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持续性脑室外引流治疗早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病人(30例)行颅骨钻孔侧脑室置管持续引流3.5d,对照组病人(3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死亡。治疗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3.3%、6.6%,对照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6.6%、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选择性持续脑室外引流应用于临床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缩短剧烈头痛持续的时间,减少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上根据脑膜刺激症状、大脑半球症状(偏瘫、失语、精神错乱)及意识障碍程度分为5级。其中Ⅰ—Ⅱ级一般应尽早脑血管造影及手术治疗,对于Ⅲ—Ⅴ级重度出血病人,传统上采用脱水、止血及腰穿脑脊液置换等治疗,但疗效欠佳。近3年来,我们用脑室引流结合脱水药物等治疗重度SAH病人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报告山东肥城矿务局第二医院(271613)李运柱例互,患者女,54岁。1992年4月7日午饭后行走时突然头晕、摔倒,D吐白沫,昏迷,面及双上肢间断抽搐,尿失禁,两小时后入院。血压24/16kpa,呼吸16次,不规则,...  相似文献   

4.
肿粉碎针。拔针时间<5d28例,5~7d32例,>7d5例。对体温中到高热者作CSF培养35例,均为阴性。本组患者经微创引流后3d内意识有明显好转、GCS评分逐日增高者达51例,短期内变化不明显者14例。患者清醒后主诉头痛的仅9例,程度较轻;术前颈项有抵抗的55例,术后3d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发生脑梗塞1例。按GOS分级[1],痊愈55例,中残7例,死亡3例。死亡病例均为入院时即发生瞳孔散大者。3讨论随着CT的广泛应用,SAH的发现率逐渐增多。当SAH在血液成分填充于蛛网膜下腔的同时,出血也会顺着脑室的出口进入脑室系统。因此,脑室引流的治疗效果是切实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类型、CT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84年6月至1997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1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情况,分别对动脉瘤发生部位、大小、SAH次数、Hunt-Hess分级和临床症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治疗后良好14例,轻残2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以脑室外引流治疗最为有效,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以脑室腹腔分流为宜  相似文献   

6.
徐祎 《医学争鸣》2005,26(22):2104-2104
1 临床资料住院经CT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随机行双侧或单侧脑室额角引流术患者61例,其中双侧脑室引流组30(男17,女13)例,年龄42~71(58±4)岁,合并有高血压19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2例;单侧脑室引流组31(男18,女13)例,年龄40~74(57±4)岁,合并有高血压21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3例.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易患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处理32例手术治疗的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慢胜脑积水的发生率在年龄大于60岁和小于60岁患者之间、Hunt-HessⅢ~Ⅴ级和Ⅰ~Ⅱ级之间、后循环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与其他部位动脉瘤之间、出血次数在两次以上与一次之间、有脑室积血与无脑室积血之间,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年龄大于60岁,Hunt-HessⅢ~Ⅴ级,后循环动脉瘤和前交通动脉瘤,两次以上出血和有脑室积血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结果:经各种综合治疗后GOS评分:良好48例,轻残8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其治疗处理关系到病人的最终疗效.急性脑积水主要的治疗方式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根据实际病情,分别进行动脉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脑积水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并评估头痛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显效15例、好转9例,治疗有效率为100%。治疗后的脑血管痉挛、三脑室宽度、哈氏值、头痛评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0.01)。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容易并发脑积水,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腰大池引流,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头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临床方面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脑室出血(IV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SAH患者,其中,SAH合并IVH64例(SAH合并IVH组),SAH不合并IVH36例(单纯SAH组),比较分析两组的头颅cT及临床表现。结果:①SAH合并IVH组,男占39.1%,女占60.9%,单纯SAH组,男占66.7%,女占33.3%,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AH合并IVH组较单纯SAH组易再发出血,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sAH合并IVH组较单纯SAH组去脑强直性抽搐发生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④SAH合并IVH组较单纯SAH组视神经乳头水肿及玻璃膜下出血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SAH合并IVH组较单纯SAH组临床病情较重,大多数在Hunt—Hess分级Ⅲ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SAH合并IVH组较单纯SAH组易并发颅内血肿及急性期脑积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⑦SAH合并IVH组(死亡率为51.6%)预后较单纯SAH组(8.3%)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并IVH患者多好发于女性,综合评价病情较重,并发症较多,临床医生应积极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61例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吉林医学》2010,31(28):4896-489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21例,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神经外科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组采用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栓塞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根据GOS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定,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级和5级患者所占比例为73.3%(44/6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级和5级患者所占比例为93.4%(57/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有效的消除动脉瘤、防止破裂再出血,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继发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动脉瘤性SAH后继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恢复良好10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SAH后的常见并发症,及时诊断与正确治疗可改善其预后;脑室外引流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别是动脉瘤性SAH后急性、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以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 腰椎穿刺用三通管放脑脊液,生理盐水置换。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为治疗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经脑血管造影、头颅CT扫描及手术证实的120例SAH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SAH后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血肿是SAH患者致残和死亡的直接原因。本文探讨了对这些并发症的处理原则,认为真正改善SAH预后的有效方法是SAH一旦发生,应尽早确定病因,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焦玉卿  李天杰 《中原医刊》2007,34(12):67-67
我院于2002年10月至2006年8月,采用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96例经CT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根据出血2周后有无晒积水分为脑积水组(11例)和非脑积水组(85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动脉瘤位置、出血破入脑室、急性脑积水等方面的筹异。结果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在年龄、发病后的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出血破入恼室、急性脑积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动脉瘤性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有较明确的影响因素,熟悉这些因素,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积水的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35例动脉瘤性SAH后并发脑积水情况,分别对动脉瘤发生部位、SAH次数、Hunt-Hess分级和临床症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全组GOS评分良好20例,轻残9例,中残4例,重残2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预后有直接的影响.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在处理动脉瘤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治疗为宜.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以脑室-腹腔分流最有效.  相似文献   

18.
李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1):2676-2678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论在临床医疗或是在法医检案中都极其常见,涉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甄别,尤其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对于涉案事(案)件的定性,乃至最终处理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脑室外引流及加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庆昆 《广东医学》2000,21(10):879-880
目的 对脑室外引流和脑室引流加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将53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3例,行脑室外引流治疗,乙组23例,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结果 甲组恢复良好2例,生活自理9例,不能自理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0例(33%);乙组恢复良好6例,生活自理89例,不能自理5例,死亡2例(9%)。两组脑室内积血吸收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经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其中并发脑积水16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应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对脑积水导致的颅內压增高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