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部罕见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例报告马鞍山钢铁公司医院王洁荣,王世勋患者男,43岁,1989年8月7日入院。主诉左颈部包块半年,伴双侧淋巴结肿大2个月。检查:左颈部包块为3cm×3.5cm,质软、光滑,左颈部及左腋下可触及多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右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颌面颈部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方法 :报道了两例该病变 ,并进行临床、发病机制、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讨论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 :两例均为局限性肿块 ,手术切除预后较好。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局限性肿块为良性 ,而系统性者常为恶性结局。结论 :在遇到此类病变时 ,应提醒临床注意有无系统性淋巴结肿大 ;对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免疫组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2例罕见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患者。方法:总结2例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及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结果:病例1,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白细胞异常升高,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细胞遗传学示46,XY,(8;13)(p11;q12)。淋巴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病例2,多发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血常规异常就诊,血白细胞明显升高伴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骨髓细胞遗传学示t(8;9)(p11;q32),分子生物学检测CEP110-FGFR1融合基因阳性,淋巴结活检为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2例患者均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无病存活分别为移植后16年和6年。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8p11骨髓增殖综合征的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颌面颈部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方法:报道了两例该病变,并进行临床、发病机制、病理及免疫组化等讨论分析和文献复习.结果:两例均为局限性肿块,手术切除预后较好.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局限性肿块为良性,而系统性者常为恶性结局.结论:在遇到此类病变时,应提醒临床注意有无系统性淋巴结肿大;对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免疫组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手术决策的价值及声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拟行肺癌根治术、术前超声检查提示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恶性并建议穿刺活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与肺部原发灶比较的恶性率;同时比较超声检查显示的淋巴结大小、血流丰富程度、皮髓质间界限清晰程度、有无淋巴门结构和病理良恶性之间的关系。结果经淋巴结穿刺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恶性率为81.2%,其中转移性腺癌30例,鳞癌18例,淋巴瘤4例,炎性增生12例;癌性淋巴结平均直径(2.1±0.6)cm,血流信号丰富率为57%,皮髓质界限不清占43%,无淋巴门结构61%,癌性与炎性淋巴结在这4个方面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俨〈0.01)。结论术前颈部及锁骨上超声检查对明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对患者术前病情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izingHyperplastic Lymphadenopathy.NHL)是1972年以来被认识的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临床上以颈部或全身淋巴  相似文献   

7.
周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204-205
Casdeman病是一种以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起病较隐匿,临床不宜早期诊断,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最好发于胸纵隔,也町见于肺门、颈部、腋下、肠系膜等部位的淋巴结.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近年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多集中于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抗原呈递细胞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调节异常等方面.临床特点为无痛性的巨大淋巴结肿大及相关全身系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治疗为手术切除增生淋巴结和化疗、放疗.少数患者可痊愈,绝大多数患者愈后不佳.  相似文献   

8.
Castleman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心慰  李正良 《医学综述》1998,4(3):131-132
<正>Castleman病(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以无痛性巨大淋巴结肿大为突出临床特点的一种少见的慢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CD的命名、病理分型、临床特点、转归、预后、治疗原则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认识日趋统一.本文结合文献作一综述:1954年,Castleman报道13例类似胸腺瘤的“局灶性纵隔淋巴结肿大”,组织学特点为淋巴滤泡增生和血管玻璃样变.1972年,该作者发现组织学特征除血管玻璃样变的透明血管型(HV型)外,尚有以浆细胞增多为主的浆细胞型(PC型).本病命名颇多,其同义名有:巨大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血管瘤性淋巴样错构瘤,Castleman淋巴瘤等.1978年以来,欧美对具上述组织学特点(尤其是PC型)的全身淋巴结肿大者又称为多中心性或系统性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性淋巴  相似文献   

9.
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至今国内仅报道86例。我院于1984年1月至1985年12月门诊观察治疗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李×,男,29岁,已婚,宁夏籍,农民,因全身淋巴结肿大一年余,于1984年1月来诊。患者一年前发现左耳前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疹及瘙痒,继而耳后、颈部、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亦逐渐肿大,曾于1983年9月在某院就诊,骨髓穿刺报告“嗜酸粒细胞增多”,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淋巴肉芽肿,用强  相似文献   

