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总结分析临床少见疾病阑尾粘液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最终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11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阑尾粘液囊腺瘤误诊原因,总结提高阑尾粘液囊腺瘤诊治水平的措施。结果 本组11例患者仅3例术前疑诊阑尾粘液囊腺瘤,8例术前均误诊,分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卵巢肿瘤、其他阑尾肿瘤及消化道穿孔,术中均发现回盲部粘液或胶冻样组织,均行回盲部切除,其中4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2例病灶广泛扩散且术中冰冻病理确诊者行腹腔化疗。术后免疫组化均确诊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结论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以右下腹疼痛及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增强CT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及指导手术,术中一旦发现回盲部粘液或胶冻样组织累及肠壁应行回盲部切除,注意病灶隔离以避免疾病扩散,减少术后复发,提高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研究近 2 0年来接受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阑尾恶性肿瘤 ,结合有关文献分别讨论了阑尾类癌、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结果 阑尾类癌 8例 ,腺癌 5例 ,粘液性囊腺癌 2例 ,均经手术治疗 ,除粘液性囊腺癌 2例一期回盲部切除 ,余病例均单纯阑尾切除。术前无 1例获正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 ,类癌直径 >1.5cm者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 ,腺癌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阑尾肿瘤与阑尾炎关系密切 ,术中仔细探查与病理结果对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 阑尾粘液囊肿较少见,我院自1987年1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1.1 例1、男,54岁,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疼1年余加重2天,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手术。术中见阑尾不规则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性起,质硬如石,累及阑尾根部盲肠,回盲部系膜内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疑阑尾炎癌行回盲部切除术。病理:阑尾粘液囊肿。 1.2 例2、女,45岁。间歇性右下腹疼5年,以慢性阑尾炎手术。术中见盲肠部一6cm×4cm×4cm~3大小肿块,质韧。未找到阑尾,系膜淋巴结肿大,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病理:阑尾粘液囊肿。随访三年,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原发于阑尾的肿瘤极少见,而阑尾腺类癌更为罕见,2006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于2006年7月20日收入院.检查身体见,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肌轻微紧张,以右下腹为重.白细胞计数为12.8×109/L,考虑为急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回盲部及侧腹壁明显粘连,回盲部肠壁肥厚,表面有脓苔,回盲部未触及明显肿块,游离阑尾,阑尾长约为4.0cm,体部直径约为1.2cm,质稍硬,体尖部部分组织呈暗紫色.术中常规切除阑尾,送病理检查.术后第6日,病理检查报告为阑尾腺类癌(图1).于术后第1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盲部、壁层腹膜及肠管粘连明显,肠系膜、盆腔、胃结肠韧带及胃表面等处均可见广泛转移癌灶,术中行冰冻切片证实为腺炎癌转移灶,术式改为开关术,10d后出院.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报告  患者 ,女 ,17女。自觉右下腹不适 2个月。查体 :右下腹扪及肿块约 10 cm× 10 cm。 X线胸片、肝肾功能均正常 ,血常规正常。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回盲部实质肿块约 8cm× 8cm,与右输尿管、髂总动脉粘连 ,腹腔淋巴结肿大 ,右卵巢、右输卵管未见异常。行回盲部肿块切除及淋巴结活检。  病理检查 :灰白色肿块 13cm× 10 cm× 10 cm,肿块表面较光滑 ,有部份盲肠粘膜附着 ,约 2 cm× 1cm宽 ,同时见阑尾嵌于肿块表面 ,切面可见明显阑尾腔。肿块切面实性 ,灰白 ,质较硬。镜下见 :瘤组织来源于阑尾肌层及浆膜层 ,阑尾腔及粘膜结构…  相似文献   

6.
回盲部肿瘤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仅次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回盲部肿瘤易致穿孔以及肿瘤阻阑尾腔继发阑尾炎,而以阑尾炎就诊,据国外文献记载,右半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的为10%~20.8%,国内报道达20.8%~25%。现将我院近5年来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发作而急诊手术证实为回盲部肿瘤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董锋  杨海才  王宏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71-2571
回盲部恶性肿瘤(以下简称回盲部肿瘤)由于部位特殊,在临床上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包块(脓肿、周围炎)时有发生。回盲部肿瘤易致穿孔以及肿瘤阻塞阑尾腔继发阑尾炎,而以阑尾炎就诊。据国内外文献记载,右半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为10%-25%。我科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回盲部肿瘤96例,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10例,误诊率为10.4%,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煜明 《吉林医学》2014,(12):2625-2625
目的:分析并总结回盲部肿物35例误诊病例,探讨该部位包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并分析35例回盲部肿物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35例患者中28例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其余7例经过纤维结肠镜和气钡灌肠造影确诊。其中阑尾脓肿误诊10例,回盲部肿瘤误诊8例,克罗恩病误诊9例,肠系膜淋巴结核误诊3例,炎性肉芽肿3例,阑尾黏液囊肿2例。结论:回盲部肿物可以有多种疾病所导致,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大部分确诊需经过手术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以回盲瓣为中心,包括盲肠、阑尾、回肠末端和升结肠起始部各10cm所生长的肿瘤统称为回盲部肿瘤[1].其发病率在大肠癌中仅次于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近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今收治的34例回盲部肿瘤患者,以期提高早期诊断和治愈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5天“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住入院,入院后给予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与回盲部粘连,其周有脓性分泌物约10ml,吸进脓液见阑尾表面布满脓苔,体部穿孔回盲部水肿明显,钝性分离粘连,切除阑尾并送病检.……  相似文献   

