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肾-精-髓-骨”关系链阐释了“肾”与软骨的关系,重点解析了“补肾”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一方面“肾藏精、生髓”,干细胞及其组织微环境作为“精”“髓”在细胞层面的体现,受到“肾”的调控,“补肾”法通过提高干细胞活性,改善局部微环境,可以促使受损的软骨组织再生;另一方面“肾主骨”,“肾”在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的过程中处于决定性地位,“补肾”法通过延缓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凋亡,起到对抗衰老,延缓软骨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目前趋于复杂化,而以肾虚、血瘀夹杂较为多见。灵归养元膏具有补肾活血、生精养元的功效,组方基于男性不育症“肾虚血瘀”病机,体现了“脑-心-肾-精室”轴的用药思路。灵归养元膏组方以“脑、心、肾、精室兼顾,精血并重,寓补于通,平调阴阳”为特色,用药平和轻灵,补而不滞,通而不伤,调血脉而畅周身,重视一身之气血阴阳,整体组方发挥“整体与局部同治”的用药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医妇科学博士这一特殊群体,将PBL教学法、病案教学法及师带徒带教法三位一体的思-教-学模式引入博士带教中,并对三种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指出思-教-学模式的运用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提高了博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的思维方式,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高素质中医妇科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肠道微生物作为切入点,基于脑肠轴(GBA)理论从肾-肠道微生物、肾-脑、脾胃-肠道微生物、脾胃-脑四个方面阐述先后天之本脾肾与高血压的关系。提出GBA与脾肾是不同医学体系下对高血压调控重要机制的高度概括,脾肾不足则GBA失调,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发病,其机制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脑肠肽等相关。由此提出健运脾胃法和补肾法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治法,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老年性痴呆补肾填精的治疗角度、老年性痴呆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研究,探讨肾精与神经干细胞、肾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的关系,进而认为NEI网络的不平衡可能是肾之阴阳不调和或者是肾精亏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神经干细胞是肾精的物质体现。也就是说肾精的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干细胞的功能上,而命火的功能基础,主要体现在NEI网络的功能。肾藏精是干细胞与NEI网络功能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业已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而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早有体现,《黄帝内经》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黄帝内经》成书于距今约有二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托黄帝之名的医之大成者。其实从广义上理解,黄帝内经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著作,而应该是根植于中华二千年文明的沃土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7.
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治疗棘手。中医认为本病在病因病机上具有复杂性,虽为肺系病,却常涉及他脏,且多见虚实夹杂、内外合邪。体质是脏腑关系、阴阳平衡的综合体现,决定了本病在内伤、外感两方面的病机走向,使得其证候特点各异,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结合的诊疗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治本病。文章以国医大师王琦院士体质分类学说为基础,借鉴古今多位医家诊疗思路,结合导师崔红生教授临床经验,探讨该病的中医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
云实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分离并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云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3,4-(1″-羟基-环氧丙烷)-2,3′-(1″′β-羟基-2″′-羰基-环丁烷)-1,1′-联苯(1),3,5-二羟基-肉桂酸二十八酯(2),2′,4,4′-三羟基查耳酮(3),bonducellin(4),7,3′,5′-三羟基二氢黄酮(5),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6为首次从云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鹿心雪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秀丽  张荣平 《中草药》2004,35(4):370-371
目的 开发利用云南民族药材鹿心雪茶。方法 用80%乙醇回流提取,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鹿心雪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3-醛基-6-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Ⅰ)和4-甲基-2,6-二羟基苯甲醛(Ⅱ)。结论 两者均为首次分得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中药地榆黄酮等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程东亮  曹小平  邹佩秀  杨萍 《中草药》1995,26(11):570-571
从地榆根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5个结晶,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为:阿魏酸,山柰素-3,7-二鼠李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7-葡萄糖甙,β-谷甾醇,坡模酸。  相似文献   

