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弧菌性脓毒血症患者下肢的临床病变及组织超微结构特点,探讨弧菌临床病理变化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自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间符合弧菌性脓毒血症早期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的患者5例,在应用抗菌药物、补液扩容、升压及1—2h内切开患肢以减压、引流、清创等外科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肢皮肤、肌肉、脂肪、坐骨神经、股动脉、股静脉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患者首先出现下肢足背或小腿肿胀、剧烈疼痛、局部红斑、数小时内血疱增多、融合成大血疱.皮肤大片淤血斑,下肢病变迅速扩大并向大腿或躯体蔓延。4例组织液24h后培养出创伤弧菌,1例培养出溶藻弧菌。2例下肢皮肤苍白、肌肉色红,CK正常或轻度升高,经清创、植皮后保存了患肢。另3例见皮肤脂肪坏死,筋膜肌肉坏死范围广,小血管血栓形成,患者的CK明显升高,2例下肢病变严重,行截去患肢治疗,4例患者治愈出院.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弧菌感染患者下肢病变组织,包括皮肤、肌肉、脂肪、坐骨神经、股动脉、股静脉,结合大体表现发现创伤弧菌脓毒血症患者下肢病变组织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炎症性改变。结论 及早正确认识下肢临床病理改变特点对该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关键,早期外科手术切开减压引流发现患肢皮肤与肌肉坏死,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行截肢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我们从1996年起对临床患者下肢创伤弧菌感染引起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临床早期诊断依据(标准)、临床早期抗菌药物及清创减压引流、截肢等综合治疗以及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小鼠模型、致病性及抗菌药物实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临床与实验的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1996年起对临床患者下肢创伤弧菌感染引起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临床早期诊断依据(标准)、临床早期抗菌药物及清创减压引流、截肢等综合治疗以及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小鼠模型、致病性及抗菌药物实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临床与实验的系列研究。1.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患者男:女比为2.1:1,平均年龄50.3岁,发病在4~10月,多居住在温州沿海村镇,职业为渔民或农民,大多有长期嗜酒的不良习惯,有长期嗜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腕部电烧伤患者创面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8年来收治的56例腕部电烧伤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与功能恢复程度或截肢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行清创,皮瓣移植术,患肢较非手术疗法或晚期手术患肢的功能恢复好,愈合时间短,早期切开减压比未切开减压截肢率降低.结论早期切开减压,早期清创,皮瓣修复是腕部电烧伤患者的创面处理的较好方法,是降低截肢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病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深入了解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病变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方法分别取4例创伤弧菌脓毒血症患者下肢病变组织和10只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小鼠主要脏器活检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患者下肢病变组织和小鼠主要脏器主要表现为微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间质水肿,胶原纤维疏松、溶解,胞质溶解,细胞膜破裂,细胞器散在分布,炎性细胞浸润等.结论创伤弧菌脓毒血症受累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炎症性改变,且为多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6.
李日绍  余东  关术  林广宜  张海武 《广东医学》2016,(14):2114-2115
目的:观察真空负压引流( VSD)技术联合人工真皮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糖尿病足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全部患足仍有较大部分皮肤软组织存在血运,予抗炎及控制血糖平稳后,所有患足均行坏死组织清创术并形成新鲜创面。对照组12例:清创术后予传统方法换药治疗,每天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聚维酮碘纱布外敷包扎。观察组12例:清创术后应用VSD技术治疗创面,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后植入人工真皮,待其肉芽生长满意后行植皮术。观察患者住院时间及愈合质量,包括截肢率及瘢痕增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52.2±6.7) d,其中截肢患者5例,创面瘢痕愈合患者3例,最后经植皮修复者4例。观察组住院时间(30.5±5.9)d,其中3例创面较小患者经应用VSD技术联合人工真皮后创面瘢痕愈合,瘢痕增生轻;8例创面较大患者应用VSD技术联合人工真皮后肉芽生长既快又好,肉芽满意后行植皮手术,植皮全部存活,保肢成功;1例较严重患者最终截肢处理。结论 VSD技术联合人工真皮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可降低截肢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VSD技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感染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3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呈颗粒状,予以直接缝合处理,3例创面出现部分肌肉疑似缺血坏死,行清创植皮术,2例创面出现感染征象,行清创及VSD敷料替换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下肢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关节僵硬等症状.结论 切开减压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能迅速降低筋膜间室内压力,同时避免不能Ⅰ期闭合的创面发生感染的风险,为残留创面的愈合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创面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创伤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均行急诊彻底清创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一周左右后行修剪直接缝合或二期植皮、皮瓣修复,并加强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4例患者持续引流一周后创面修剪直接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患者经过二次植皮后创面愈合;6例患者因创伤重合并骨外露经皮瓣修复后创面愈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封闭创面,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V SD)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患者中的运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5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患肢切开减压创面行V SD技术治疗.结果23例创面延期缝合愈合,12例经二期游离植皮治疗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创面的愈合;围手术期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提高其疗效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技术治疗下肢严重损伤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9例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清创后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创面负压引流,一期修复损伤血管、神经、肌腱,皮肤原位回植,二期缺损皮肤创面植皮或皮瓣修复,术后给予有效的疼痛护理、血运观察、钉道护理、功能康复锻炼。结果:9例下肢严重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全部成活,骨折愈合(X线示:骨痂生长,骨延长段骨化良好),2例出现钉道感染,引流换药后治愈,带支架时间6.5~12个月。结论: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技术治疗下肢严重损伤,术后给予有效疼痛护理、血运观察、钉道护理、功能康复锻炼,能有效地避免肢体坏死、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间断冲洗联合创面Ⅰ期植皮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下肢开放性损伤,急诊清创后骨折采用简单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缺损创面游离植皮,植皮创面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术后用庆大霉素盐水通过冲洗管间断冲洗7—10d。结果14例中12例植皮全部存活,创面一次性痊愈;1例植皮部分坏死,再次行植皮术后愈合;1例合并骨外露,Ⅱ期行肌皮瓣转位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冲洗联合创面Ⅰ期植皮,可降低创面感染,植皮更易成活,是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腕部电烧伤患者创面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2009.4-2012.4)来收治的46例腕部电烧伤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与功能恢复程度或截肢之间的关系。结果早期行切开减压、清创,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肢较非手术疗法或晚期手术患肢的功能恢复好,愈合时间短,早期切开减压比未切开减压截肢率降低。结论早期切开减压、扩创、皮瓣修复是腕部电烧伤创面修复的较好方法,可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3.
