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要略》治疗呕吐,其法灵活,用药独特,擅用半夏、姜。主要有温胃暖肝,降逆止呕;开结除痞,和胃降逆;燥湿降逆,化饮止呕;清解少阳,和胃降逆;补虚润燥,和胃降逆;通腑泻热,降逆止呕;健脾化饮,和胃降逆;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饮降逆,舒展气机;温补脾胃,降逆止呕;安中益气,清热降逆;温阳化气,利水止呕等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谢萍教授治疗妊娠恶阻的经验。谢萍教授认为妊娠恶阻的病机总属冲气上逆,有因脾胃虚弱者,亦有因肝胃不和者;若呕吐日久,极易发展为气阴两虚之重症。脾胃虚弱、冲气上逆者,治以健脾和胃、平冲降逆止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小半夏茯苓汤加减;肝胃不和、冲气上逆者,治以平肝和胃、降逆止呕,方以温胆汤加减;气阴两虚、阴津耗损者,治以益气养阴、生津止呕,方用麦门冬汤加减。  相似文献   

3.
黄仕文 《江苏中医药》2007,39(12):53-55
止呕类方是指具有降逆止呕作用,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胃气上逆的一类方剂.探讨止呕类方的配伍规律,可为提高临床疗效和创制新方奠定基础.研究历代止呕名方的制方用药特点,发现止呕类方组成以降逆止呕药为主,根据主候特点常配伍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化痰药、消导药、补益药、理气药和逐水化饮药.  相似文献   

4.
温胆汤临证运用六则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肠汤原载于《千金方》 ,后世方书亦颇多论述 ,主治胆虚痰热、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惊悸不宁、虚烦不眠、眩晕、呕吐呃逆、癫痫等证。方中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和胃止呕 ;茯苓淡渗利湿 ;健脾化痰 ;陈皮辛香理气 ,和胃降逆 ,祛痰化浊 ;生姜味辛性温 ,温胃散寒止呕 ;竹茹性凉 ,清胃化痰止呕 ,二药相伍 ,互相制约 ,使其药性平和而降逆之功效倍增 ;枳实苦寒 ,破气降逆消痰 ;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用 ,具有除湿化痰、清胆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命名温胆者 ,以“胆欲不寒不燥常温而候耳” ,非寒、热、温、凉之“温” ,仍平和平正之意 ,罗东逸谓 :…  相似文献   

5.
浅析张仲景对呕吐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呕吐是多种疾病过程中所常见的症状,张仲景在其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对其论述极为广泛,详辨病机,细审病因,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临床辨证论治树立了典范。现对其辨治呕吐的方法予以综合归纳,分析探讨。解表降逆止呕法:太阳阳明会病,外邪入里,邪犯胃腑,故见无汗恶风项强、呕逆,治以葛根加半夏场以发汗解表,降逆止呕。解表化饮止呕法;外感风寒,内伤寒饮,饮犯于胃,胃气上逆则见干呕,治以小青龙汤以表里同治,辛温解表,涤化水饮,降逆止呕。散郁和胃止呕法:汗吐下后,阳邪内降,郁结,已胸,火郁不伸,扰乱胸隔,胃失和除故…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52-253
妊娠恶阻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病证,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均能痊愈,个别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症状明显,出现食入即吐,呕吐频繁,甚至肝肾功能受损等,导致不能继续妊娠。龙江韩氏妇科认为妊娠恶阻病位多在脾胃,与肝相关;治疗上多以脏腑辨证为主,辅以固护气阴;韩氏治疗妊娠恶阻用药更具独特性,根据孕产期的生理特征认为产前勿热,产后勿凉。善用姜竹茹、芦根、陈皮、麦冬、黄芩滋阴清热,降逆止呕,亦取半夏醒脾和胃,降逆止呕之效,妙用大黄通腑气,降逆止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逆止呕汤合枢丹对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39例,中西医结合组用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西药组只有枢丹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所引起的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多为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的突出表现,也可见于慢性肾脏病其它病程阶段。该病病机可概括为肺脾肾功能失司,水液运化失常;或肾元衰惫,冲气上逆;或肝失疏泄,胃失和降。中医治疗包括健脾化湿、和胃止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补益肾气、平冲降逆,疏肝解郁、和胃止呕,肃肺降逆等。临床治疗该病应辨证论治、准确选方,辅以不同中医药疗法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妊娠恶阻为胃气上逆所致。因之,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为治疗大法。临证中,部分旋上法治疗不效患者,邢子亨老师习用宣肺理气法治疗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陈××,女,26岁,干部。妊三月,呕吐月余,时轻时重。大便三至四日一行,经服抑肝和胃、降逆止呕之苏叶黄连汤、益气养阴和胃之麦门冬汤,豁痰降逆止呕之小半夏茯苓汤等均不效。近两日水谷入胃即吐。诊见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细数,证属痰热阻肺,胃失和降。拟用宣  相似文献   

