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自2009-06—2015-06在本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2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肝硬化患者和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各12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资料。结果单纯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患者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除腹水外,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钠(Na+)、血氨(AM)、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在2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组患者与预后相关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Na+异常、血清TBIL异常、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HE分期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血AM异常、ALB异常、SCr异常、PT异常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钠、血氨、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是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血钠异常、血清总胆红素异常、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性脑病分期是影响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生肝性脑病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脑氧利用率(O2UCc)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选取2013-09-2014-08收治的70例肝性脑病合并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随机分为2组,病情3~4期者为观察组,1~2期者为对照组,每组35例,采集颈内动脉、静脉血,分别统计2组的颈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颈内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S(a-v)O2及脑氧利用率[根据公式O2UCc=(Sa-v)O2/SaO2],并对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年龄、性别和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程、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蛋白、总胆红素、Child-Pugh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vO2、S(a-v)O2及O2UCc分别为(43.53±7.81)%、(57.82±5.78)%、(59.35±5.84)%,对照组分别为(62.45±3.23)%、(35.47±3.32)%、(36.24±2.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共存活29例,41例死亡,存活与死亡患者SvO2、S(a-v)O2及O2U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性脑病合并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氧代谢障碍,O2UCc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各种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血氨水平,探讨它们在肝性脑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2006—03~2008—02收集乙肝、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住院患者48例,在住院期间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中TNF-a和血氨水平,判断它们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观察治疗后TNF-a、血氨水平和肝功能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转归。结果 合并有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TNRa和血氨水平比无肝性脑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肝性脑病患者的TNF-a和血氨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肝性脑病患者接受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发现TNF-a和血氨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TNF-a和血氨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它们可能直接参与肝细胞功能损伤和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反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原因分析。方法 2010-06—2012-06,我院诊治的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50)和死亡组(n=10),对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放腹水、强利尿、高蛋白饮食、电解质紊乱,以及便秘等诱因,都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TBIL、ALB、Cr、PT水平的升高,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肝性脑病分期越高,其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结论诱因、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肝性脑病分期,都是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各种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08-2007-08乙肝、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住院患者84例,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分为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与乙酰谷酰胺治疗组(各42例),治疗5~7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氨和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2组患者均经过5~7d治疗后,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患者显效22例(52.4%).有效16例(38.1%),无效4例(9.5%),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0.5%;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患者显效16例(38.1%),有效14例(33.3%),无效8例(19.1%),死亡4例(9.5%),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发现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患者的血氨水平比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而2组之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步骤,门冬氨酸联合鸟氨酸是控制肝性脑病发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门冬氨酸和鸟氨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各种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08~2007-08乙肝、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住院患者84例,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分为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与乙酰谷酰胺治疗组(各42例),治疗5~7d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记录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氨和肝功能,判断临床疗效变化。结果2组患者均经过5~7d治疗后,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患者显效22例(52.4%),有效16例(38.1%),无效4例(9.5%),无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90.5%;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患者显效16例(38.1%),有效14例(33.3%),无效8例(19.1%),死亡4例(9.5%),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发现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患者的血氨水平比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而2组之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步骤,门冬氨酸联合鸟氨酸是控制肝性脑病发生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2—2014-12入住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82例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同期选择82例单纯肝硬化患者进行比较,总结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82例肝性脑病患者中,基础病因以乙肝肝硬化最多,占52.44%(43/82)。诱因方面,80例具有明确的发病诱因,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占26.82%(22/82),其次分别为感染、高蛋白饮食、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便秘、镇静剂使用。肝性脑病组患者血氨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6.537,P0.001)。肝脏功能比较,肝性脑病组患者ALT和AST水平显著高于单纯肝硬化组(t=5.142,P0.001;t=3.652,P0.001),而白蛋白水平降低,与单纯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P=0.041)。2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计数、PT、血清肌酐、血糖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静脉直径和脾门静脉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性脑病患者主要以乙肝肝硬化为基础病因,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诱发因素,临床应加强肝性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肝性脑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血氨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各种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氨水平,探讨它们在肝性脑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2006-03~2008-02收集乙肝、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住院患者48例,在住院期间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中TNF-α和血氨水平,判断它们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观察治疗后TNF-α、血氨水平和肝功能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转归。结果合并有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TNF-α和血氨水平比无肝性脑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肝性脑病患者的TNF-α和血氨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肝性脑病患者接受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发现TNF-α和血氨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TNF-α和血氨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它们可能直接参与肝细胞功能损伤和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乙酰谷酰胺联合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12-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肝性脑病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患者在口服乳果糖及支链氨基酸基础上,采取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2次/d;乙酰谷酰胺0.6 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次/d.对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乙酰谷酰胺0.6 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1次/d.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清醒时间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总有效43例(89.6%),死亡2例(4.2%);对照组总有效25例(62.5%),无效15例中12例(30.0%)死亡.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降低,清醒时间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确切疗效,优于采取乙酰谷酰胺的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10.
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肝性脑病时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2005-08~2006-12 因乙肝肝硬化出现的肝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乙酰谷酰胺治疗组(n=30)和门冬氨酸、鸟氨酸对照组(n=30),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分析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乙酰谷酰胺组显效7例(23.3%),有效12例(40.0%),无效8例(26.7%),死亡3例(10.0%),总有效率为63.30%;而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组显效15例(50.0%),有效12例(40.0%),无效3例(10.0%),无死亡,总有效率为90.0%;2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1).另外,检测2组患者的肝功能,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2组间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联合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是治疗乙肝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综合降低血氨浓度治疗乙肝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综合降低血氨浓度,观察治疗乙肝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乙肝肝硬化出现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降低血氨治疗组(包括口服乳果糖、醋酸灌肠、乙酰谷酰胺静脉注射,n=30)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n=28),1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21例(70.0%),有效9例(30.0%),无效0例,无死亡,总有效率100%;而乙酰谷酰胺治疗组显效8例(28.6%),有效8例(28.6%),无效7例(25.0%),死亡5例(17.8%),总有效率为57.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治疗组死亡率和血氨浓度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降低血氨浓度是控制乙肝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2.
