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7月1日~2007年2月1日期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25例早产儿和20例足月新生儿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ROP的诊断和分期.结果 125例早产儿中ROP的患病率为6.4%,对照组足月新生儿未发生ROP.出生体质量≤2000 g的早产儿ROP患病率显著高于出生体质量>2000 g的早产儿(x2=6.42,P=0.01),孕周≤32周组的早产儿ROP患病率(17.5%,7/40)显著高于孕周>32周的早产儿(1.1%,1/85,x2=9.52,P=0.002).孕周(OR=0.865,P=0.038)和出生体质量(OR=0.768,p=0.042)与ROP的发生相关性最高,未发现吸氧、机械通气、使用消炎痛、输血和母亲病情与ROP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早产儿ROP的患病率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孕周越短、出生体质量越低,ROP患病率越高.应定期检查早产儿眼底可早期发现ROP.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957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和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行ROP筛查的结果。结果 957例早产儿中,发生不同程度ROP病变者86例(8.99%),其中轻度ROP 60例(6.27%),重度ROP26例(2.72%)。发生重度ROP病变的早产儿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420.40±328.6)g,平均出生胎龄为(29.88±1.67)周,而轻度病变患儿的平均出生体质量和出生胎龄分别为(1593.28±339.3)g和(31.78±2.53)周,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5)。各因素中,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1min、5 min Apgar评分、输血次数、呼吸暂停史及视网膜出血对严重ROP的发生有影响(P值分别为0.001、0.035、0.001、0.005、0.032、0.04、0.000,a=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仅出生胎龄与网膜出血与严重ROP的发生有相关性(OR=0.353,95%CI 0.163-0.763,P=0.008;OR=26.133,95%CI 3.042-224.501,P=0.035)。结论严重ROP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并且更多发生在较成熟的早产儿中,受累患儿具有第一次流行的特征。出生胎龄、网膜出血都是预测严重ROP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2010年8月期间我院NICU住院的胎龄〈37周行ROP筛查的1867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数、孕周、出生体重、用氧情况、患全身疾病情况及孕母情况。同时用单因素X‘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867例早产儿中发生ROP34例,ROP患病率1.8%。34例ROP患儿中,达到高危险阈前病变和阈值病变者8例,占筛查早产儿的0.4%。ROP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氧疗时间越长,ROP患病率越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呼吸暂停、高血糖、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0.977、0.953、4.315、1.178、3.342)。结论低出生体重、小胎龄、呼吸暂停、高血糖、氧疗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所有早产儿均进行ROP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260例早产儿(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2000 g),记录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等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OP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ROP的转归情况。结果:260例早产儿中,根据眼底筛查结果分为非ROP组(240例),ROP组(20例),其中7例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所有病例经随访好转,无失明病例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OP组在出生体重、胎龄、吸氧时间、呼吸机时间、输血次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贫血方面,与非RO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小(OR=0.879,β=-0.129)、低出生体重(OR=0.996,β=-0.004)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龄小、低出生体重是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抗VEGF药物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 (ROP)的发病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7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胎龄、出生体重、给氧浓度、持续时间以及ROP的发生情况。结果 :78例早产儿中 ,38例发生ROP ,占 4 8.7%。胎龄≤ 32周 ,出生体重≤ 15 0 0g ,吸氧浓度 >4 0 % ,持续吸氧时间≥ 7d的早产儿ROP的发生率分别为 6 4.3% ,80 .8% ,76 .9% ,6 8.4 %。与对照组相比 ,ROP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1)。结论 :胎龄小、低出生体重以及长时间高浓度持续吸氧是ROP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地区新生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危险因素与随访调查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7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胎龄在36孕周及以下,出生体重在2500 g及以下),在其出生后2周开始对其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对其眼底进行定期的眼底镜检查,并进行随访。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ROP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276例早产生中ROP者17例(28眼),发生率为6.2%和5.1%,其中ROP1期70.6%(12/17),2期17.6%(3/17),3期11.8%(2/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OP的发生与早产儿的胎龄、吸氧浓度、吸氧持续时间、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等几项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ROP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早产,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胎龄小、吸氧浓度高、吸氧持续时间长以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建立完善且有效的ROP筛查制度,及早发现和治疗ROP,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翠 《黑龙江医学》2023,(4):396-399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致病危险因素及不同分期发病率,为临床预防ROP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月信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3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将出生胎龄为30~36周的早产儿设置为A组(n=89),将出生胎龄小于30周的早产儿设置为B组(n=41);结合眼底筛查结果对比不同胎龄早产儿ROP发病率及不同分期的对应人数,分析早产儿ROP发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眼底筛查结果显示,A组ROP检出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65,P<0.05),B组ROP患儿纤维形成期(Ⅰ度、Ⅱ度、Ⅲ度)人数占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0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胎龄(OR=3.620)、出生体质量(OR=4.421)、氧疗时长(OR=1.229)是早产儿RO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胎龄短、出生体质量过轻、氧疗时间过长是ROP的危险因素,且胎龄可对ROP患儿分期结果产生影响,临床应对存在这部分危险因素的早产儿采取积极的治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佛山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诊治情况,为更好防治早产儿R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胎龄37周行ROP筛查的502例早产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字2检验分析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ROP的发病及诊治情况,分析总结相关防治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共有502例早产儿行ROP筛查,发生ROP病变32例,发病率为6.37%;出生胎龄≤28周组、~32周组、~34周组、34周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29.66,P0.005);出生体重≤1000 g组、~1500 g组、~2000 g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37,P0.05);氧疗组早产儿ROP发病率较高(字2=4.32,P0.05),机械通气组早产儿ROP发病率较高(字2=20.18,P0.005)。