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种类多且患者总数庞大,呈家庭聚集性,发病年轻、病情重且疑难复杂病常见。基因 检测有助于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危险分层,对治疗策略的制定、遗传筛查和遗传阻断等也有指导作用。《单基因遗 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诊断指南》对基因诊断在该类疾病中的作用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系统阐述。该文旨在对指南亮点 做一简要解读,以提升临床医生对此的认识与关注。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包括由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酶缺陷和血红蛋白(Hb)异常引起,以溶血和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疾病。该病是全球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全球约4亿人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2.69亿人携带该病的基因。因此,提高遗传性溶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3种最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若干临床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心血管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以及一些心血管基因治疗工具的使用,基因治疗成为一些复杂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的一种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有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可行性和完全有效性。干细胞是一族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已经有许多临床前期试验表明干细胞治疗可能通过修复受损血管、增强血管新生、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萧树东  蒯小玲 《胃肠病学》2002,7(3):131-132
由于宗教、道德、伦理等原因,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曾一度被禁止。但许多生物学家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将在人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遗传性主动脉疾病(HAD)患者多个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分型及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依据主动脉疾病基因检测推荐指南,筛查了2017年以来收治的400例疑似HAD患者,对已知的15个HAD候选基因进行二代测序,然后进行Sanger测序验证。若二代测序结果为阴性时,如先证者临床指征明显或有家族史,则考虑大片段缺失/插入检测或全外显子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的400例患者中,204例(50.3%)患者共检测出235个可报告变异位点,主要以FBN1位点突变(136个,57.9%)较为常见,其余均为其他基因的罕见突变。400例患者中,121例(30.25%)为(可能)致病性突变,196例(49.00%)为(可能良性/良性)或无突变,其余83例(20.75%)均为临床意义未明的突变。而对临床指征明显或有家族史的13例患者的大片段缺失/插入检测结果显示,其中9例结果为阳性。结论 基于二代测序方法有效地检测出半数患者存在基因突变,且有30.25%的患者可明确其基因致病性,20.75%的患者突变基因尚待更多的循证医学数据进行验证。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鉴别诊断疾病类型,为患者实行...  相似文献   

6.
Ning G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6):445-446
单基因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患者人数并不多,但病种繁多、涉及组织器官众多、诊疗异常困难,成为内分泌代谢病领域最考验临床水平的一类疾病.以往此类疾病多以临床表型、生化检测、激素或酶的底物或产物量或其比值的改变来诊断,其诊断程序繁琐复杂,且并不能从最根本的致病原因上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无义突变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编码某一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经碱基替换后,产生提前终止的无义密码子,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生成没有功能或者是功能不完整的蛋白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一些与核糖体结合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某些人工合成的小分子物质,能够使氨基酰-tRNA通过提前出现的转录终止位点,产生完整的蛋白质并且恢复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为治疗无义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索在各类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动态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对监测微小残留病(MRD)及预测临床复发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Q)-RT-PCR技术动态检测31例allo-HSCT后患者的WT1基因表达(共计102份骨髓标本),测定其WT1 mRNA及内参基因ABL mRNA拷贝数.结果 复发组和未复发组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0.80%、0.1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态检测复发组WT1基因表达,显示WT1基因表达在临床复发前或伴随临床复发时可有明显的升高(均>1.0%),复发时WT1基因表达水平较复发前一次明显升高(P<0.05).结论 应用RQ-RT-PCR技术动态检测WT1基因表达,可能是移植后监测MRD及预测复发的一种有希望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10.
卒中,特别是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血管危险因素如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密切关联,但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卒中人群中仅半数具备有这些常见危险因素,即意味着有半数卒中可能涉及到其他机制———个体遗传因素致病[1]。这些遗传因素,可单独或协同使得卒中易感性增加,也可以单基因遗传方式导致卒中。临床评估,约1%的缺血性卒中病因是单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性疾病[2]。缺血性卒中可作为单基因遗传病突出的临床表现,也可作为常见或一般的伴随症状;可主要累及脑内小血管(包括小穿通动脉)或大血管(包括皮质动脉),或两者均明显受累[3-4…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由于其多向分化的潜能而成为肝脏疾病临床治疗的新希望。关于肝相关干细胞的早期研究多集中在体外诱导分化平台和技术的建立,在基础研究取得相当进展的同时,国内外已有多家研究通过临床试验获得了一些新的资料。为我们今后肝脏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视野,带来了新的希望,同  相似文献   

