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英 《抗癌之窗》2014,(10):30-32
医生建议我先行"新辅助化疗",什么是新辅助化疗?几乎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经历过以下过程,在最早发现时,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最初的怀疑诊断,到逐步相信诊断,到心情烦躁、情绪低落,但是一旦看到带有"癌"这个字眼的报告单时,相信所有的患者除了情绪低落与悲观以外,脑子里随即浮现出来的一个念头就是:我要尽快手术!然而有时医生反而不主张尽早手术,建议在手术前先做化疗,尤其是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好,学术水平较高的医院,这让很多病人感到疑惑、焦急,甚至抵制。  相似文献   

2.
博士答疑     
Q我已完成了西医的治疗疗程,还需要中医治疗吗? A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医生动手术时,只能切除肉眼所看到的癌细胞,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就残留下来,这可能会在以后复发。放、化疗在清除残余肿瘤细胞的过程中会伤害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有些病人完成治疗后,有  相似文献   

3.
《癌症康复》2015,(2):16-17
接诊大夫不一定主刀 首诊负责制,就是说第一个接诊的医生要一直负责这位病人,除非这位病人的病情发生了一些变化.通常您在就诊之前会选择一个您认为可靠的、技术上过硬的医生就诊,可能这个医生会给您做手术.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您要了解,医生做手术有分级制度,即所谓小病小大夫,年轻大夫来做,大病则由年资更高一些的医生去做,这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4.
《抗癌之窗》2009,(3):54-54
名医简介:196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3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血液病的临床研究,广收博采,融汇中西,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血液病的诊治亦有独特之处,著有《实用中医血液病学》。  相似文献   

5.
张晓丹 《抗癌之窗》2014,(11):71-74
大多数人叙述"无奈",都喜欢持"有疾者为无奈者"的态度。我挂不上号,医院的问题;我的病没治好,医生的问题。似乎没有人站出来说:疾病包括癌症伴随着生命而来,是另外一重无奈的公民身份。也鲜有人说:治愈癌症,是肿瘤科医生最殷切的希望。医学行业发现癌症已经有3000多年了,并且在这3000多年里,人类一直在敲打医学界的大门,寻求"治愈之方"。甚至可以说,这是全人类的"无奈"。今天给大家讲讲肿瘤科医生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当您的亲人患了肿瘤的时候,大多数人第一时间内能想到的方法是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但很多患者往往在就诊时已经被确诊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在进行过各种的综合治疗,肿瘤仍然没有被控制后。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去做"X刀"、"伽马刀"、"质子刀"、"中子刀"、"粒子刀"、"氩氦刀"、"超声聚焦刀"等。面对这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您可能会很困惑:这些"刀"是怎么回事?跟做开刀做手术有什么区别?疗效怎么样?副作用大不大?哪种方法适合您患肿瘤的亲属?本期,我们邀请到国内该领域的权威专家,就这些问题给您和您的家人做一些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做一些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沙利度胺——跌宕起伏的"人生"提到沙利度胺(Thalidomide,商品名:反应停)很多医生甚至普通民众对其并不陌生,这个药物可以说颇具传奇色彩。早在1954年,联邦德国合成了沙利度胺,人们最初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吐药物,广泛用于孕妇的止吐治疗。但是此后不断有短指畸形(海豹胎)婴儿出生,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似乎与该药物的使用有关。直到1961年该药物被禁用时,已经有超过1万名"海豹胎"婴儿出生。这个悲剧成为新药研究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促使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新药研究的安全性,相继建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8.
《癌症康复》2006,(6):26-27
? 阴阳辨证在中医诊治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最近看到一些中医论坛的讨论,说现在绝大部分人都是阳虚,阴虚的人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张英 《抗癌之窗》2012,(5):16-17
我是一个中医肿瘤科医生,在我周围的患者,大多数都是一开始得病,或者在西医那里治疗很短一段时间后,就来寻求中医的治疗,今天在网上看到公布的一个数据,国内得了肿瘤的人,约有40%自始至终都没有接触过中医中药。看到这个数据,我不敢相信。但是确实有些患者还是对肿瘤综合治疗的观点认识太晚,或者在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致使他们未能及时正确地接受中医治疗。下面,我分析一下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方面的常见误区。  相似文献   

10.
邵康 《抗癌之窗》2014,(5):55-56
所谓肺部结节,并不是指什么病,而是医生对肺部X线或CT检查所看到的一种病变影像学表现的描述。简单说,就是医生在您拍的胸片或CT片上看到的一种较小的、密度偏高的病灶,一时确定不了是什么,因而暂日寸采用"结节"进行形态学描述的术语,待将来确定这个"结节"是什么了,就换成具体的疾病名称了。近十余年来,随着高分辨CT检查的普及,尤其是64排CT的应用,能够发现的肺部结节越来越多。就如我们现在的高清电视能够看到演员身上更多的细节一样。  相似文献   