结论:佛山市ROP发病率为6.37%,低出生胎龄、低出生体重、氧疗、机械通气是ROP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规范、全程进行ROP筛查及诊治能够有效减少其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湘西自治州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以及国际上制定的筛查标准,将出生体重≤2 500g、胎龄≤32周的早产儿纳入筛查对象,并对阈值病变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在接受筛查的120例新生儿中,共22例发生了ROP,发病率18.3%,ROP的发生率与不同孕周以及出生体重有关。结论:出生体重及胎龄是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ROP进行早期筛查以及早期干预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7年9月~2010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体重2000g,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ROP筛查。于出生后2周始,由有经验的眼科医师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的发病率及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67例早产儿ROP发病率为11.44%(42/367)。42例中ROPⅠ期21例,Ⅱ期14例,Ⅲ期6例,Ⅳ期1例。激光手术9例(2.45%)。对367例早产儿相关因素分析提示,感染、贫血、窒息、吸氧时间7d、吸氧浓度40%、代谢性酸中毒、胎龄、呼吸暂停、输血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小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时间7d、代谢性酸中毒、感染、输血、呼吸暂停是R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防治早产儿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感染、贫血、吸氧、酸中毒、窒息、胎龄与ROP相关;小胎龄、呼吸暂停、感染、输血、酸中毒是R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Du J  Chen C  Shi W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82-1985
目的 测定不同胎龄新生儿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ROP的关系.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入院新生儿184例,根据胎龄分为3组:<32周早产儿组、32~36周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各组根据是否吸氧再分为未吸氧和吸氧2个亚组;ROP组为出生体重<2 kg,且在眼科筛查中确诊为ROP的早产儿.各组新生儿分别在生后第1、3、5、7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 未吸氧早产儿组血清VEGF水平随着日龄增加而下降,足月组血清VEGF水平较平稳.32~36周早产儿组血清VEGF水平(ng/L)在第1、3周显著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2±224比247±123,P=0.000;393±220比247±177,P=0.022).<32周早产儿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1周稍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32~36周早产儿组中,吸氧和未吸氧亚组血清VEGF水平(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324±148比522±224,P=0.000;第3周:264 ±106比393±220,P=0.005).ROP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5周反常性升高,与<32周早产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P组血清VEGF水平(ng/L)在纠正胎龄31周高于非ROP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5±154比347±161,P=0.047).结论 早产儿血清VEGF水平异常增高时,可能与ROP的发生有关.动态监测早产儿血清VEGF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特点及筛查策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标准及治疗模式。方法对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g的6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ROP发病率为17.6%,早产、低出生体重多发,不规范吸氧可能增加ROP的发生。结论低孕周、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情况,探讨ROP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筛查标准。方法对就诊的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记录其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方式、筛查时的矫正出生孕周及眼底情况。结果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共773例,筛查出ROP患儿86例,检出率为11.13%。86例患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1类病变32例,放弃治疗及失访7例,其余47例ROP患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孕周、长时间氧疗和胎盘早剥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ROP筛查标准为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 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  相似文献   

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L  Shi WJ  Zhang SL  Yu LP  Yao MZ  Shi YY  Zeng XQ  Wang SN  Chen DM  Lin ZL  Ruan FQ  Huang QW  Qian Y  Chen 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5):1749-1752
目的 通过多中心调查,前瞻性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2月28日在ROP协作网内11家医院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 g 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纳入研究,按时进行ROP筛查,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发病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82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完成ROP随访752例,123例发生ROP (16 4%).ROP组出生时平均胎龄为(30.82±0.20)周,平均出生体重(1430±25)g,平均吸氧时间为(11.6±1.4)d;无ROP组出生时平均胎龄(32.56±0.09)周,平均出生体重(1636±10)g,平均吸氧时间为(4 4±0.3)d.单因素分析提示窒息[相对危险度(RR)=1.462]、吸氧时间>5 d(RR=2.644)、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RR=1.880)、肺炎(RR=2.138)、贫血(RR=3.039)、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RR=2.325)和酸中毒(RR=1.507)与ROP相关(均P<0 05),多因素分析提示出生体重[比值比(OR)=0.998]、呼吸暂停(OR=1.653)和输血(OR=1.763)是ROP独立作用的因素(均P<0.05).