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6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住院要求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58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方面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58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佟卫兵 《中外医疗》2016,(12):106-107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其中28例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排气时间(1.4±0.7)d、住院时间(5.4±1.6)d与开腹组(2.6±1.1)d,(10.2±2.1)d相比,均比开腹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得,阴道出血、肩背部酸痛两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切口感染、肠粘连4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来看,腹腔镜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临床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4.
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金珊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147-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行LM的患者为腹腔镜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余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具有美观、创伤小、疼痛轻、局部粘连少、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廖艺 《当代医学》2013,(31):103-103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2例和开腹组34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罗红琳 《微创医学》2012,7(2):146-14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2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个数、肌瘤的大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开腹术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和大小、住院时间、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排气时间长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开腹手术具有剔除子宫肌瘤数目多,大小、深浅不限的优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金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41-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肌瘤剔除个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数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满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丹 《中外医疗》2013,32(6):54-54,5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16例,并与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7例患者进行比较,回顾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数量、位置、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率高、并发症较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与开放式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亦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7):29-29,47
目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与开放式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7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开放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少于开腹组,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开腹组,住院天数少于开腹组,术后复发少于开腹组,两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较开放式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侯顺玉 《中外医疗》2014,(24):93-94
目的探究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并总结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40例经阴道组,40例腹腔镜组和40例开腹组,经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经阴道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出血量比较中,经阴道组患者出血量为(95.5±0.5)mL,腹腔镜组患者的为(100.5±0.5)mL,开腹组患者为(130.0±0.5)mL,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尤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A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B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并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选择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运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无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复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5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4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腹腔镜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排尿、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均小于开腹组,开腹肌瘤剔除组的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组,且其剔除肌瘤数大于腹腔镜肌瘤剔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更适用于病情复杂的病例,术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各种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文回顾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比较分析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这3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周围脏器损伤及并发症;3种术式的住院天数及术后最高体温无统计学意义;住院费用腹腔镜组明显高于阴式组及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早于开腹组及阴式组;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及阴式组均高于开腹组。结论:3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具体术式。既要尽可能选择微创手术,又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优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比较有较多临床优点,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朱景华 《当代医学》2016,(18):54-55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78例,主要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出血较少、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郑慧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92-379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67例和开腹组68例,分别实施腹腔镜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和肌瘤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2组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对腹腔干扰轻,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手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