杜密克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杜密克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由乙肝或丙肝致肝硬化而出现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4).治疗组接受杜密克口服液,对照组接受常规护肝治疗,经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变化.结果 杜密克组显效9例(28.1%),有效14例(43.8%),无效9例(28.1%),死亡2例(6.3%),总有效率为71.9%;而对照组显效2例(8.3%),有效3例(12.5%),无效19例(79.2%),死亡5例(20.8%),总有效率为2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杜密克组血氨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 杜密克是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在肝衰竭并肝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肝功能衰竭并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肝、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总胆红素、血氨、PT A (凝血酶原活动度)、Glasgow 昏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总胆红素、血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Glasgow 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肝性脑病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 A RS治疗,肝功能改善显著,肝性脑病清醒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合并肝硬化肝病变患者接受大体积肝脏切除或其后进行肝移植手术可能造成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公认的肝功能评估方法是Child 分级方法,包括了3个临床指标和2个生化指标,但它不能直接评估肝细胞的功能状态。 目的: 应用生物荧光法定量分析三磷酸腺苷作为肝功能监测手段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比观察,于2005-01/2006-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 对象:选择肝部分切除患者32例,术中根据肝脏形态学改变分为3组:正常组7例,组织病理学没有明显硬化发现;大结节肝硬化组9例;微小结节型肝硬化组16例。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常规及肝生化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无菌收集肝手术切除病变旁肝组织标本,酶解消化、细胞悬浮、培养、离心、肝细胞计数,提取三磷酸腺苷并检测其含量。 主要观察指标:换算出每个肝细胞的三磷酸腺苷含量,进一步将三磷酸腺苷含量与术前肝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①大结节肝硬化组单位肝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及小结节肝硬化组(P=0.000 1,0.004)。小结节肝硬化组三磷酸腺苷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4)。②单位肝细胞三磷酸腺苷含量与术前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总胆红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09 3, P=0.000 2;r=0.614 5, P=0.000 2)。 结论:肝细胞三磷酸腺苷水平检测可以评估肝实质储备功能,也可用于预测肝切除手术风险及选择肝移植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5.
A simple, objective method for measur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utomated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EEG) was tested for its prognostic value in a group of 60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and in 10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c insufficiency. A high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grade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nd survival. This study further validates the clinical value of objectively grading hepatic encephalopathy by spectr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定量分析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脑功能的异常改变,探讨DWI和DTI在MH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肝硬化患者经神经心理测试评分量表测试后,分为MHE组16例和无MHE单纯肝硬化组14例,同时选取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DWI与DTI扫描,选取脑内8个部位为感兴趣区,计算各部位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18例肝硬化患者于T1WI图像上可见到双侧内囊、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额叶、枕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尾状核头部由正常组、单纯肝硬化组至MHE组ADC值逐渐增加,且MHE组的ADC值较肝硬化组和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膝部和压部的FA值由正常组、单纯肝硬化组至MHE组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与DTI联合应用能够预测肝硬化患者MHE的进展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成肝干细胞及肝细胞,从而参与肝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和重构。 目的:进一步验证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后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骨穿采集自体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单核细胞培养 4 d后经肝动脉插管将其移植入肝脏。移植后4周观察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与结论: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患者移植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移植前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分别为29.43 g/L,2 378.5 U /L,47.4%,112.78 U/L,79.36 U/L,17.91 s,2.01 g/L。移植后4周分别为33.30 g/L,2 866.5 U /L,55. 8%,79.01 U/L,56.37 U/L,16.26 s,2.35 g/L。移植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果表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培养后植治疗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 in cirrhotic patients have not been completely defined.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SICH were thus analyzed in an effor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for SICH and predict patient outcomes. PATIENTS AND METHODS: From 1997 to 2006, 4515 hospitalized cirrhotic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with a focus on 36 cirrhotic patients with SICH who had no history of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s, head injuries, or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The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severity of cirrhosis, location of the hematoma,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78% were males, 72% consumed alcohol, and 81% had a mild-to-moderate degree of cirrhosis.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SICH was related to the etiology of cirrhosis as follows: virus-related cirrhosis (0.3%), alcohol-related cirrhosis (1.9%), and combined virus- and alcohol-related cirrhosis (3%).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S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size of the hematoma (P<0.005), the initial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 (P<0.05), the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P=0.05), and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P<0.05). CONCLUSION: SICH occurs primarily in young males with mild-to-moderate alcoholic cirrhosis of the liver. The etiology of cirrhosis i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SICH, but not to the patient outcome. The severity of liver cirrhosis i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outcome, but not the incidence of SICH.  相似文献   

19.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量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肝干细胞的主要肝外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肝组织和肝细胞从而参加肝脏的修复与重建。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在无菌条件下由髂后上棘抽取骨髓200 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将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2、4、8、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2周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移植后4周白蛋白由(27.05±5.23) g/L升到(30.02±5.02) g/L,纤维蛋白原由(1.55±0.53) g/L升到(2.55±0.53) g/L,凝血酶原时间由(24.05±5.23) s降到 (17.05±5.13) s,胆碱酯酶和甲胎蛋白也有不同程度上升,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显著性变化。单个核细胞移植后食欲改善、体力好转10例,腹胀减轻6例,腹水减少7例,下肢浮肿减轻4例。全部患者在移植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移植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