10.
高频彩超在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116例均经彩超穿刺引导细针细胞学检查并经活体组织或手术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数量、形态、内部回声、质地、硬度、短径和长径比值(S/L)及彩色血流信号(CDFI)、动脉流速(Vmax)、阻力指数(RI)等指标分析。结果:根据超声检测判断颈部肿大淋巴是否来源于肿瘤转移。淋巴结的长径>1cm,S/L<2,高度提示为肿瘤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结论:淋巴结的S/L<2、淋巴门髓质变窄呈细线状或消失、皮质非均匀增宽为恶性所特有;内部欠均的低回声、周边血流信号增多是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指标,且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者为37岁男性,5年来反复发作皮疹、皮肤结节、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和肾病综合征,经病理检查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Kimura病,皮下结节为ALHE,肾病变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结论:imura病和ALHE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并可合并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1例少见的同时合并Kimura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LHE)的患者,并有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方法:对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检查.结果:患者为37岁男性,5年来反复发作皮疹、皮肤结节、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和肾病综合征,经病理检查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Kimura病,皮下结节为ALHE,肾病变为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结论:imura病和ALHE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表现,并可合并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13.
例1.女,22岁,因反复发热1年、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于2009年12月21日入院。自2008年8月起反复出现38℃左右发热,于2009年11月出现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颈部及腹股沟区等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探讨彩超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彩超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例63例,统计转移淋巴结纵横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点状强回声、融合淋巴结、囊性变、血流信号、边界以及转移区域等出现的百分比,并与增生淋巴结上述特征进行对比。结果:63例病例中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颈部淋巴结转移61例,彩超综合诊断符合率为96.8%。纵横比<2敏感度82.95%,特异度为75.26%;淋巴门结构消失敏感度75.97%,特异度为89.13%;点状强回声敏感度51.94%,特异度为96.07%;融合淋巴结敏感度27.91%,特异度为100%;囊性变敏感度34.88%,特异度为84.56%,转移淋巴结上述彩超特点与增生淋巴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淋巴结丰富的血流信号及边界不清则与增生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区域在Ⅳ、Ⅲ、Ⅵ、Ⅴ区较为多见(94.5%),Ⅱ、Ⅰ区转移率相对较少(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超提示淋巴结纵横比<2、淋巴门结构消失、具有点状强回声、融合淋巴结、囊性变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有关AIL的肺部表现,国内报告尚少。本文报告2例AIL合并肺部表现。【例1】女,60岁,1982年4月10日入院。患者于1980年10月出现右腋下淋巴结肿大,并迅速发展为全身淋巴结肿大,同时伴有发热、乏力、纳差及全身皮疹,经服用中药后热退,淋巴结自行缩小。1981年5月及10月类似上述症状复发,均经服中药后好转。半月前因又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盗汗、纳减及全身皮疹症状,拟诊“恶性淋巴瘤”收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8℃,贫血貌,全身皮肤见芝麻粒大小  相似文献   

16.
淋巴瘤亦叫恶性淋巴瘤,是一广义名词,系指原发于淋巴组织或淋巴结的一组恶性疾病;但其恶性程度不同。其临床主要特点:淋巴结进行性、无疼性的增生、肿大、肝脾常常肿大、发热、不同程度的贫血,晚期可出现恶  相似文献   

17.
1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了解组织细胞性垃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6例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临床上以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病理特征为淋巴广泛凝固性坏死和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正>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是一类原发于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淋巴组织的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淋巴组织,但以颈部淋巴结最多见[1]。具有多形性、免疫表型和生物学特征,早期主要以淋巴结肿大以及结外淋巴组织增生为主要表现。NHL诊断主要靠活组织检查,治疗多以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联合,其中NHL对化疗治疗较敏感,标准的有效化  相似文献   

19.
周变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40-214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表现,以提高淋巴结病变的超声诊断率。方法:本文对31例颈部淋巴结性肿大的声像图特点、形态、内部回声等,采用超声检查及手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产诊断颈部淋巴结性肿大符合率96.5%(27/31)。结论: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性肿大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疹1周就诊。患者自2003年2月中旬起右颌下、耳后淋巴结肿大,随后左颌下、颈侧淋巴结相继肿大,无明显全身症状。2003年6月中旬全身出现广泛皮疹,2003年7月初双侧扁桃体疼痛、肿大,并有低热,体温37.5~38.0 ℃,抗炎治疗无效。查体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左腋下淋巴结最大直径5 cm,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1.5~2.0 cm,脾肿大,肋下可触及。CT检查发现纵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0~2.5 cm不等。曾在外院进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均诊断为反应性增生。外院会诊左颈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