李钿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311-43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应用于大面积游离皮片植皮术,特别是存在感染的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30例皮肤剥脱或坏死缺损患者,进行有效清创,取皮片大块植皮后,应用VSD敷料结合半透膜覆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10 d左右去除负压封闭引流材料。结果29例患者植皮成活,其中5例患者出现岛状皮肤坏死,6例患者去除人工皮肤后,边缘少许坏死,经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惟一1例失败者为左下肢皮肤完全剥脱合并下肢血管栓塞,术后皮肤大面积坏死,经长期换药+邮票植皮修复。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有助于大片游离皮片植皮术后植皮存活,尤其对于合并感染的创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峰  蒋宏魁 《吉林医学》2012,33(11):2292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植皮在覆盖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与普通游离植皮打包方法覆盖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对植皮成活率无显著提高。方法:选择三组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的患者各20例,A组采用普通清创游离移植中厚皮片,皮片表面不打引流孔,打包加压包扎,术后石膏托固定;B组采用普通清创游离移植中厚皮片,皮片表面打多个引流孔,打包加压包扎,术后石膏托固定。C组采用清创游离移植中厚皮片,皮片表面打多个引流孔,皮片表面放置VSD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石膏托固定。所有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1周,1周打开观察植皮成活情况。结果:A组植皮18例全部成活,1例边缘部分坏死,1例创面中心约1 cm2坏死;B组20例植皮全部成活;C组植皮17例全部成活,2例边缘部分坏死,1例成活欠佳,经过2周换药,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植皮在覆盖中小面积新鲜肉芽创面中对植皮成活率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胰岛素局部创面换药外敷治疗糖尿病引发肢体溃疡的治疗护理体会。方法:采取每天常规清创并使用胰岛素盐水外敷包扎。结果:经治疗16例患者,成功治愈14例,占87.5%。结论:通过患者使用胰岛素盐水局部清创外敷换药治疗及护理,提高了肢体创面溃疡的愈合率,有效减少了患肢坏死截肢率。  相似文献   

16.
党亚军  庞仲辉  张亚斌 《吉林医学》2012,33(18):3939-3940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修复创面的疗效。方法:对4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治疗手术中采取手术清创,游离植皮后予联合VSD法闭合创面。结果:35例创面一期愈合良好,5例创面少部分皮缘坏死,3例经换药约1周后完全愈合,2例换药后小面积游离植皮后完全愈合,无一例感染。结论:游离植皮联合VSD法较传统加压打包法植皮法对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植皮成活情况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皮肤多个小切口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皮肤多个小切口深筋膜全长切开减压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皮肤多个小切口深筋膜全长切开减压 ,观察肢端感觉、血供、运动恢复情况及统计创面感染、覆盖时间。结果 采用皮肤多个小切口深筋膜全长切开减压后 ,筋膜间隙内肌肉血供恢复迅速 ,无进一步坏死 ,切口引流通畅 ,患肢肢端感觉、血供、运动恢复良好 ,肢端被动牵拉痛消除迅速 ,切口感染率低 ,直接缝合率高 ,植皮机率小 ,创面覆盖时间短 ,皮肤感觉影响小。结论 皮肤多个小切口深筋膜全长切开减压效果确切有效 ,切口感染率低 ,缝合皮肤质量好 ,病程短  相似文献   

18.
创伤弧菌性脓毒血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是沿海地区发生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实验研究表明乳酸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奈替米星对创伤弧菌感染小鼠有较好疗效,头孢哌酮 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哌酮 奈替米星、奈替米星 多西环素联用效果更好。临床研究表明早期临床诊断、早期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尽早外科手术切开减压引流清创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景木  马志芳  韦庆  张海  张栋  冯江学  周游 《广西医学》2011,33(8):1068-106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均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后施行VSD治疗。结果持续引流5~7 d后,36例皮肤缺损及12例骨外露患者均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经植皮或肌皮瓣转移修复愈合;10例脱套伤患者有3例皮肤仍有部分坏死,再进行VSD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骨折伴皮肤感染5例,负压引流2周后创面红润,经植皮或皮瓣转移后修复创面均愈合。结论 VSD技术具有及时清除渗出物、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是治疗四肢创伤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外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时切开减张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4月对12例骨科外伤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预防、及时切开肌筋膜室,充分引流、减张,加强患肢护理及观察,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2例通过早期预防、及时切开减张及护理观察,均恢复良好,未出现肢体坏死或部分坏死,通过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通过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时切开减张的针对性护理,减少了患肢坏死或部分坏死的发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