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本人从事体检工作的心得体会.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2012年两万多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803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统计分析各种疾病的患病数及患病率.结果:普通人群中检出率较高的有:脂肪肝(29.08%)、血总胆固醇偏高(28.71%)、血甘油三酯偏高(25.37%),其次为肝囊肿(13.33%)、血葡萄糖偏高(9.23%)、胆囊息肉样病变(8.99%)、肾囊肿(8.41%)、肾结石(6.52%)、胆囊结石(3.63%)、肝血管瘤(2.50%)及原发性肝癌5例.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并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筛选等优点,应作为体检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技术对胆囊结石诊断的准确率及意义。方法:通过对B超检查确诊的胆囊结石患者319例的体检结果分析。结论:B超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准确性,是大范围体检和一般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胆囊疾病的关系。方法对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1 066例及健康体检者1 098例进行胆囊B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 0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囊B超异常212例(19.84%),其中胆囊结石116例,胆囊息肉74例;1 098例体检者胆囊B超异常108例(9.84%),其中胆囊结石46例,胆囊息肉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囊B超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3.37,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体检人群,这可能与精神病本身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关,临床医生应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B超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析其在胆石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8月到2010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43名胆石症患者,采取B超诊断,探讨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结石最大直径为3.8cm,其中泥沙样结石156例,占64.2%。243例患者中,胆囊结石83例,B超诊断出80例,占96.4%;胆管结石98例,B超诊断出82例,占83.7%;多部位结石62例,B超诊断出51例,占82.3%。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性、可反复多次、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作为胆石症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客观评价B超对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实用性,为临床应用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的B超与手术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B超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腹穿、腹腔灌洗等传统方法;B超可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做出诊断,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位诊断,但准确率仍偏低;B超对空腔性脏器损伤可做出诊断,但难以定位。结论:B超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和评价方面是首选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部B超筛查健康体检者脂肪肝阳性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106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体检者年龄分为A组(30岁)13例、B组(30~39岁)37例、C组(40~49岁)28例、D组(49~59岁)22例、E组(≥60岁)6例,均行腹部B超、CT检查,观察腹部B超对体检者脂肪肝患病情况的筛查结果,评估腹部B超对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的筛查价值。结果:腹部B超检查显示,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脂肪肝患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C、D、E组患病率较高,各组间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B超与CT诊断脂肪肝符合率为92.45%,且腹部B超的阳性检出率低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男性、年龄较大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脂肪肝的防治。腹部B超对脂肪肝的阳性检出率虽低于CT,但其诊断结果与CT有较高的符合率,且经济、便捷、无辐射,更适用于对健康体检者脂肪肝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官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的检查,比较各项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9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通液术检查.结果:诊断官腔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13.2%:输卵管通液术为2.6%;宫腔镜检出率为39.5%:诊断盆腔内病变,B超检出率为39.5%;输卵管通液术的捡出率为21.9%;腹腔镜检出率为86.9%.结论: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的应用优于B超及输卵管通液术,但不能取代,应相互补充应用,四项检查在诊断不孕症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此次回顾总结出影像科大夫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应对日益增多的体检工作,以及体检人群的健康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体检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资料和方法:整理了341例体检人员的上消化道造影影像资料,通过更加快捷、合理的造影方法完成体检任务。结果:体检人员上消化道造影以胃炎居多,胃炎的诊断易受滞留液的影响,应使用更加合理、快捷的检查方法,并力求避免干扰影像诊断的因素。结论:上消化道造影体检能更好地检出消化道功能性疾病,并对器质性病变进行筛查,通过体检,要对体检人员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出的胆结石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有关胆结石的发病情况、人群分布规律及与之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20岁以上11996例新农村农民进行胆囊的超声检查,检测相关指标。结果:超声检查健康人群11996例,检出胆结石568例。结论:通过健康体检,能及早发现胆结石并及时治疗,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性常见疾病与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本院体检部260份老年体检的资料,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根据健康检测结果分为5个患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共6组。各组于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结果:非健康的五组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老年常见疾病与血液流蛮学指标的改啻有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岁以上进行免费健康体检的老人1580名为观察对象,所有体检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回顾分析体检者的腹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所有1580名体检者中,检出主要疾病类型包括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胆囊结石等,且不同疾病类型腹部超声临床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在健康体检中实施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各类内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的繁荣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也更加的关注,人们对于健康体检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目前,B超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它能准确地显示出体内脏器或病变的轮廓范围,而且能确定是实性还是囊性.其图像直观清楚,可使组织与器官之间的关系明确显示出来,层次分明;能够随时拍照,并可记录留作资料备存;容易描绘出软部组织,大大优于X线,不仅用于诊断,还可用于B超指引下的治疗;安全无害,大受欢迎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在健康体检中B超的应用及其价值分析工作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对健康体检中B超的应用及其价值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健康体检中B超的应用及其价值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就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健康检查的2080例体检者的腹部健康情况进行整理和统计。结果:脂肪肝、胆囊结石、肾结石、前列腺增生、肝囊肿、肾囊肿、胆囊壁附着病变、肝血管瘤等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腹部疾病。结论:腹部超声检查对于提高腹部疾病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操作简单、便捷,对体检人员的身体伤害较小,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等,应作为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4.
头孢曲松钠治疗期间B超诊断胆囊结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头孢曲松钠针剂治疗的患者,腹部B超检查时,胆囊超声图显示胆囊内可有强光团伴声影的声像图改变(是一种典型的胆囊结石超声影像),被诊断为"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中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方法:对健康体检49122人体检资料中确诊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122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男性2.95%;女性1.1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为23.95%.结论:本次调查糖尿病发病率结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50-60岁为高发年龄,女性7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与全国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B超检查,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对健康体检疾病谱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全部8865例研究对象中,腹部脏器疾病的检出率为52.89%,其中位居前8位的腹部疾病依次为:脂肪肝、胆囊结石、肝囊肿、肾囊肿、胆囊息肉、胆管结石、胆管扩张及肝硬化。在胆管扩张的发病率中,男性低于女性,其余疾病男性均高于女性。在胆管结石、胆管扩张、肝硬化疾病中,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偏高。其余几种疾病中,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的发病率偏高。结论:B超检查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肝胆疾病的发病率高,因此应采取措施增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个人健康体检,做到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患有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观察分析,为今后对体检患者是否患有该病进行准确判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这4年时间里,在我院进行体检的老年患者病例158例,其中有、无明显退行性心瓣膜病变的体检患者各79例,分别定义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患有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退行性病变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单一瓣膜病变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关系密切,临床可通过对血尿酸水平进行测定的方法,对体检者是否患有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对血尿酸水平的有效控制,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患者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本市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我市8990例医保人员应用彩超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进行甲状腺普查,细胞学检查诊断恶性或B超检查怀疑恶性者手术切除,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甲状腺肿大者1534人,其中呈结节性肿大者849人弥漫性肿大者685人,结节性肿大者中良性病变771人,恶性病变及可疑恶性病变78人。结论;甲状腺的普查是必要的,B超引导下甲状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和早期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部与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异住娠的70例患者均行腹部和阴道B超检查。结果:腹部B超诊断符合率为80.6%,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为94.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高于腹部B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在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企业退休职工,随机抽取其中的580例,根据B超诊断,并结合其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结果,分析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的关系.结果:脂肪肝患病率69.14%,高脂血症者患病率60.52%.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中老年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脂肪肝患者的甘油三酯和血清胆固醇均明显增高.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有密切关系,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