11.
广西血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秀民  王竹红  陈程  何兰  屠鹏飞 《中草药》2004,35(7):728-730
目的对广西血竭Dracaena cochinchinensis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色谱,制备TLC,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西血竭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脂溶性化合物,分别为:1,2,4,5-四氯-3,6-二甲氧基苯(I)、胆甾-4α-甲基-7-烯-3β醇(Ⅱ)、胆甾-4α-甲基-7-烯-3-酮(Ⅲ)、正二十六烷(Ⅳ)、胆甾-7-烯-3β醇(V)、胆甾-7-烯-3-酮(Ⅵ)。结论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2.
“肾-精-髓-骨”系统是构成中医肾藏象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通过古今文献资料分析,对“肾-精-髓-骨”系统内涵及其与筋、肌肉、谿谷、脉等形体以及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的外延等进行探讨。“肾-精-髓-骨”系统是指肾精化生骨髓而充养骨骼的功能系统,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模式。肾藏精,精生成并濡养骨髓;髓与骨皆为奇恒之腑,软骨、关节等为骨属,其生长、发育、衰退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外延与筋、肌肉、谿谷、脉等形体密切相关,精、气、血、津液为重要物质基础。对“肾-精-髓-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在临床实践中诊断、预防、治疗骨及其相关疾病及其康复保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粗吻海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建设  李庆欣  吴军  张偲 《中草药》2004,35(5):485-487
目的 研究粗吻海龙Trachyrhamphtts serr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低压柱色谱研究粗吻海龙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经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粗吻海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胆甾醇(1),十六酸(Ⅱ),十四酸(Ⅲ),六氢-吡咯并吡嗪-1.4-二酮(Ⅳ),肌酸酐(Ⅴ),1-甲基-2-氨基-二氢咪唑-4-酮钠盐(肌酸酐钠)(Ⅵ),尿嘧啶(Ⅶ),胸腺嘧啶(Ⅷ)。结论 化合物Ⅳ是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半边旗5F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半边旗注射液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11α-羟基-15-氧-16-烯-对映贝壳杉烷-19-酸(5F)的含量,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55∶45∶0.04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采用pH计法、离子火焰法和沉淀法分别测定注射液pH,K+、鞣质、蛋白质、草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在30~24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连续3批注射液pH 7.80~8.20,K+浓度小于10 mmol·L-1,注射液的鞣质、蛋白质、草酸盐以及重金属含量都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可靠,可作为半边旗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中一新的环丙酮类衍生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仲青  郭青  黄彦合 《中草药》1998,29(4):217-219
从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根皮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分得一水溶性化合物,经IR、FABMS、EIMS、1H,13C-NMR,13C-1HCOSY、1H-1HCOSY谱分析、元素分析,对其乙酰化物的1HNMR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丁氧基-4,5,7-三羟基-6-羟甲基-2-氧杂双环[4.1.0]庚烷,为一环丙酮类的新化合物。命名为officinalisin。  相似文献   

16.
光皮木瓜的化学成分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继续研究光皮木瓜枝条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光皮木瓜枝条部位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又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20(29)烯-3β,24,28-三醇(1),2α-羟基乌索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8-酸(3),2α,3β,19α-羟基乌索-12-烯-28-酸(4),lyoniresinol-9′-O-β-D-吡喃葡萄糖苷(5),广寄生苷(6),(-)表儿茶素(7)。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从草药羊红膻根中又分得2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UV,IR,1H、13CNMR,DEPT及1H-1HCOSY,1H-13CCOSY),确定这2个化合物的结构为:4-羟基-丙烯苯-(2-甲基丁酸)酯(Ⅰ),2-羟基-5-甲氧基-丙烯苯-(2-甲基丁酸)酯(Ⅱ)。Ⅰ为新化合物,定名为羊红膻素F。Ⅱ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Knoevenagel反应合成1-羟基茚-2-甲酸。方法:以邻苯二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以三乙胺或哌啶为催化剂,进行合成反应。结果:合成反应产物经1H—NMR和13C-NMR波谱测定,确定其化学结构为1-羟基茚-2-甲酸。结论:以邻苯二甲醛和丙二酸为原料,以三乙胺或哌啶为催化剂,反应产物是1-羟基茚-2-甲酸。  相似文献   

19.
《管子》一书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一元论”思想,吸收庄子“道”“气”一体思想,提出了“道-气”一元论宇宙观,即《管子》“气一元论”;进而分气为“精”(清气)与“形”(浊气)。“道-气一元论”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有着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天地生人,以成其形”思想的影响,对阴阳理论的影响,对精、气、神理论的影响,以及对形神一体观的影响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血脂康胶囊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血脂康胶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结合重结晶技术,从血脂康胶囊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鉴定、波谱解析以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脱水莫纳可林K(Ⅰ)、豆甾-5,22-二烯-3β-醇(Ⅱ)、莫纳可林K(Ⅲ)、3β-羟基-5α,8β-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Ⅴ)、N-[1-(四氢-5-氧代呋喃-2)-乙基]乙酰唑胺(Ⅵ)、大豆苷元(Ⅶ)、黄豆黄素(Ⅷ)、染料木素(Ⅸ)、赤藓醇(Ⅹ)。结论以上化合物除Ⅰ、Ⅲ外,均首次从血脂康胶囊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