结论 在诸多因素中,窒息、吸氧、贫血、NRDS、酸中毒与ROP相关,出生体重、呼吸暂停、输血是ROP独立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ROP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through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Methods Eleven children's or maternal & child hospitals participated in a collective network. All infants of birth weight<2000 g, born in or transferred to one of the participating centers from January 1st 2005 to February 28th 2006 were recruited. Timely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The relevant data at baseline and endpoints were collected at each unit. Results A total of 882 preterm infants fulfilled the screening criteria and 752 finished a follow-up. And 123 infants (16.4%) had some degree of ROP. Infants with ROP had a lower gestational age,birth weight and a longer duration of oxygen versus those without ROP[(30.82±0.20) weeks vs (32.56±0.09) weeks, (1430±25) g vs (1636±10) g, (11.6±1.4) d vs (4.4±0.3)d]. Through a univariate analysis, birth weight, gestational age, asphyxia, oxygen duration>5 days, apnea, surfactant usage,pneumonia, anemia, blood transfusion, acidosis and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 were associated with ROP (P<0.05) .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irth weight (OR=0.998) ,apnea (OR=1.653) and blood transfusion (OR=1.763)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ROP.Conclusion Asphyxia, oxygen duration>5 days, surfactant usage, anemia, acidosis and NRDS, lower birth weight, apnea and blood transfusion may improve the risks of ROP.  相似文献   

15.
湖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湖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特点及筛查策略。方法:收集在我院行RetCamⅡ眼底检查和间接眼底镜检查的早产儿,记录其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吸氧情况、Apgar评分及每次筛查时矫正胎龄、体重等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ROP诊断方法诊断,有病变患儿随访至眼底情况稳定或激光治疗。结果:共有195例早产儿完成眼科筛查和全身情况记录,其中男128例(占65.6%),女67例(占34.4%);出生体重为1070-3800g,平均体重(1972.2±478.3)g;孕周26-36周,平均孕周(33.1±2.4)周。195例早产儿中,ROP患儿38例(62只眼),分别占早产儿例数及眼数的19.5%和15.9%,Ⅰ期23例(34只眼),占总例数的11.8%;Ⅱ期13例(24只眼),占总例数的6.7%,Ⅲ期2例(4只眼),占总例数的1.0%;Ⅳ期及Ⅴ期尚未发现。5例患儿行激光治疗。结论:本研究中ROP的发生率为19.5%,其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出生体重越小、胎龄越小、氧疗时间越长,ROP的危险性越大,防治ROP的关键在于早期进行筛查与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同时分析其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201例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患儿。结果 ROP发病率为19.1%,不同出生体重(BW)组间RO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组间ROP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LBW)、低胎龄(SGA)、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是形成ROP的高危因素。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该进行ROP筛查,临床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ROP危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丹  潘家华  潘晖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1):1822-1825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情况及该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6月于安徽省立医院住院且符合2014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标准的61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早产儿眼底疾病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ROP组和非ROP组,对ROP组进行分级并计算ROP的发生率。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诊疗情况、并发症及孕母相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ROP发生的高危因素。 结果 616例早产儿,发生ROP 47例,发生率为7.7%,其中按国际ROP分类标准,Ⅰ区病变3例,Ⅱ区病变27例,Ⅲ区病变17例。1期病变21例,2期病变13例,3期病变12例,4A期1例,Ⅱ区附加病变1例,病变AP-ROP 1例。2组胎龄、出生体重、头围、5 min Apgar评分、窒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诊疗情况的吸氧及吸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S)、EPO、输血、氨茶碱和咖啡因的使用在2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出血的发生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母情况的激素和硫酸镁的使用在2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OR=0.730,95%CI:0.658~0.815,P<0.001)、吸氧(OR=0.159,95%CI:1.050~37.468,P=0.044)、颅内出血(OR=0.018,95%CI:0.001~0.621,P=0.026)和咖啡因的使用(OR=0.049,95%CI:0.003~0.754,P=0.031)在ROP组与非ROP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ROP发病率为7.7%,胎龄、吸氧、咖啡因的使用以及重要并发症(颅内出血)与ROP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 PROM)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取课题组各协作单位产科登记信息在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7684例。各协作单位派专人培训后填写统一的表格,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PROM、胎盘早剥、产前激素使用、Apgar评分、羊水污染、并发症等。按有无PROM分为PROM组与对照组,统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PROM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95%CI分析:病死率<1;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症>1。(2)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病和5 min Apgar评分<7分等因素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OR 95%CI>1,但病死率和IC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M是早产儿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的危险因素,规范处理PROM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NEC、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