11.
回盲部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炎性肿块的病例,日益增多。我院将3例回盲部结肠癌误诊为阑尾脓肿1例,阑尾切除术后炎性肿块2例,现报告如下,以求从中总结临床经验。【例1】患者女,62岁。因右下腹疼痛3天,伴有发热,于1985年6月18日,以阑尾脓肿急诊入院。患者在30年前,曾因回盲部结核穿孔,做过修补手术,术后常有腹痛,但不吐、大便正常。查体:体温39.6℃,脉搏110次/分,呼吸23次/分,血压110/70毫米汞柱,一般情况尚好。浅部淋巴结未触及。右下腹可触及一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压痛( ),不活动,无明显腹膜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2.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右下腹痛6小时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下部麦氏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伴有消化道症状,B超所见,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3万.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回盲部慢性炎症,阑尾缺失,在回盲部见一个大约1cm×0.5cm×0.5cm的炎性脂肪块,切除该包块,病理报告,淋巴结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6例阑尾炎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时的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均发现回盲部肿块,3例为炎性肿块,2例为结肠癌二次行根治术(术中均未送快速病理诊断,其中1例因阑尾穿孔行回盲部肠管部分切除术),1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结论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优先快速病理诊断以明确临床诊断,如为恶性需早期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如为炎性则根据术中情况及粘连程度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4.
升结肠、回盲部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作者1984年至1995年收治11例近端升结肠和回盲部癌术前误诊为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6~65岁,平均46岁,40岁以上8例。 临床表现;腹痛11例,其中有转移性右下腹痛6例,右下腹可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腹膜炎者8例。  相似文献   

15.
回盲部是以回盲瓣为中心包括盲肠、阑尾、回肠末端和升结肠起始部各10 cm[1]的解剖部位.此部位包括诸多组织及器官,数十种疾患都可发生于此处,而且其临床表现都很相似,很难区别,在诊断治疗中很容易发生错误.为了更加明确地诊断及治疗发生在此部位的疾病,本次研究对201 1年-2016年我院普外科的9例回盲肿块错误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病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扩大回盲部切除术的指征,为临床外科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2008年在不同情况下1期施行的阑尾疾病扩大性回盲部切除术共44例,对其术中情况、手术方法、病理类型、疗效进行分析,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复杂性阑尾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44例1期施行的回盲部切除术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痊愈出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81%。而对照组因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肠瘘、回盲部或阑尾肿块而行2次手术者达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08%,明显高于回盲部切除术组(P〈0.01)。结论:阑尾疾病合并小肠梗阻、盲肠壁裂口、阑尾或回盲部性质不明肿块等是施行回盲部切除术的主要指征,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例1:男,58岁.食少量油腻食物后上腹、脐周持续性胀痛,17小时后移至右下腹,疼痛剧烈。检查:全腹有压痛,以右下腹为甚,伴反跳痛及肌紧张。WBC13.9×10~9/L,N91%.诊断:急性阑尾炎。术中见阑尾表面充血水肿,无坏疽穿孔.回盲部可及8×10×10cm 大小质硬肿块,移动度欠佳.肿块内侧有一穿孔灶。考虑为回盲部癌穿孔伴急性阑尾炎.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理检查: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回盲部腺癌Ⅱ级浸润至浆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64层螺旋CT对阑尾粘液肿瘤的诊断及其良恶性鉴别。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且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珍的61例阑尾粘液肿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淋巴结肿大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特征及M SCT检查鉴别诊断阑尾良恶性粘液肿瘤的准确率。结果 MSCT检查诊断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低级别粘液性肿瘤的准确率分别为85.00%、88.00%、87.50%,与手术病理诊断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经CT平扫多可见回盲部球形或类圆形囊性占位。囊壁均匀菲薄,囊壁可见弧形钙化灶,,肿瘤灶境界清楚。囊壁均匀轻度强化,囊液无明显强化。粘液性囊腺癌经CT平扫可见髂窝长茄子形囊性占位,囊壁厚薄不均,内壁不光整,可见壁结节;病灶境界不清。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根蒂和囊壁结节样强化。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CT显示境界清楚或模糊。囊壁薄厚不均。增强扫描囊壁呈轻中度强化。结论 MSCT检查可有效显示阑尾粘液肿瘤的影像学特征,综合影像学资料可有效鉴别诊断其良、恶性质。  相似文献   

19.
类癌是消化道的一种少见的癌肿,好发于回盲部,特别是阑尾.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与一般常见肿瘤有一些不同之处,我院近16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部分回盲部肿瘤与阑尾炎临床症状易相互混淆,对其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回盲部肿瘤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1997年~2008年共2643例因急性阑尾炎住院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回盲部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7例、阑尾脓肿3例、阑尾炎伴穿孔1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回盲部肿瘤的认识,术前全面分析,术中仔细探查,争取确诊,减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