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珍 《中医研究》1999,12(2):52-54
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患[1],老年性便秘发生频度为25~32%[2],老年人排便间隔时间要比老年前期延长29.7%,排便时间延长39.8%,且便秘症状亦随着增龄而加重[3],并可诱发或加重其它疾病,如痔疮、前列腺肥大及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病,甚至危及生...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有2%~28%的人正受到便秘的困扰.我国发病率在10%~15%,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8%~23%,且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呈年轻化趋势。便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已成为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此,便秘治疗已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刘长云  胡梅 《河北中医》2010,32(1):44-45
老年人顽固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是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临床症状以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为主。近年来,便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老年人便秘发病率为11.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加。2006—03—2007—02,我们采用苁蓉通便汤治疗老年人顽固性便秘80例,并与盐酸依托必利分散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并伴有腹胀、腹痛、肛门坠胀,心烦等临床症状和亚健康症状。因此,对老年性便秘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原因r探讨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时老年性便秘的疗效,结果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指排便异常性延迟或减少。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我院采用的诊断标准是:①排便频度≤2次/W(此为主要指标);②伴有排便费力(>10min)或粪便于燥;③病史>1年。但须注意,确诊便秘一定要考虑患者原有的排便习惯。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便秘发生率为3%~4%。在老年人中为常见症状。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便秘发生率在20%左右,发生率是青壮年的2~3倍[1]。1便秘的原因1.1生理原因:便秘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美国经研究证实,肠道平滑肌其支配神经系统的退化是老年高发便秘的重要原因[2]。加上协助排便的直肠,腹部肌肉…  相似文献   

6.
老年便秘多为慢性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65岁以上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约为30%,且随增龄而增加。目前,国内外较为公认的便秘定义:每周排便等于或少于2次,至少有25%时间存在排便困难和(或)排便不尽的主观不适感,呈上述症状持续时间不少于2周。笔者  相似文献   

7.
申小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43-143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症状,发生率为20%-30%,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其中功能性便秘尤为常见。功能性便秘(FC)是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便秘,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未尽感的功能性疾病。自2006-2011年我们共收治老年便秘患者56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0~94岁,平均68.5  相似文献   

8.
便秘(constipation)是临床常见的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指排便频率减少,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每3~4d或更长的时间排便1次,或粪便量少且干硬,有的如羊粪,并常有排便困难感觉,或合并排便时间长,直肠胀感,或排便不尽感。北京、天津、广州、杭州的人群调查资料表明,便秘的人群患病率为3%~17%,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壮年。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便秘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便秘 一般认为,超过48小时以上不排便,排便时很费力气,排出的粪便干燥硬结,且有下腹胀痛,直肠不适,矢气,纳差,头晕无力等不适感觉即为便秘。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便秘占首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饮食精细化,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和精神压力加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中20-3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排便不畅,在中青年中也有约10%的人有便秘症状。本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老年功能性便秘以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后残留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内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便秘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1].2008年至2011年,我们用自拟健脾润肠汤加脐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出现便秘,以慢性功能性便秘多见。常表现为排便次数一周内少于2-3次,大便量少、硬,排出困难,患者不仅有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心烦失眠和头昏等症状,严重便秘的老年人还可发生粪便嵌顿、痔疮、肛裂,甚至诱发心绞痛和脑血管意外,从而危及其健康和生命,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有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便秘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老年人多见,65岁以上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约为30%,近年来青年人便秘发生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便秘有多种临床分型,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1]。笔者就工作当中针对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是临床上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每天排1~2次大便是正常的,所谓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和粪质干硬、老年人因活动减少、食物和水分的摄入减少,60%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现象。1老年便秘的预防1.1坚持运动:每天坚持全身运动,坚持做收腹、提肛运动。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者,表现为排便次数少于3次,周,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粪质量少质硬,或有排便不尽感,而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人群患病率为6%-17%,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达40.2%;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多于青壮年。中医对便秘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其提出了“闭”称谓;《内经》称之为“大便难”、“后不利”;汉代医圣张仲景称其为“闭”、“脾约”、“阳结”、“阴结”等;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首次提出了“便秘”的病名。至此,“便秘”一名得到后代医家的广泛认可,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失常,引起以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延长或排便困难为主症的病证。便秘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老年人,一般说年轻人为一时性或在某些疾病的兼见症状;而老年人则常有积年累月,非药物不能大便者,将此称为习惯性便秘。 余在临床中,曾以生大黄粉末敷脐治愈多便习惯性便秘患者,具体方法即将生大黄研成细末,加蜂  相似文献   

17.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老年人因腹肌松驰,肠蠕动减弱,活动量小,饮水少,蔬菜,水果食用少等原因,引起便秘。我科是心脏病科,老年患者占80%左右,老年患者中便秘者占90%左右,自1996年1月~1997年1月共观察老年便秘者146例,进行耐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便秘易诱发的疾病排便尤其是解大便常是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诱因,因为排便时腹压过大,可使血压骤然增高,特别是便秘时,用力过猛或过久,更容易引起血压显著增高;另外,还可导致直肠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等;长期便秘,机体有害物质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便秘特指发生于老年人群中的便秘,主要与老年人生理性脏器功能衰退或机体气血阴阳失调等原因密切相关,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费力等症状。贾小强教授在中医经典理论的指导下,融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此病以肾虚不足,中阳虚陷为本,自拟畅舟通便方进行辨证治疗,施治于老年性便秘患者,在临床上获益者颇多。  相似文献   

19.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如超过6个月即为慢性便秘。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症状 ,约 30 %的年轻人和 2 0 %的老年人有排便费力 [1 ] 。其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 ,排便困难 ,排便时间延长。便秘可以是单纯一症 ,但更常见于其它疾病过程中 ,尤其是与老年人心、脑、肺等其它疾病关系密切 ,治疗便秘对防治老年人心、脑、肺疾病有一定意义。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疗法 ,且常用泻药 ,多有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较好。笔者就近 1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概况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功能性便秘的辨证分型 ,目前尚未统一 ,遣方用药各异。许氏 [2 ]等将老年习惯性便秘分为 :气虚便秘 ,治宜补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