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纤溶系统部分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妊高征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和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和免疫法检测正常非妊娠妇女、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各40例)和50例妊高征患者的纤维蛋原(Fbg)、纤溶酶原(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D-二聚体(D-Dimer)。结果纤溶系统各项指标在妊高征组、正常晚期妊娠组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妊娠组(P<0.01);而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中、重度妊高征组Fbg、PLG、D-Dimer、PAI均显著增高(P<0.01),而t-pA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存在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栓状态,产前测定纤溶功能指标对妊高征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门剑龙  李刚  任静 《天津医药》2011,39(3):215-217
目的:观察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ASO)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探讨ASO患者的内皮损伤机制。方法:选择ASO患者82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8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采用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A)、纤维蛋白原(FIB)、vW因子抗原水平(vWF∶A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及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活性(PAI∶A)水平。以vWF∶Ag参考范围上限(150%)作为医学决定水平,将患者组分为vWF∶Ag正常组(38例)和vWF∶Ag增高组(44例)。结果:患者组PAI∶A、FⅦ∶A、FIB、vWF∶Ag、TAT和CEC高于对照组,EPCs低于对照组,vWF∶Ag增高组的PAI∶A、FⅦ∶A和TAT均高于vWF∶A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组vWF∶Ag与FⅦ∶A、PAI∶A、TAT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ASO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内皮细胞大量脱落,且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不足,其纤溶和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探讨其对妊高征血栓前状态(PTS)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单抗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正常非妊娠妇女7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75例和65例妊高征患者的Fbg、D-Dimer等指标。结果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Fbg、D-Dimer水平均显著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存在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产前测定Fbg、D-Dimer,对妊高征的防治和好高征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卞光荣 《首都医药》2007,14(18):21-22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AS不稳定性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Hcy、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抑制物(PAI)等。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Hcy、PAI较正常对照组增高,t-PA降低(P<0.05);而不稳定斑块组Hcy、PAI增高,t-PA降低更明显;从相关性分析看AS组Hcy与PAI呈正相关(P<0.05)、与t-PA呈负相关(P<0.05)。结论AS患者Hcy增高的同时,纤溶活性受损;Hcy与PAI呈正相关、与t-P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度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非孕妇女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0例和妊高征患者68例(其中轻度22倒、中度25例、重度21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与正常非孕妇女纽比,正常晚期妊娠组和妊高征组的PT、APTT缩短(P〈0.05),Fbg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晚期妊娠组相比,中、重度妊高征组PT、APTT均有明显缩短(P〈0.05),Fbg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处于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组处于血栓前状态。进行孕妇产前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检测,对妊南征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妇女分为正常非孕组20例、正常晚孕组20例和妊娠高血压组5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纤维蛋白原(Fb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正常晚孕组与妊娠高血压组Fbg、PAI-1、t-PA及D-dime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与正常晚孕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组的t-PA随着病情病化无改变(P>0.05),Fbg、PAI-1及D-dimer随着病情加重显著升高(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纤溶功能明显降低,纤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机体血液呈高凝状态与严重的血栓前状态,检测血浆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高原汉族军人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原汉族军人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变化。方法 检测38名汉族军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并与36名世居高原健康藏族军人进行比较。结果 汉族军人较世居藏族军人t-PA活性降低(P<0.05),PAI活性增高(P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血小板参数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妊高征患者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国产迈瑞BC5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正常晚期妊娠妇女(80例),妊高征患者(80例),对照组(正常体检妇女80例)血液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着重观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测定的结果,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PV、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妊高征组的PL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高征患者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MPV、PDW明显增高,因此,检测血小板参数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tPA、PAI1活性。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组的tPA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后组,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病人症状好转;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前组的PAI1活性明显高于治疗后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病人症状好转或痊愈。结论tPA、PAI1作为两项肾小球纤维化指标,其活性测定对在临床中跟踪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指导抗纤维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对肺心病患者血粘稠度、血小板、凝血、纤溶的影响。方法:60例肺心病急发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红花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30mL静滴,每日1次,疗程15d。观察病人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粘度、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gT-Max)、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纤溶酶原(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水平变化。与正常对照者相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显效率30%。红花组总有效率93%,显效率60%。