10.
呕吐一词,语出《金匮要略》,是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脱口而出。呕吐之病机,多源于胃气上逆.胃气上逆者,有因于感受外邪,有因于脏腑功能虚衰,更有因于失治误治等。然治疗总以和降胃气为其大法,或以祛邪,或以调整脏腑功能的偏胜偏衰.在仲景治呕诸法中,有直接止呕法,有祛邪止呕法,有温润止呕法,有和解止呕法,有温胃止呕法,有暖肝温胃止呕法,有  相似文献   

11.
【歌诀】重镇降逆赭石王,苦寒清火把血凉。平肝重镇肝火扬,噫气呃逆喘呕降。 【释义】赭石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为重镇降逆要药。其长于镇潜肝阳,尤善降上逆之胃气而具止呕、止呃、止噫之效,亦兼有降上逆之肺气。本品苦寒,入心、肝之血分,有凉血止血之效,因其又善于降气、降火,尤适宜于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出血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降逆止呕汤加减辅治脑血管病所致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用常规西医治疗及降逆止呕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天内呃逆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声短而频、胸膈痞闷、脘腹不适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止呕汤辅治脑血管疾病所致呃逆疗效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1 急性呕吐 徐某,女,25岁.1991年10月8日忽感胃口不适,恶心,呕吐带酸臭味食物,伴有头晕,暖气,腹满,舌质红,苔白腻,脉实有力.证属饮食不节,复感时邪,胃失和降,气机上逆而致.治宜调气和胃、降逆止呕.急刮任脉从膻中穴向下至神阙,次刮督脉从大椎穴至长强,再刮内关、曲泽、委中、足三里,刮至皮色变紫为度,以调畅气机、通降胃气、降逆止呕.10分钟后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14.
归纳、总结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枇杷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枇杷叶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的功效;枇杷叶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酸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祛痰、止咳、抗肺纤维化、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止呕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汤为汉代张仲景方,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记载.吴茱萸汤由吴茱萸、生姜、人参、大枣四味药组成.功擅暖肝温胃,降逆止呕.方中君以吴茱萸苦辛温热以暖肝胃,降逆气,泄胃浊;生姜辛散寒邪,镇呕为臣,两药配伍,相得益彰,使肝胃之阳复振,浊阴下泄不令上逆.人参、大枣甘缓益气和  相似文献   

16.
旋覆代赭汤益气和胃、降逆止呕,被广泛应用于痰浊阻结胸膈胃脘,肝胃之气上逆所致之顽固性呃逆、呕吐等各种内科病症。笔者以该方加减治疗反复呕吐1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齐玲玲 《北京中医》1998,17(2):38-39
一、药性解惑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其药性有二大特点:降和燥。降则加强肠胃道向下运动的能力,使糟粕不能停留;燥又加强肠胃道的自身运动能力,使多余水分排泄,肠胃道的正常功能得以恢复。半夏的功效一是驱邪,一是扶正;其治疗作用为降逆止呕,燥湿祛痰,宽中消...  相似文献   

18.
半夏是临床常用药物,在许多方剂中均有配伍,仅供外用;姜半夏善于止呕,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化痰。不同炮制品在方剂中的功效及主治各有所偏。生半夏有毒法半夏偏于祛寒,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清半夏长于燥湿  相似文献   

19.
半夏异用三案王桂英,宗圣和,王秉新周口地区中医院(466000)主题词半夏/治疗应用,失眠症/中医药疗法,呕吐/中医药疗法,咳嗽/中医药疗法半夏辛温有毒,入肺、脾、胃三经,功能燥湿化痰,下气降逆,开结除痞,和胃止呕。临床以制半夏应用较多,治疗失眠、呕...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胃轻瘫可归属"痞满""呕吐"范畴。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胜,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糖尿病胃轻瘫病机亦为本虚标实。辨证分为四型,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呕,参苓白术散;胃阴不足:养阴益胃,麦门冬汤;肝胃不和: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越鞠丸合半夏厚朴汤;痰湿中阻:健脾祛痰,小半夏合苓桂术甘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