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感染的免疫紊乱和免疫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是以全身性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1000人中就有3人发生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同时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近年来,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相似文献   

2.
1991~2001年ICU严重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严重感染的病死率和病死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1~2001年的383例严重感染患者,计算逐年病死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严重感染患者病死危险因素。结果1991~2001年间,严重感染总病死率46%(176/383),11年间逐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458)。13个因素参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严重感染病死危险因素有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数目、免疫功能受累、低白蛋白(<35g/L)和接受有创性检查和治疗。严重感染患者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数目增多,病死率明显增加,合并2个器官衰竭者病死的相对危险度为3.748,3个器官衰竭者为9.663,而合并≥4个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死的相对危险度高达28.810。从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布来看,严重感染患者最常合并循环衰竭(62.9%)和呼吸衰竭(56.9%),而顽固的感染性休克是严重感染患者最主要的直接病死原因(39.8%)。结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严重感染的病死率依然很高,探寻严重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调控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早期及时阻断炎症反应过程,防止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降低严重感染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jal peritonitis,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而发生的急性腹膜细菌性感染。SBP是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无症状的门诊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发生率为3.5%,在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发生率为10%~30%。SBP的发生标志着基础肝病的严重性,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其主要病生理变化包括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障碍及细胞代谢和器官功能紊乱。临床特征包括: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或发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脉压小及尿少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多系统器官衰竭(Multiple system organ failure,MSOF)是指在严重感染、失血、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同时或先后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内科领域里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性休克,本文报告休克型肺炎并发MSOF26例,占同期休克型肺炎的  相似文献   

6.
感染中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感染、休克、创伤、烧伤、大手术等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诱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55例接受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期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评估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43.6% IABP治疗的AMI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创机械通气、输血(血液制品)、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深静脉置管者发生感染的机会比较大(P<0.05).感染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者(75.0% vs 38.7%,P=0.007);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的死因.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与有创通气、深静脉置管、输血或血液制品有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韦金华 《内科》2008,3(6):975-976
感染性休克是因感染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的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晚期老年性痴呆病人因长期卧床,体弱多病,失语,不能正确表达病情,一旦出现急性感染易发展为感染性休克。现将我科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23例老年晚期老年性痴呆并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的比例及单个核细胞(PBMC)中RORγt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Th17细胞在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0例严重全身性感染患者、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RT-PCR法检测PBMC中RORγt mRNA及IL-17 mRNA的水平。结果:严重全身性感染组及感染性休克组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RORγtmRNA及IL-17 mRN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严重全身性感染组高于感染性休克组(均P0.05)。结论:严重全身性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Th17/CD4+细胞比例增加,RORγt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h17细胞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45例感染性休克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在感染性休克病程早期所有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均为高动力状态。随着病程的进展,感染性休克无多脏器衰竭(NMOF)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病程第3天恢复正常范围,全部存活。而并发MOF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呈持续高动力状态,均死于MOF。作者认为维持血流动力学持续高动力状态不一定能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在此时预示感染性休克常伴有或即将发生MOF,病死率极高。为此在感染性休克早期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维持血流动力学和氧输送在相应水平,预防MOF的发生,无疑是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的最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泵衰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51 例AMI患者(其中19 例合并严重泵功能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的急诊PTCA 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51 例患者中,梗塞相关血管再通 50 例(其中17 例置入Denovo支架),成功率98% ,残余狭窄10% 。19 例合并严重泵功能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全部PTCA 成功。平均随访(29±17)个月,50 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显著改善。无行急诊冠脉搭桥或死亡。结论 对AMI病人,尤其是合并泵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者,直接PTCA 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感染性休克致多脏器衰竭时氧代谢的变化张民伟董书明感染性休克致多脏器衰竭是目前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综合征,尽管经过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多脏器功能支持技术的应用,但仍不能有效的降低病死率。目前关注的焦点之一是氧代谢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在...  相似文献   

13.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管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是重症医生日常工作,因为感染性休克是ICU 患 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治疗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近年来,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 疗效在不断进行重新评价。2012 年《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国际治疗指南》 以及2014 年《中国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 休克治疗指南》进一步就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提出了推荐性的意见,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休克是以低血压、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虽然在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生命体征监测和生命支持技术等方面均取得进展,但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感染性休克以血流分布异常为主要特征,高心排血量,低外周血管阻力,组织细胞存在缺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上有关全身性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危重病医学会、美国外科感染学会对1991年ACCP/SCCM提出的全身性感染及相关术语的定义与诊断标准进行重新评估,最终形成共识文件,后又于2004年3月颁布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诊断标准及治疗指南的颁布有助于全身性感染基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感染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而酒精性肝硬化则较为少见。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或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严重并发症。感染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肝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感染的细菌中,多数为肠道菌群,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也可有真菌感染。现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全身严重感染的病理生理、病原、早期诊断和救治等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在救治方面,既往的很多观点得到更新,甚至完全否定了个别传统救治经验。标志性的文献是刊登在2004年组人活化蛋白C(rhAPC)可以降低全身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病死率。1989-2000年期间由1690例患者参加的PROWESS(Recombinant Human Activated Protein C Worldwide Evaluation in Severe Sepsis)研究,结果表明,有2个以上器官功能受损的全身严重感染患者,使用rhAPC后病死率比对照组下降了13%。但是,之后的临床研究都没有支持PROWESS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休克的特殊治疗经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感染性休克的特殊治疗经验厦门市第一医院(361003)黄继义感染性休克为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它是以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作为动因,激活宿主一系列细胞和体液介导的反应,引起微循环障碍,造成细胞和器官缺氧,代谢障碍和功能障碍。下面谈一下对感染性休克治疗的特殊体...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分组测定10例严重全身性感染(危重组)和12例感染性休克(休克组)患者在病程早期(确诊后1,3,5d)血清皮质醇和血浆ACTH水平,与1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并进行1μg ACTH刺激试验评价严重感染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危重组的ACTH明显升高(P〈0.05),休克组的ACTH明显降低(P〈0.05),ACTH与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在存活组和死亡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HPA轴在严重感染发生早期已经出现功能改变,ACTH水平与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及住院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 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 涵盖了对其病理生理理解的新认识,由“感染”、“更为广泛的宿 主反应”和“器官功能障碍” 3 个要素组成,超越了旧概念中的“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强调了紊乱的宿主 反应和致死性器官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与感染的重要区别。新的定义推荐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和快速SOFA (qSOFA) 分别作为临床诊断和筛查脓毒症的标准,并将低血压、使用缩血管药物和乳酸3 项指标作为感染性休克的 临床诊断指标,从而有助于发现并及时治疗高危感染患者。对《 第三版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 的评价 为时尚早,仍需要通过之后的大型临床实践不断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