2 4小时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 4 0 0ml者。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并发症之一 ,国内报道其发生率约为 1~ 2 % ,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 ,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 ,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间发生的 32例产后出血的分析 ,结合本人的护理体会 ,浅谈一下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的对策。1 临床资料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间 ,我院共分娩 2 5 2 0例 ,产后出血 32例 ,发生率为 1 2 7%。按引起产后出血的主导因素分类 ,围产后宫缩乏力…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资料,还是全国孕产妇死亡检测结果,均显示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近年资料表明,我国孕产妇死亡率有所回升.而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就要弄清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本研究就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住院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求对产后出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制定干预措施,达到防治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产后出血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病率为5%~10%。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下,高龄及瘢痕子宫妊娠等高危因素的产妇比例呈上升趋势~([1])。二次剖宫产比率明显增加。孕妇年龄增大,肌纤维弹性降低,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之一,而瘢痕子宫下段肌纤维连续性破坏,弹性降低,影响宫缩,易引起术中术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因此,有效的宫缩剂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山西省妇幼保健院300例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分娩产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