12.
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是白种人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在英国,其基因携带率约为1/22,而在非白种人群中则罕见。囊性纤维化的病情有轻型(包括以男性输精管缺如为特点的病例),而较多的为由全身上皮腺机能障碍引起的重型,其病因是受损基因的离子通道功能被破坏。大多数患者存在胰腺功能缺陷,胰腺分泌物变粘稠而引起胰小管阻塞、腺泡破裂和酶释出。约10%囊性纤维化的新生儿发生胎粪性肠梗阻。这种胎  相似文献   

13.
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沪  陈黎明  施明  王福生 《肝脏》2010,15(1):49-51,56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根据其生存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虽具有全能性,可分化为体内所有组织细胞,因伦理问题应用受到限制。成体干细胞具有多能性,它包括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肝干细胞等。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均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具有正常肝细胞功能,如分泌尿素和白蛋白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自体骨髓干细胞,但细胞采集数量较少,需行骨髓穿刺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病毒转染基因在视网膜干细胞(RSC)中表达的稳定性及对RSC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出生1 d的小鼠眼中分离、培养RSC。用携带黄色荧光蛋白(YFP)的猫免疫缺陷病毒(FIV)转染RSC,分析YFP在分化和未分化RSC中的表达情况;用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分析在慢病毒转染基因在RSC及其分化细胞的不同标记物表达。结果在RSC中FIV转染的YFP可长效表达53 d(传10代),表达水平未明显衰减。转染YFP后RSC仍可呈克隆生长,YFP在BrdU阴性的分化细胞中迅速下调。结论慢病毒转染的YFP基因可以在RSC中长期稳定的表达,但随RSC的分化YFP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5.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编码某一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经碱基替换后,产生提前终止的无义密码子(premature termination codons,PTCs),使肽链的合成提前终止,生成没有功能或者是功能不完整的蛋白质,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一些与核糖体结合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某些人工合成的小分子物质,能够使氨基酰-tRNA通过提前出现的转录终止位点,产生完整的蛋白质并且恢复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改善疾病的症状,为治疗无义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基因转导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逐渐成熟,神经干细胞移植是未来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就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基因转导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30例5~50岁白血病患者,其中25例接受HLA完全相合、2例接受1~2个HLA主要位点不合同胞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例接受HLA全相合的非血缘供者骨髓移植。1例接受1个HLA主要位点不合的非血缘脐带血移植。采用改良的环磷酰胺联合全身放疗(CYTBI)或白消安环磷酰胺(BUCY2)方案预处理。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3例非血缘供者及HLA不全相合移植加用抗人胸腺细胞蛋白(ATG)、霉酚酸酯(MMF)及抗CD25人鼠嵌合抗体。结果:30例均获得植入,2例无关供者移植出现继发性植入失败。13%(4/30)出现Ⅰ~Ⅳ度急性GVHD,26.6%(8/30)出现慢性GVHD。并发间质性肺炎2例。重症(Ⅳ度)出血性膀胱炎1例。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随访2~34个月,现存活21例,8例死于白血病复发,1例死于CMV相关的间质性肺炎。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前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的病例复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肝病及遗传代谢性肝病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其在近期疗效、安全性、耐受性等方面获得了肯定,且因其本身的优势(如费用低廉、取材方便、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供肝来源不足、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给生命科学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尤其对帕金森病、癫痫、痴呆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及脑缺血损伤后的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现将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研究状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22个单基因遗传性骨病家系的产前诊断特点, 探讨产前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 切实阻断遗传性疾病的遗传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7月就诊于本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门诊的22个单基因遗传性骨病家系的产前分子诊断结果。结果在22个家系中, X连锁低磷佝偻病家系10例, 均为PHEX基因突变, 共检测到胎儿突变8例;骨硬化症家系6例, 其中CLCN7基因突变3例, TCIRG1基因突变2例, CTSK基因突变1例, 共检测到患胎2例, 携带者1例;成骨不全症4例, COL1A1基因突变2例, COL1A2和SERPINF1基因突变各1例, 共检测到患胎1例, 携带者1例;骨关节炎伴轻度软骨发育不良1例, 由COL2A1基因突变所致, 胎儿检测到该致病突变;低磷酸酶症1例, 为ALPL基因突变, 胎儿未检测到该致病突变。截止随访时间, 12例患胎均终止妊娠, 剩余10例胎儿除了1例仍在妊娠中, 其余均已出生, 健康状况良好。结论产前分子诊断可以在妊娠早、中期明确胎儿是否携带遗传变异。对于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单基因遗传性骨病, 可以通过推算子代再发风险的概率决定是否进行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