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高压氧+东菱迪芙组、东菱迪芙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不同听力损伤程度、不同痛程及临床症状几方面比较,高压氧+东菱迪芙组的有效率为84.2%,单纯高压氧组的有效率为75%,单纯东菱迪芙组的有效率为70%,可见各组均有一定疗效,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及单纯东菱迪芙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4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即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以1%的利多卡因6~8ml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常规治疗组(B组)即药物加高压氧治疗。结果A组痊愈率为45%,有效率为85%;B组痊愈率为25%,有效率为60%。A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王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116-117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早期高压氧治疗与晚期治疗的疗效做以比较。结果高压氧组痊愈率37.9%,总有效率84.5%,对照组痊愈率24.1%,总有效率69.0%;早期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93.5%,晚期总有效率74.1%,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利于及时纠正内耳缺血缺氧,减少内耳细胞的损害,及早恢复听力,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王斌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99-100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早期高压氧治疗与晚期治疗的疗效做以比较。结果高压氧组痊愈率37.9%,总有效率84.5%,对照组痊愈率24.1%,总有效率69.0%;早期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93.5%,晚期总有效率74.1%,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利于及时纠正内耳缺血缺氧,减少内耳细胞的损害,及早恢复听力,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5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东菱迪芙。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8.6%(22/28),对照组为63.0%(17/2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57.1%(16/28),对照组为29.6%(8/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菱迪芙可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突发性耳聋药物。  相似文献   

6.
彭亚  柳岸  孙虹 《现代医药卫生》2009,(14):2117-21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80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mg/d,3d后逐渐减量,7~10d为1疗程,对照组70例,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给予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消除影响治疗效果的不良因素。结果:治疗后纯音测听示激素治疗组听力恢复有效率73.75%,对照组有效率55.71%(P〈0.05)。结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明显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7.
田永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90-191
目的 评价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改善患者听力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87例,予以单纯常规药物治疗,B组103例,予以常规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77.0%,B组的总有效率为95.1%,B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x2=13.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应尽早治疗,且采用常规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较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治疗时机。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超早期(发病第1~2天)和早期(发病第5~7天)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8%,对照组有效率为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早期高压氧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2%,疗效明显优于早期高压氧治疗组(有效率为58.82%;P〈0.05)。结论:超早期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观察指标为耳鸣疗效、听力疗效、总有效率。结果七叶皂苷钠组耳鸣改善有效率为95.5%,听力改善有效率为91.2%,总有效率为86.7%,均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优于地塞米松,且没有糖皮质激素样副作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之前5年间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103例,经高压氧并辅助药物治疗的总体疗效。结果:103例患者中治愈22例,显效27例,有效4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7.4%(90/103)。并显示发病后就诊时间与听力损害程度对预后影响较大。结论:突发性耳聋以听力损伤程度轻或发病时间短的情况下为最有效治疗时期,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听力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听力水平分为轻度耳聋组8例、中度耳聋组19例和重度耳聋组11例。3组均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听力水平进行比较,并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轻、中、重度耳聋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4.7%、90.9%,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听力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银杏达莫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3 d后剂量减少为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5 d后停药;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d;银杏达莫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入舱后加压20 min至舱内压力为0.25 MPa,面罩吸氧60 min,减压20 min出舱,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银杏达莫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较未用高压氧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征,改善微循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使用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治疗组患者给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予加用激素及腺苷钴胺和高压氧协助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耳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2.50%,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耳鸣的有效率为84.37%,对照组耳鸣的有效率为62.50%(P〈0.05)。结论:长春西汀可改善内耳循环,用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其疗效较为满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8年10月5年间经我院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的患者,筛选单侧发病46例,经高压氧并辅助药物等综合治疗的总体疗效。采用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82.6%(38/46),总有效率为95.6%(44/46),2例无效。连续吸氧1-2个疗程治愈率达80.4%(37/46)。结论: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高压氧治疗时期对疗效影响较大,起病后3h~1d内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最好,起病后2~3d内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相对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突发性耳聋患者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24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A组(年龄30~40岁)、B组(年龄41~50岁)、C组(年龄51~60岁)、D组(年龄61~70岁),每组60例。四组患者均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糖皮质激素、高压氧治疗。比较四组治疗前后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及不同发病时间患者疗效、不同听阈患者疗效、耳鸣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患耳言语频率平均听阈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71.67%,均高于C组的53.33%、D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0岁为界,预后呈明显不良。四组发病时间≤7 d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同组发病时间>7 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听阈患者总有效率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越重,听阈越高,预后越差。四组耳鸣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尽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预后逐渐变差。听阈亦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听阈越高,预后越差。耳鸣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的效果,提高临床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合并压疮的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胰岛素控制血糖、局部清理疮面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另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6.25%和96.88%,而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7.57%和7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压疮患者疗效明显,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突发性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72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均用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组的临床恢复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治疗突发性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