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增疗效贵在证变则方药变中医临床贵在辨证施治 ,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治病贵在详审病机 ,尔后以调整偏胜的阴阳 ,使复归于平。因此 ,先必须求索其阴阳的有无偏胜 ,明察其证之虚实 ,然后方能准确施治 ,使阴阳调达和平 ,病证方可冀其转愈 ,切不可胶执一方包治疾病的各个阶段。笔者曾治一精液异常致婚后多年未孕的男性病人 ,在外院经用中、西药治疗鲜效。来我院门诊时 ,精液常规示精子活动力欠佳 ,活动率仅 40 %,精子计数为每立方毫米 5 40万 ,畸形精数大于 30 %。诊察病人 ,形体中等 ,脉弦细 ,舌… 相似文献
2.
3.
4.
5.
1 治病有“灵机”一说近代著名中医学家程门雪先生说过 :“我个人经验 ,凡治一病 ,一到手就能定出一个方法的 ,每每服之有效。如果要经过细细思考 ,才能定出一个方法的 ,常常不灵。这就是所谓‘灵机’。至于‘灵机’的如何取得 ,那就要看所做功夫的浅深了。”(《上海中医药杂志》1 998年第 5期 )。试读《程门雪医案》,可见程氏治病之“灵机”。如湿温一例 ,原案云 :“患者梅某某 ,女 ,67岁 ,寒热不解 ,四肢酸楚 ,心烦不安 ,口苦 ,苔腻黄 ,脉弦。先拟和解枢机 :软柴胡一钱 ,竹沥半夏二钱 ,酒炒黄芩一钱半 ,辰赤苓三钱 ,炒枳壳一钱 ,苦桔梗一… 相似文献
6.
"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内经》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之说,深入挖掘、拓展其理论内涵,在中医关于"胃不和"致不寐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赋予全新的认识,认为"胃和"为"卧安"之前提条件,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须以"胃不和"为"卧不安"之辨证法度、以"和胃"为"卧不安"之施治圣度,通过"和胃"以达"胃和",则"卧安"而"夜寐"成,不寐自愈。 相似文献
7.
笔者临诊多年 ,对治疗顽固性呃逆、失眠、黄疸等稍有体会 ,现择对我颇有启发的医话三则 ,介绍于下。1 顽固呃逆 滋肾平冲立止 呃逆一症 ,古称“哕”,见于多种疾病中 ,以胃气上逆动膈 ,气逆上冲喉间 ,呃呃连声 ,声频而短 ,不能自止为特点 ,常因情志不遂 ,饮食不节 ,正气虚弱而出现。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基本治法 ,视其兼挟寒热虚实而参以温凉补泻 ,多能应手。有因肾虚致呃者 ,临床较少见 ,其病机为肾阴不足 ,封藏失职 ,冲气失于固摄 ,挟胃气上逆动膈而致呃 ,治疗采用补肾固摄、降逆止呃之法 ,投七味都气丸加竹茹、代赭石等 ,多能获效。… 相似文献
8.
9.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暝,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重者常彻夜难眠.笔者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以和胃安神为治则治疗失眠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厉节病以调治肝肾为本厉节病是常见的关节疾患,类似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多因劳伤过度,肝肾先虚,汗出感受风湿邪气所致。其以全身关节疼痛或肿大为主要症状。厉节病的发生,以肝肾不足为其内因,风寒湿热邪气的侵袭为之诱因。从临床实践观察,厉节病症状复杂,病情反复,难以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治病必求于本。”抓住病本治疗,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由于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先虚,邪气才能乘虚侵袭,邪郁关节,使关节肿痛,所以治疗时必须抓住肝肾两虚这一病本。给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之剂治之,常用《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用方。本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宣痹,滋阴清热的作 相似文献
11.
1 独取阳明治阳痿阳痿一症 ,时医多从温补命门之火论治 ,治之罔效 ,则束手无策矣。不知先天之火不足 ,短期岂能遽补哉。余谓先天之火不足 ,有赖后天水谷精微化生中气以温养之 ,补充之 ,始得渐渐兴旺。所谓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也。故治阳痿不可只知补肾温阳一法 ,更当以培补中焦之气为主。余每用六神散 (党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 )合二仙汤 (淫羊藿、仙茅 )益气助阳 ;辅以菟丝子 ,枸杞子以补肾填精 ;更以少许荜拨、公丁香以畅脾 ,醒脾 ,引经以为佐使。用之每获良效。又有散剂 1方 ,妙不可言 ,其方为 :公丁香 10g ,山奈 10g ,荜拨 … 相似文献
12.
14.
15.
16.
失眠足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乃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目不瞑”等。失眠虽不是危重疾病,但常与多种疾病密切联系或合并发生,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等诸多因素均使失眠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