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祛邪"为治疗温病的"第一要务",而透邪为祛邪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邪之法即透法是选用輕清、芳香的药物,配以辛凉、甘润、苦燥、化湿、凉血之品等以透达肌表,募原,空窍,从而驱邪外出的一种治法. 本篇具体阐述"透邪"在卫气营血及后期各阶段的应用:邪在卫分-辛凉透汗;辛凉甘润,清透肺卫.邪在卫气-芳香宣透.邪在气分-轻宣透热;清泄宣透;战汗透邪;透解秽浊;芳香辟秽,开窍透邪.邪在营分-透热转气;清心开窍透络.邪在血分-清热凉血透斑.温病后期-扶正透邪.  相似文献   

2.
营血证是温病的深重阶段。邪入营血有其特殊的病理特点、治疗每易苦寒攻伐或一味滋补贻害人命,本文试图通过“透邪”之法的阐述,对营血证的证治作一点滴探讨。不妥之处,祈清斧正。 一、温病营血证多因外感温热病邪失治误治,由气分传入所致;也可因蕴伏营血的  相似文献   

3.
祛邪是治疗温病的第一要义,而透邪是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贯穿于温病的整个治疗体系,体现了温病的治疗特点。通过理论阐述,明确了广义透邪和狭义透邪的含义,从温邪性质、发病类型、病邪传变等方面探讨了透邪法的作用机理;将透邪法分为宣透法、清透法、凉透法、养透法4类,分别阐述了各类透邪法的作用本质,明确了各类方法的适应证及适应病;通过病案分析,对透邪法的临床应用进行举例,详细阐明了透邪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思路和方法,表明了透邪法在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透邪法对各类温病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指导温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透邪,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祛邪治疗主张。尤其在温病治疗学中内容丰富,值得研究。本文对温病“透邪”说的五个主要问题试作粗浅讨论,以就正于贤明. 基本涵义“透”者,通也:彻也:显也.温病“透邪”说,则为针对温热怫郁之机,通过解除怫郁,畅遂火热张扬、向上向外的特性,从其性以促邪外达的一种祛邪治疗主张.  相似文献   

5.
清代医家叶天士,在确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诸证期的治疗治则。他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寥寥数言,概括了温病辨证施治的总体规则。在这里,“透热转气”显然是作为营分证的基本治法提出来的。这里的“透”,是指透泄营分邪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言,既指病邪的由里达外,又象征病证的由深转浅。  相似文献   

6.
邪正关系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相互对立制约的重要因素,正虚易感外邪,邪犯必伤正气。外感热病虽以正虚为根本原因,然不可妄补,皆宜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如何正确处理好复杂之邪正关系,就某种意义而言,扶正是为了更好地祛邪;祛邪是为了尽快恢复失和之正气,但必须做到扶正不碍邪、祛邪勿伤正。正气失和,外感热病就常易出现兼挟,无论伤寒、温病均应重视邪之兼挟,临证邪及兼挟,必须要同治分消。文章就伤寒、温病的证治,举临床医案为佐证来探讨强调邪正关系在外感热病发生治疗转归中的作用以及运用分消法治疗兼挟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宣畅气机既是温病的治疗方法,又是温病的治疗目的.本文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分别探讨宣畅气机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清热养阴不忘宣畅气机""在卫应宣郁疏透,清气应疏卫调气,凉营仍要透热转气,凉血散血不忘疏利气机".三焦辨证中更是要将宣畅气机寓于"通利三焦"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吕草原老中医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的临床经验,根据小儿脏腑娇嫩、纯阳之体、易感外邪及感邪后易传变的生理病理特点,确立"卫气同治,截断扭转"为治疗原则,注意卫气营血同治,在解表同时,亦清气分热及透营血分之热,并注重固护津液。遣方时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及时凉血透营,配伍养阴保津,如此数法联用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外感疾病的一种,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临床上对温病的治疗多宗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和吴鞠通的三焦辨证,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赵绍琴教授在治疗温病方面造诣颇深,值得后人学习,其以"保存津液,调畅气机"来指导温病的临床治疗,在临证中,赵老善用甘寒、慎用苦寒,明辨病证,适时用药,去除实邪、透热转气并适当辛温宣阳。  相似文献   