11.
黄成超 《抗癌之窗》2014,(10):62-64
绝大多数的肿瘤晚期患者在心理和身体上都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很多医生以及患者家属都束手无策,针对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关于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问题。"临终关怀"是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给予亲切的抚慰及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其安然、有尊严地离去。1967年,在英国伦敦由女医生西塞莉·桑德斯创建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是世界上最早的临终关怀医院。  相似文献   

12.
阅读心灵     
《癌症康复》2009,(3):56-56
阅读心灵需要一些过程,最初是要学会看清,看清心里都有什么东西,比如仁慈和邪恶、快乐和痛苦、幸福感和失落感、焦虑不安和平心静气、明朗和忧郁……看清楚自己心灵中哪些东西太多需要清除,哪些东西太少需要填补。  相似文献   

13.
阅读心灵     
《癌症康复》2009,(4):52-52
阅读心灵需要一些过程,最初是要学会看清,看清心里都有什么东西,比如仁慈和邪恶、快乐和痛苦、幸福感和失落感、焦虑不安和平心静气、明朗和忧郁……看清楚自己心灵中哪些东西太多需要清除,哪些东西太少需要填补。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秋天不经意一步迈进病理学科至今(2008年),整整30年光阴逝去,青春年少换成了两鬓白发.眼下在医院里每天的一项主要活儿就是满怀信心地坐在显微镜下对付着各地找上门来的疑难病理会诊.看来,这个活儿今后还要继续着.在会诊之余的一点空隙中不时会有一些就像当年我刚进病理科大门的年轻医生要求我给他们一些病理"窍门"、"捷径"、"经验"之类.经过多次漫无边际的聊下来,渐渐有了一点条理,现在整理一下,供大伙干活儿累了后放松时的"笑谈"吧.  相似文献   

15.
阅读心灵需要一些过程,最初是要学会看清,看清心里都有什么东西,比如仁慈和邪恶、快乐和痛苦、幸福感和失落感、焦虑不安和平心静气、明朗和忧郁……看清楚自己心灵中哪些东西太多需要清除,哪些东西太少需要填补。  相似文献   

16.
王健 《抗癌之窗》2012,(8):39-41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相信很多读者都耳闻或亲见患"肿瘤"的病人。一些人听说某某得了"肿瘤"或者去"肿瘤医院"看病了,就很恐慌,就觉得那个人被判了死刑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是癌,都是恶性的。肿瘤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很多疾病,而癌只是其中一种。我们老百姓平时所说的"肿瘤"并不全是恶性的,所说的"癌症"才是恶性的,癌症就是指恶性肿瘤,它是一种生活用语,而恶性肿瘤是医学学术用语。另外人们还常说"癌"这个词,"癌"和"癌症"虽然只相差一个字,但并不是指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肿瘤"、"恶性肿瘤"以及"癌"等一些名词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凡有较长期实践经验的医生都不会认为他们从未犯过错误。犯错误并不可耻,但谨慎工作的医生应能避免犯错误,这不仅是因为他本人应对此负责,而且还因为其后果往往是严重的,如助产过程中的失误可能造成婴儿的脑损伤,从而导致终身病疾。 随着医学的进步,对医生治疗工作的要求也提高了,新的伦理性问题也出现了,例如医生在多大程  相似文献   

18.
《肿瘤防治研究》2013,(7):670-670
为了推动肿瘤的临床研究,总结并普及临床所取得的经验及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促进学术交流,提高肿瘤专业医师整体的临床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国际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编辑部和肿瘤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0月18日~2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19.
社区医生肿瘤影像诊断及门诊工作培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志忠  李源 《中国肿瘤》1999,8(6):266-266
我院在实施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及早期诊断的研究”过程中,对社区肿瘤二级预防这一新课题进行了探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社区医生中进行肿瘤专业培训,是该课题的重要内容。从1996年Ic月起,课题组研究人员对广州市越秀区5家地段医院的医生分期进行肿瘤专科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把肿瘤影像诊断及门诊工作培训中所取得的一些经验体会总结如下。1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对各地段医院的影像设备、人员配备、已开展的诊断项目、较常遇到的难题、医生掌握肿瘤基础知识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20.
肿瘤常见症状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萍 《癌症进展》2005,3(6):534-540
肿瘤患者在治疗中或因肿瘤疾病本身,常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患者为此而寻求中医治疗.中医在改善症状方面,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本文回顾了自2000年以来,中医治疗腹泻、便秘、腹胀、纳差、恶心呕吐、乏力、发热等肿瘤常见症状的经验和现状,并结合国外研究情况,对症状控制的进展作一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