红花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红花组治疗后血粘度、血小板指标与治疗前对照明显降低(P<0.01-0.05),抗凝、纤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Lg、抗凝血酶(AT-Ⅲ)显著升高(P<0.05),tpA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肺心病急发期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红花注射液对肺心病血栓前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对肺心病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比索洛尔对纤溶活性和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时对纤溶活性、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6例EH患者用比索洛尔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ET、NO、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EH患者t-PA活性、CGRP和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A I活性、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索洛尔治疗后,血t-PA活性、NO、CGRP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血ET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EH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异常,比索洛尔可改善EH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62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1例)和红花黄色素组(31例)。疗程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1-1)水平。结果两组UA患者治疗后GMP-140含量、PA1-1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t—PA活性显著升高(P〈0.05)。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组降低GMP-140和升高t—PA的幅度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巴曲抗栓酶对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病人的纤溶作用。方法:所有肺心病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生素及平喘药物),治疗组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57±s7a)静脉滴注巴曲抗栓酶5B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wk,共2wk.对照组10例(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55±3a)不用巴曲抗栓酶。结果:巴曲抗栓酶组治疗后PLG,PAI比治疗前下降(P<0.05).TPA,D-dimer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PLG比治疗前降低(P<0.05)。2组病人TPA、PAI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巴曲抗栓酶对肺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运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相关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造模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分组喂养至少6周以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0.004 g/k...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组纳豆激酶(recombinant nattokinase,r-NK)大剂量重复给药对Beagle犬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相关参数;用血凝仪采取凝固法依次测定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ELISA法分别测定纤溶酶原(PLG)、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活性。结果:大剂量(2.24×10~5 u·kg~(-1))重复静脉注射r-NK可导致凝血障碍,引起多发性、弥漫性出血,最终导致动物死亡;给药后2周Beagle犬血小板计数均下降,PT明显延长,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LG活性升高。结论: r-NK大剂量重复给药可破坏机体的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导致Beagle犬凝血功能降低,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增强。  相似文献   

16.
柴胡皂苷d对肝纤维化大鼠TPA、PAI、MDA及NO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万方  郭景珍  李忻  李平  陈玉武  李克明  王琛  张韫  李静  刘岩 《中国药房》2007,18(24):1847-1849
目的:观察柴胡皂苷d(SSd)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纤溶酶原抑制因子(PAI)、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正常组每天ip生理盐水(NS),模型组和治疗组ip10mg.kg-1DMN,3次.wk-1,治疗组同时ipSSd1.8mg.kg-1,连续给药28d,末次给药1h后处死全部大鼠,腹主动脉取血、肝脏,进行病理观察,同时进行TPA、PAI、MDA及NO等指标的检测。结果:SSd能减轻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同时能改善TPA、PAI纤溶活性,对MDA有清除作用,对肝细胞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Sd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纤溶功能,清除过氧化脂质和提高体内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69例EH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 ( 2 3例 )、氨氯地平组 ( 2 3例 )、缬沙坦 +氨氯地平组 ( 2 3例 )。疗程 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浆中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 14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及其抑制物 (PAI 1)水平。结果 三组EH患者治疗后GMP 140含量、PAI 1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1) ,t PA活性显著升高 (P <0 0 1)。联合治疗组降低GMP 140和升高t PA的幅度高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 (P <0 0 5 )。血浆GMP 140、PAI 1降低幅度和t PA升高幅度与血压变化无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纤溶活性 ,两药联合应用有一定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川崎病(KD)患儿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及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研究纤溶活性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在KD及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35例KD患儿PAI-1、GMP-140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并与35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KD患儿组的PAI-1急性期、恢复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恢复期持续增高。GMP-140及ET急性期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PAI-1、GMP-140、ET明显高于非合并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AL组患儿PAI-1与GMP-140均与ET呈显著正相关(r=0.699,P<0.01;r=0.64,P<0.05)。结论内皮细胞损伤、纤溶活性降低和血小板的活化与KD冠状动脉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PAI-1、GMP-140和ET可作为预测和观察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DM患者无(A组)与有(B组)血管病变时的血管内皮功能、纤溶活性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vWF用免疫电泳法,TMT GMP-140用ELISA法,t-PA和PAI-1用发色底物显色法,PAgT比浊法。结果:(1)vWF:Ag、TM、PAI-1和GMP-1404项指标,DM及其两个亚组都高于对照组,B组高于A组。(2)t-PA,B组高于对照组和A组。(3)PAgT,仅见B组高于对照组,以上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1)DM早期即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发生血管病变则增高更为显著。(2)DM凝血与纤溶调节处于较高水平,PAI-1相对升高,系诱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3)血浆GMP-140为反映血小板活化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防止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50例老年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Ag)、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片段1+2(F1+2)、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内皮细胞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三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血浆vWF、FIB、F1+2、t-PA、PAI-1水平三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浆vWF、FIB、F1+2、t-PA、PAI-1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比较,血浆F1+2、t-PA、PAI-1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应定期监测上述指标,防止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