10.
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尤其重视气分证。除了卫分证以外,在邪气还没有进入营血的这一漫长过程,皆属气分证。气分证的范畴最广。气分证的治疗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透邪外出;二是存津液。全国名老中医黄文政教授在此基础上,把此思想进一步拓展到内科杂病领域,从而在临床上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临证思辨特点,在临床上善于应用透邪存津法辨证治疗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泌尿系感染、丹毒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邪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人体的阴液包括津液和精血,生理情况下,精、血互为滋生,精足则血旺;反之,血耗则精亏。温病的阴伤包括津液、营阴、血液、阴精的耗伤。在温病的初期,以津液耗伤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特别是在温病的后期,则以营阴、血液的耗伤为主,其中也包括津液的耗伤。阴液的存亡对病变的发展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当温邪伤阴后,每可导致阳热亢盛,加重阴伤。由于阴液不足,加上血液受邪热煎熬后,可引起脉道涸涩,血行不畅,从而形成瘀血或加剧出血。阴液大伤还可导致人体抗邪、透邪外出的能…  相似文献   

12.
吴鞠通对温病卫气营血的治疗,取其在卫辛凉轻清透邪之剂,在气、在气(营)血两燔时,宜用甘寒救津之品。病邪深入下焦,伤及肝肾,水竭液涸,宜用甘寒生津,成寒滋肾。滋阴熄风。甘酸敛津之法.清邪热以保津。  相似文献   

13.
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暑热之邪,其性酷烈,热势较盛,易伤津耗气,治暑之法,以祛暑生津为要,而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清热生津之功,能散卫气之暑邪,可清营血之暑热,亦可养暑伤之阴,笔者总结天花粉在临床暑温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暑温是一种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叶氏创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体系,后吴氏师古而不泥古,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完善了温病证、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继将温病学推上了又一个顶峰。叶天士、吴鞠通于暑温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到目前为止对于夏暑当令所患之疾的诊治仍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妇人温病与男子无异,然其胎前产后,以及经水适来适断而病温者,或恐邪毒害妊,或虑热入血室,故论治与男子有所区别。自《内经》始创“有故无殒”之论,《伤寒论》倡“热入血室”之说,后世医家对妇人温病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如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论妇人温病时指出:“看邪之可解处……不可认板法”。验诸临床,信而可征,仅举数例以明之。一、祛邪护胎谨防损正妊娠病温,古人皆以四物汤加减用之,谓护胎为要,恐来害妊,如热极用井底泥,蓝布浸冷复盖腹上等退热之法,皆是保护胎元之意。叶氏进一步阐明了祛邪为护胎,护胎要祛邪的辩证关系,祛邪护胎,完全符合《内经》  相似文献   

16.
仲景继承发展《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疫学说;喻嘉言倡温疫分三焦施治等不断丰富扩充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薛伯寿教授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疫诸家之长,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尤为推崇,认为伤寒、温病皆外邪致病,邪自外入,自应因势利导达邪外出,相对而言伤寒宜辛温解表;温病宜辛凉透达。临床不可拘泥伤寒、温病方,需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分消,或融会贯通,如此珠联璧合,择优而施,能扩大其功用主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的中医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临床经验认为川崎病应属温病、为卫分证、气分证和热入营血,邪在卫气治宜疏风清热透邪解毒;气营两燔,痰瘀互现治宜清气凉营,豁疾化瘀;气阴两伤治宜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相似文献   

18.
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给温病下了一个新频的定义:温病是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性小而不严格规定隔离的感染性发热疾病。综观近年各地对温病的治法,括言之有五:祛邪解毒法、扶正养阴法、通里攻下法、活血化淤法、辨  相似文献   

19.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辨证纲领,由它说明了温热病毒侵袭人体后所造成的各种温病,它从横的方面阐述了病毒所在部位的深浅,病情的进退,从而指导了临床的实践,故在温病中有邪在卫分,邪在气分,邪在营分和邪在血分之别。卫气营血辨证是叶天士  相似文献   

20.
对透邪法的含义、透邪法适用的病邪及其使用原则进行详细的论述。透邪法指运用轻清透达之品,甚至辛温走窜之品,亦或刮痧放血等手段使邪气按营血分—气分—卫表的途径逐步达表或从血分直接外透。透邪法主要适用于治疗外感之邪,其中尤其适用于风邪、热邪,而对湿邪则相对较难。透邪法在临床运用中当遵循以下原则:抓住时机、尽早透邪,开门放贼、畅通道路,驱托搜引、分进合击等。即透邪法是疾病早期的主要治法;邪气透解,必须打开门户,透邪多采用使邪气由深出浅、由里出表从卫表"前门"外透之法,有时也可采用放血和刮痧等方法,以开放血络使邪从血分"后门"透出;对开放门户后仍不能祛除的温邪,还需采取驱、托、搜、引等措施,使邪气透解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