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相关性胃病,是指因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急慢性胃肠道黏膜损伤所致的消化性溃疡及并发出血、穿孔、甚至导致死亡.临床表现 NSAID相关性胃病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如上腹痛、饱胀、嗳气、恶心、呕吐、烧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又包括消化性溃疡及并发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胃黏膜损害的预防与干预。方法观察具有危险因素的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人群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人群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出现消化不良9例,胃肠黏膜损伤8例,胃肠出血1例。胃肠不良反应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人群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最低于未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宜同时预防应用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类抗炎药易致消化道出血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指不含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镇痛、解热、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老年人用得很普遍.非甾体类抗炎物分为苯胺类、吡唑酮类等,临床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保泰松、氯芬钠酸、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损害,可出现上腹不适、隐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以及需要高度重视的消化道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炎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疾病,以及对血管疾病的预防.但该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的不良反应最为突出,并得到临床广泛重视.然而近10多年来,随着小肠疾病诊断手段的不断进展,尤其是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该类药物也可引起小肠或结肠黏膜炎症、糜烂、溃疡等,继而黏膜下层纤维增生变性,导致肠腔狭窄等,影响肠腔内容物的通过而形成肠梗阻.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肠病主要是指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肠黏膜炎症性病变,包括出血、蛋白丢失、吸收障碍、黏膜炎症、通透性改变等,好发于空肠系膜侧的肠壁.研究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60%~70%有无症状胜肠病,大多发展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能被发现.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疾病防治的目标为:缓解疼痛及相关症状,减轻肌肉、骨骼以及关节肿胀及僵硬,减少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以往对风湿病人多采用扑热息痛等镇痛剂以及芬必得等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治疗,但其胃肠道反应较大,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出血、穿孔。据统计,用上述药物治疗而诱发的胃肠病,可使医疗费用提高30%。而60岁以上人群、有溃疡病史、大剂量服用或服用多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非阿片类镇痛剂者,更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正>奥美拉唑联合快胃片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维生素的第三大类药物[1],NSAID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常见病因,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服用NSAID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在长期服用NSAID患者中,约10%~25%可发现胃或十二指肠溃疡,NSAID引起的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2]。本研究旨在通过  相似文献   

7.
金霞云 《医疗装备》2014,(12):51-51
1 基本资料 奥美拉唑注射液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专用溶剂为无色的透明液体,临床上主要用于:①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②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③亦常用于预防重症疾病(如脑出血、严重创伤等),胃手术后预防再出血等;④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由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不规范使用,合并消化性溃疡病人较多,目前仅推荐奥湿克作为合并溃疡的风湿病用药,但该药价格较高。萘丁美酮是一种非酸性药物,胃肠道相对安全,但治疗合并溃疡的RA是否安全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我们在严密观察下试用萘丁美酮联合小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合并溃疡的RA,观察关节疼痛临床疗效,定期复查胃镜观察溃疡变化以了解其胃肠道安全性。1材料与方法1.130例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RA的诊断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的临床及放射学依据,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RA活动期患者,近2周未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告知  相似文献   

9.
高龄 专家介绍,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如黏膜防御作用变差等,出现胃出血以及穿孔的风险增加13.2倍.因此,如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最好选择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的类型,如塞来昔布. 有胃病 胃不好的人服非甾体抗炎药,无疑是雪上加霜.有研究显示,胃肠道疾病患者在150天内单次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2.4倍;多次服用后该风险增加7.4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非甾体抗炎药(NSAID)致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特征、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NASID所致间质性肾炎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NSAID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只要及时停药,积极治疗,肾功能均恢复正常。而致慢性间质性肾炎者,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多需透析治疗。结论提高NSAID所致间质性肾炎的认识,对防止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5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的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脏损伤、肾脏损伤以及血液系统损伤等。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在广泛使用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骨性关节炎研究最新进展(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治疗方面3.1对症治疗3.1.1对症治疗的综合评价“在荷兰对风湿性关节炎和骨性关节炎病人进行不同镇痛治疗的费用及效果”。一文说:为了评估在荷兰单使用Celecoxib(一种Cox-2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加迷索前列醇,NSAID加组织胺-2受体拮抗剂(H2RA),NSAID加质子泵抑制剂(PPI),以及奥斯克(Arthrotec)治疗时费用与上消化道(GI)副作用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非甾体抗炎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方法:利用CHKD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各种非感染性急慢性关节炎、颈肩腰背痛等骨科疾病的治疗,还可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同时存在用药风险,主要是胃肠道损伤。结论:非甾体抗炎药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是减小用药风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血液系统较难治的出血性疾病之一.有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如苯、砷剂等,或服用氯霉素、磺胺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因电离辐射损害、病毒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直接相关[1-3].  相似文献   

15.
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尽早使用秋水仙碱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应由医生掌握。此外,尚可选服芬必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能起到止痛抗炎的效果,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与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观察组)和消化性溃疡非出血患者(对照组)各95例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情况,观察2者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影响.结果 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和阴性的患者间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9,P=0.099);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达69.2%,显著高于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x2=16.256,P=0.001),而偶尔服用、短期服用及长期服用的患者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6,P=0.977).结论 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出血发生率,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消化性出血发生率高,但是与服用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处方药,每天有超过3000万人服用。在我国,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调查显示,服用非选择性NSAIDs的患者镜下溃疡发生率高达15%~25%,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可3.2倍,下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2.6倍,这充分说明非选择性NSAIDs对胃肠道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8.
正50多年前,笔者还是住院医生时,就知道阿司匹林类药物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但当时孤陋寡闻,不知道非甾体抗炎药(NSAID)这个标准的漂亮名称。那时候由于条件限制,用的胃镜不但又粗又硬,也没几个医院能做,患者的痛苦就更不用说了,所以遇见呕血、黑便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服药史与化验,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19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1周内是否服用NSAIDs分为NSAIDs组(86例),和非NSAIDs组(112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比较,NSAIDs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P <0.05),大便隐血阳性率高 (P <0.05) ;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溃疡≧1cm的情况更多见(P <0.05).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加强对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认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产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银芝 《药物与人》2014,(7):126-127
目的:观察老年人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观察组选取70例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同时对照组选取符合胃镜诊断标准的680例消化性溃疡或黏膜糜烂出血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镜特点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观察组非甾体抗炎药应用下患者的住院时间(11.43士4.76)d和死亡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2士5.56)天和死亡率5.29%(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及时发现合理规范用药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